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隔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96


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建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高层建筑的商品房中,而商品房的噪音干扰一直困扰着住户。

例如公开号为11008040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楼板减振隔声板,包括:承载格栅、拉结筋、隔声填充材料,所述承载格栅按蜂窝状排布,所述承载格栅为无底结构,所述承载格栅的栅壁围成的空腔用于填充隔声填充材料,所述承载格栅顶部设有拉结筋。

尽管这种结构能够减少楼上住户对楼下住户的噪音干扰,但是仍无法解决同层住户或者相邻两个房间的噪音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隔墙,其具有良好的隔音功能,并且减少同层住户或者相邻两个房间的噪音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音隔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楼板,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楼板上设置具有孔结构的第一消音结构层,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板层,在第一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砌筑墙,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板层,在第二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砌筑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消音结构层包括在板状体上紧邻设置的若干个消音单元,所述消音单元包括若干个内孔和若干个外孔,若干个内孔在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外孔在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内孔和若干个外孔呈同心圆分布设置,并且外孔位于内孔的外侧,内孔的直径为2mm,外孔的直径为1mm,在消音单元中内孔和外孔的穿孔率为3.805%;所述板状体采用pcv材料制成且其厚度为1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楼板上方的找平层,设置在找平层上方的消音结构层,在消音结构层的上方设置有玻璃纤维板层,在玻璃纤维板层的上方设置有钢筋网层,在钢筋网层上浇铸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上设置防水涂料层,在防水涂料层上设置装饰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装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砂浆层,铺设在砂浆层上方的瓷砖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装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找平层、防潮层和地板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每一个所述消音单元具有4个内孔和16个外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隔音隔墙,采用了第一消音结构层的结构,使得隔墙具有隔音的功能,有效地减少了两个相邻的房间或者同层住户的噪音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消音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装饰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音隔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楼板1,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楼板1上设置具有孔结构的第一消音结构层3。如图中所示,第一消音结构层3与钢筋混凝土层楼板1呈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结构层3包括在板状体30上紧邻设置的若干个消音单元,图中示出了9个消音单元。所述第一消音结构层3由多块板状体平铺而成。所述消音单元包括若干个内孔31和若干个外孔32,若干个内孔31在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外孔32在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内孔31和若干个外孔32呈同心圆分布设置,并且外孔32位于内孔31的外侧,内孔31的直径为2mm,外孔32的直径为1mm,在消音单元中内孔31和外孔32的穿孔率为3.805%;所述板状体采用pcv材料制成且其厚度为1mm。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消音单元具有4个内孔31和16个外孔32。

在第一消音结构层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板层21,在第一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砌筑墙41,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板层22,在第二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砌筑墙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砌筑墙41和第二砌筑墙42均由多孔砖砌筑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玻璃纤维板层21和第二玻璃纤维板层22,均是玻璃纤维板结构,在隔音隔墙中形成层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隔音隔墙,采用了第一消音结构层3的结构,使得隔墙具有隔音的功能,有效地减少了两个相邻的房间噪音传递。通过设置第一玻璃纤维板层的结构,使得在砌筑第一砌筑墙时,避免水泥砂浆填塞第一消音结构层中的孔结构,同理,通过设置第二玻璃纤维板层的结构,使得在砌筑第二砌筑墙时,避免水泥砂浆填塞第一消音结构层中的孔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楼板也具有隔音的效果,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楼板1上方的找平层2,设置在找平层2上方的消音结构层300。本实施例中的消音结构层300与隔音隔墙中的第一消音结构层3结构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在消音结构层300的上方设置有玻璃纤维板层4,玻璃纤维板层由玻璃纤维板铺设在消音结构层上而形成的层状结构,其避免在在浇铸混凝土层6时避免混凝土落入消音结构层300中的孔结构中。在玻璃纤维板层4的上方设置有钢筋网层5,在钢筋网层5上浇铸混凝土层6,在混凝土层6上设置防水涂料层7,在防水涂料层7上设置有砂浆层8,铺设在砂浆层8上方的瓷砖层9。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消音结构层300的结构,使得楼板具有隔音的功能,有效地减少了楼上住户所产生的噪音传递到楼下。

作为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类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主要由砂浆层8和瓷砖层9构成的装饰层由找平层10、防潮层11和地板层12代替,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找平层10、防潮层11和地板层12。所述找平层10设置在防水涂料层上,所述防潮层设置在找平层上,所述地板层设置在防潮层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隔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楼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楼板上设置具有孔结构的第一消音结构层,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板层,在第一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砌筑墙,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板层,在第二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砌筑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结构层包括在板状体上紧邻设置的若干个消音单元,所述消音单元包括若干个内孔和若干个外孔,若干个内孔在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外孔在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内孔和若干个外孔呈同心圆分布设置,并且外孔位于内孔的外侧,内孔的直径为2mm,外孔的直径为1mm,在消音单元中内孔和外孔的穿孔率为3.805%;所述板状体采用pcv材料制成且其厚度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墙,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楼板上方的找平层,设置在找平层上方的消音结构层,在消音结构层的上方设置有玻璃纤维板层,在玻璃纤维板层的上方设置有钢筋网层,在钢筋网层上浇铸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上设置防水涂料层,在防水涂料层上设置装饰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砂浆层,铺设在砂浆层上方的瓷砖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找平层、防潮层和地板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隔墙,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消音单元具有4个内孔和16个外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音隔墙,其具有良好的隔音功能,并且减少同层住户或者相邻两个房间的噪音干扰。一种隔音隔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楼板,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楼板上设置具有孔结构的第一消音结构层,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板层,在第一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砌筑墙,在第一消音结构层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板层,在第二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砌筑墙。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荣;孙静波;陈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