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某些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建立尺寸较大的墙面,而通常情况下,单块墙体无法满足尺寸需求,需要通过墙体连接结构将多块墙体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墙体连接结构的强度低,安装麻烦,连接后的墙体稳固性差,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一种墙体连接结构,旨在解活动墙体连接不牢固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墙体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单元和第二安装单元,用于容置待连接的墙体,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包括: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及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的第二连接部;
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安装单元,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单元、所述第二安装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围成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为尺寸相同的u形槽。
其中,所述u形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连接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槽底;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的槽底。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与所述第四安装槽的第二槽壁。
其中,所述第一槽壁较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腔体的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槽壁与待连接墙体的接触面为平面,与所述接触面相对设置的面为弧面。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腔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截面呈直线状或曲线状;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截面呈直线状或曲线状。
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结构为金属墙体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墙体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由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所述第二安装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围成腔体,所述墙体连接结构自身的强度增大;同时,每个所述安装单元能够通过安装槽安装两层墙体,且安装过程简单,有利于提高连接后形成墙体的可靠性,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墙体连接结构第一实施方式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墙体连接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u形槽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连接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墙体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单元110和第二安装单元120,用于容置待连接的墙体200,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10包括:第一安装槽111、第二安装槽112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12的第一连接部113;所述第二安装单元120包括:第三安装槽121、第四安装槽122及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槽121和所述第四安装槽122的第二连接部123;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单元140和第二连接单元13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10和所述第二安装单元120,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10、所述第二安装单元120、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围成腔体1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10、所述第二安装单元120、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围成腔体150,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自身的强度增大;同时,每个所述安装单元能够通过安装槽安装两层墙体200,且安装过程简单,有利于提高连接后形成墙面的可靠性,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墙体200可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第一安装槽110、所述第二安装槽120、所述第三安装槽130和所述第四安装槽140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所述第三安装槽121,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112和所述第四安装槽122。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12中容置的墙体200使得最终形成的墙面具有两层,且所述两层墙体之间还可以设置与墙体200材料相同的加强块(未标示),更好的满足高强度使用环境的需求;而为了进一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每个安装槽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二安装槽112、所述第三安装槽121和所述第四安装槽122为尺寸相同的u形槽。采用尺寸相同的u形槽一方面能够稳定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的自身强度,也使得所述墙体连接机构100的生产过程更加简便可控。
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以第一安装槽111为例)包括第一槽壁1112、第二槽壁1111和连接所述第一槽壁1112和所述第二槽壁1111的槽底1113,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和所述第三安装槽121的槽底;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112和所述第四安装槽122的槽底。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可位于所述槽底的中间位置,能够对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10和所述第二安装单元120进行更好的支撑,提高安装后形成的墙面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3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第二槽壁1111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12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二连接部123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槽121的第二槽壁与所述第四安装槽122的第二槽壁。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0分别连接两个用于容置待连接墙体的安装槽,则可以认为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3的长度近似于形成的双层墙面的厚度,当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3的尺寸,可以使获得的墙面具有不同的厚度,更好的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壁1112较所述第二槽壁1111远离所述腔体150的中心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壁1112更靠近使用者,所述第二槽壁1111更靠近所述腔体15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壁1112与待连接墙体200的接触面11121为平面,与所述接触面11121相对设置的面为弧面11122。所述接触面11121为平面能够与待连接墙体200更好的连接,而与所述接触面11121相对设置的面为弧面11122一定程度上对待连接墙体200进行固定,提高连接后形成墙面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在垂直于所述墙体延伸方向的截面,所述第一槽壁1112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槽壁1111的长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腔体150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的截面呈直线状或曲线状;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的截面呈直线状或曲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直线状便于生产制造并降低成本;而采用曲线或波浪形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所述墙体连接结构承受外界应力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为金属墙体连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材质更耐用可靠,有利于提高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采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其它材质,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为一体成型的墙体连接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提高所述墙体连接结构的自身稳定性,避免通过焊接等方式使产品上存在明显的应力缺陷,有利于提供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可以采用铸造的方式生产,且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的转角处均采用圆角过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的墙体连接结构100中,由于所述第一安装单元110、所述第二安装单元120、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40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0围成腔体150,所述墙体连接结构100自身的强度增大;同时,每个所述安装单元能够通过安装槽安装两层墙体,且安装过程简单,有利于提高连接后形成墙体的可靠性,更好的满足使用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单元和第二安装单元,用于容置待连接的墙体,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单元包括: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及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的第二连接部;
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安装单元,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单元、所述第二安装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围成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为尺寸相同的u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连接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槽底;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四安装槽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槽的第二槽壁与所述第四安装槽的第二槽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较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腔体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与待连接墙体的接触面为平面,与所述接触面相对设置的面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腔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截面呈直线状或曲线状;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截面呈直线状或曲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结构为金属墙体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墙体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