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力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能够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目前,公告号为cn2051164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相邻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但是,当两段墙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前,首先需要将两段墙体相互对准,防止两段墙体之间出现错位,然后工作人员再用螺栓将两段墙体固定连接。因此,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两段墙体之间不好对准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两段墙体的对准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拼接时相向一侧为拼接部,所述第一墙体侧面靠近拼接部部分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供第二墙体侧面贴合的限制板,所述第一墙体另一侧面靠近拼接部部分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可朝第二墙体方向滑动的校准板,所述限制板与校准板分别贴合于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第二墙体贴合于限制板,此时第一墙体的拼接部面向第二墙体的拼接部,接着将校准板朝第二墙体方向滑动,进行校准,当第二墙体与第一墙体对准时,校准板贴合于第二墙体,接着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即可,整个连接过程简单,通过限制板以及校准板为参照,降低第一墙体以及第二墙体连接时的对准难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所述校准板设置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墙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墙体,固定方式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相向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校准板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连接于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滑条滑动连接于滑槽,有利于实现校准板的滑动,并且滑条、滑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分别穿设有插销,所述滑条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插接于插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插销插接于插销孔,有利于校准板与安装座之间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销远离校准板一侧设置有联动条,所述联动条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联动条同时运动插销,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插接插销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所述第二墙体靠近拼接部部分均匀间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杆穿设有于连接孔,所述校准板以及限制板分别开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螺杆插接于插接孔,所述第一螺母分别螺接于第一螺杆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第一螺母,直至两侧第一螺母分别顶死限制板、校准板,实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校准板远离插接孔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安装座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板与安装座相抵接时,插接孔与连接孔相对准,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的拼接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墙体的拼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限制板与校准板之间均匀间隔穿设有多个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分别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穿设孔,所述第二螺杆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二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二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有利于提升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连接时,先使第二墙体贴合于限制板,接着滑动校准板,直至校准板贴合于第二墙体,最后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即可;整个连接过程简单,通过限制板以及校准板为参照,有利于降低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对准时的难度;
2.第一墙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二墙体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限制板、校准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杆、第二螺母进行固定,有利于提升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突显限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突显校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突显安装座与校准板连接结构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对准后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墙体;2、第二墙体;3、拼接部;4、限制板;5、安装座;501、第一座体;502、第二座体;512、连接孔;6、校准板;7、滑槽;8、滑条;9、插销;10、插销孔;11、联动条;12、插接孔;13、第一螺杆;14、第一螺母;15、定位板;16、第一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8、穿设孔;19、第二螺杆;20、第二螺母;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厚度相等的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拼接时相向一侧为拼接部3,拼接时第一墙体1的拼接部3面向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
参见图1,第一墙体1的其中一个侧面靠近拼接部3部分上下均匀间隔设置有钢铁材质的限制板4,限制板4突出拼接部3且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墙体1,限制板4与第一墙体1之间相互贴合。当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连接时,先将第一墙体1的拼接部3面向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接着将第二墙体2朝限制板4方向推动,直至第二墙体2侧面与限制板4相贴合,有利于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相对准。
