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被动式节能房概念在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吸引了众多的关注,一大批被动房已在国内建成或正在设计建造中。不需依赖供暧、空调等主动能源,即可使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控制在人的体感最舒适的状态,在配合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噪音、风速等设备,实现人类最舒适的居住环境。建筑围护体系主要由外墙、屋面和外窗组成,加强其保温性能是“被动房”建筑设计和建造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措施。而围护体系中面积最大的就是墙体,通过墙体散失的热量十分巨大,进行墙体保温对达到被动房节能的目的意义重大。
在现有技术中,被动房墙体的保温是通过对墙体进行找平、粘贴保温板、安装锚固件及后期处理等环节来进行施工的。其中,为满足被动房墙体保温要求,所粘贴的保温板厚度往往至少需要20cm以上。由于材料厚度的增加,为确保粘贴牢固度与安全性,单块保温板的规格尺寸则较传统保温板的厚度要缩小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施工环节众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脱落现象仍屡见不鲜。施工效率低、综合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包括墙体层、a级防火保温层、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墙体层和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所述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浇注于所述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并与所述所述墙体层和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自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外侧面依次穿过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所述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并连接于所述墙体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向外延伸凸起的加强部。
进一步地,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料为含有硅质物、钙质物和聚苯乙烯颗粒的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包括保温本体和至少一个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保温本体内;
和/或,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保温本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施工环节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综合成本低廉;同时,结构强度高,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牢固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在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墙体层1
a级防火保温层2
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
连接件4
限位部件5
对拉钢筋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该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层1、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若干个连接件4,墙体层1与a级防火保温层2之间间隔设置,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墙体层1和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浇注于墙体层1与a级防火保温层2之间并与墙体层1和a级防火保温层2相连接。
直接将单个的a级防火保温层2安装设置在墙体层1的外侧,通过若干个连接件4能够有效加强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墙体层1之间的结构连接强度,结构强度高,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牢固度和安全性,且施工环节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增加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使得a级防火保温层2的厚度无需20cm以上,综合成本低廉。本实施例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施工环节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综合成本低廉;同时,结构强度高,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牢固度和安全性。
连接件4自a级防火保温层2的外侧面依次穿过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并连接于墙体层1。在a级防火保温层2的外侧面将连接件4打入穿过并与墙体层1的钢筋骨架21相连接,连接强度高,且使用方便,成本低。
连接件4可以包括锚固套和螺栓,在a级防火保温层2的外侧面钻孔并贯穿a级防火保温层2,锚固套将插入至孔内,螺栓插入锚固套内。使得锚固套膨胀,从而有效加强了连接件4与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墙体层1的连接强度。当然,连接件4还可以为锚栓,锚栓可以在工厂预制,通过现场安装设置。
连接件4的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向外延伸凸起的加强部。若干个加强部向外延伸凸起能够紧密抵靠于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墙体层1,使得连接件4紧紧卡扣在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墙体层1的内部,有效防止连接件4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脱落现象,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a级防火保温层2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通过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能够确保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情况下,强度达到相关产品标准要求,且防火性能达到a2级,无需另复合无机类板材来加强其强度与防火性能。
a级防火保温层2的材料为含有硅质物、钙质物和聚苯乙烯颗粒的保温材料。有效保证了a级防火保温层2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优选地,a级防火保温层2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a级防火保温层2包括保温本体和至少一个加强层,加强层可以设于保温本体内,加强层也可以设于保温本体的外侧。通过加强层能够有效加强a级防火保温层2自身结构强度,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该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施工制作如上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墙体层上安装连接部件;s2,安装固定a级防火保温层2与连接部件相连接并与墙体层1间隔设置;s3,在墙体层1与a级防火保温层2之间浇注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
在墙体层1的外侧直接将单个的a级防火保温层2安装设置,使得a级防火保温层2与墙体层1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在间隙中浇注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采用本实施例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用来施工制作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施工环节少,受人为因素非常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且综合成本低廉;结构强度高,有效避免发生脱离现象,a级防火保温层2的厚度无需20cm以上,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牢固度和安全性。同时,通过连接部件能够有效加强墙体层1和a级防火保温层2的固定定位作用,有效避免了在浇筑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过程中发生胀模、爆模现象,大大提高了安全稳定性。其中,连接部件可以为对拉钢筋6。
在步骤s2中还包括安装限位部件5并抵靠于a级防火保温层2的内侧面。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件5能够对a级防火保温层2的内侧面起到支撑抵靠作用,通过限位部件5能够有效对a级防火保温层2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a级防火保温层2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错位现象,大大提高了安全稳定性。当然,限位部件5也可以通过两端分别抵靠于a级防火保温层2的内侧面和墙体层1。
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先自a级防火保温层2的外侧面打孔至墙体层1内;然后将锚固套通过孔将打入墙体层1内;之后将螺栓打入锚固套内。使得锚固套膨胀并紧密抵靠于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墙体层1,从而有效加强了连接件4与a级防火保温层2、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3和墙体层1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墙体层、a级防火保温层、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墙体层和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所述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浇注于所述墙体层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之间并与所述墙体层和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自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外侧面依次穿过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所述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层并连接于所述墙体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向外延伸凸起的加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级防火保温层包括保温本体和至少一个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保温本体内;
和/或,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保温本体的外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