参见图1与图2,第一墙体1另一侧面设置有钢铁材质的安装座5,安装座5有多个且分别与限制板4相对应,安装座5滑动连接有钢铁材质的校准板6,校准板6与第二墙体2相贴合。安装座5包括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上下间隔设置且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墙体1,校准板6设置于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之间。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相向侧开设有滑槽7,校准板6顶部以及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条8,滑条8滑动连接于滑槽7。
参见图1与图2,当第二墙体2贴合于限制板4时,将校准板6朝第二墙体2方向滑动,此时如果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相互对准,没有错位,则校准板6能够滑动至第二墙体2侧面部分且与第二墙体2侧面相贴合;如果校准板6无法完全滑动至第二墙体2侧面,则第二墙体2与第一墙体1之间存在错位,此时将第二墙体2朝限制板4方向推动,直至校准板6能够与第二墙体2完全相贴合,即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已经相互对准。
参见图2与图3,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均匀间隔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上下滑动连接有插销9,滑条8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均匀开设有插销孔10。当校准板6滑动至第二墙体2且插销9与插销孔10相对准时,将插销9插接于插销孔10,使得校准板6与安装座5之间实现固定。
参见图2与图3,插销9远离校准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条11,使用时通过联动条11同时滑动插销9,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繁琐程度。联动条11与安装座5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利于阻碍插销9脱离插销孔10。
参见图1与图2,第二墙体2设置有固定组件,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相连。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13与第一螺母14,第二墙体2靠近拼接部3部分上下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孔512(连接孔512在图4中标出),第一螺杆13穿设于连接孔512,限制板4与校准板6开设有相对应的插接孔12(插接孔12在图3中标出)。调整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间距,即可使连接孔512与限制板4的插接孔12相互对准。校准板6远离插接孔12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5,当校准板6朝第二墙体2方向滑动,直至定位板15靠近插接孔12一侧与安装座5相抵接时,连接孔512与校准板6的插接孔12相互对准。当连接孔512与插接孔12相互对准后,将第一螺杆13穿过连接孔512以及插接孔12,第一螺母14分别螺接于第一螺杆13两侧,旋转第一螺母14,直至第一螺母14分别顶死限制板4与校准板6,实现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的固定。
参见图3与图4,第一墙体1的拼接部3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侧面贴合于限制板4且第一连接块16的高度与第一墙体1的高度相等。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7的侧面可与校准板6相贴合,第二连接块17的高度与第二墙体2的高度相等。优选的,第一连接块16、第二连接块17在预制时分别与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浇筑成一体。
参见图3与图4,当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相互对准时,第一连接块16远离第一墙体1一侧贴合于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第二连接块17远离第一墙体1一侧贴合于第一墙体1的拼接部3。第一连接块16与第二连接块17分别上下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相互对准的穿设孔18,限制板4与校准板6分别开设有与穿设孔18相对准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穿设有第二螺杆19。第二螺杆19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二螺母20,当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连接固定时,安装孔21与穿设孔18相互对准,此时将第二螺杆19穿过安装孔21、穿设孔18,然后旋转第二螺母20进行固定,有利于提升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连接时,先使第一墙体1侧面贴合于限制板4,此时第一墙体1的拼接部3面向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接着将第二墙体2朝第一墙体1方向推动,直至第一连接块16远离第一墙体1一侧抵接于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然后将校准板6向第二墙体2方向滑动,直至定位板15抵接于安装座5,此时连接孔512与插接孔12相对准,安装孔21与穿设孔18相对准,最后分别穿设第一螺杆13、第二螺杆19,再分别旋转第一螺母14、第二螺母20完成固定即可。整个连接过程简单,通过限制板4以及校准板6进行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的对准,有利于降低对准难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所述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拼接时相向一侧为拼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侧面靠近拼接部(3)部分均匀间隔设置有用于供第二墙体(2)侧面贴合的限制板(4),所述第一墙体(1)另一侧面靠近拼接部(3)部分设置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设置有可朝第二墙体(2)方向滑动的校准板(6),所述限制板(4)与校准板(6)分别贴合于第一墙体(1),所述第二墙体(2)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相连;所述安装座(5)包括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所述校准板(6)设置于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之间,所述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墙体(1);所述第一座体(501)与第二座体(502)相向侧分别开设有滑槽(7),所述校准板(6)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条(8),所述滑条(8)滑动连接于滑槽(7);所述第一座体(501)以及第二座体(502)分别穿设有插销(9),所述滑条(8)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开设有插销孔(10),所述插销(9)插接于插销孔(10);所述插销(9)远离校准板(6)一侧设置有联动条(11),所述联动条(11)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座(5);所述第一墙体(1)的拼接部(3)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6),所述第二墙体(2)的拼接部(3)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7),所述限制板(4)与校准板(6)之间均匀间隔穿设有多个第二螺杆(19),所述第一连接块(16)与第二连接块(17)分别开设有穿设孔(18),所述第二螺杆(19)穿过穿设孔(18),所述第二螺杆(19)两侧分别螺接有第二螺母(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13)与第一螺母(14),所述第二墙体(2)靠近拼接部(3)部分均匀间隔开设有连接孔(512),所述第一螺杆(13)穿设有于连接孔(512),所述校准板(6)以及限制板(4)分别开设有插接孔(12),所述第一螺杆(13)插接于插接孔(12),所述第一螺母(14)分别螺接于第一螺杆(13)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板(6)远离插接孔(12)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与安装座(5)相抵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