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卷针装置和卷针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锂电行业发展迅速,为了方便不同应用场景,满足多种定制要求或实验验证,需要电池生产厂家能提供多种不同型号的电池来满足市场需要,但现阶段电池生产厂家由于资金等各类问题导致产品型号比较单一,电芯生产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型号的电池生产或需投入较大成本及时间,目前卷绕机的卷针为固定大小,不能进行调整或调整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针装置和卷针设备,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卷针为固定大小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针装置和卷针设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卷针装置,用于电芯卷绕,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内针块,两内针块的外部设置有外针块,外针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卷针分页,增加或减少卷针分页从而改变电芯卷针周长。
进一步,两对称设置的内针块为第一内针块和第二内针块,第一内针块和第二内针块相互对接且相对移动,当第一内针块和第二内针块之间移动距离变小时,加紧卷绕物料,当第一内针块和第二内针块之间移动距离变大时,松开对卷绕物料加紧。
进一步,两对称设置的外针块为第一内针块外设置有第一外针块,第二内针块外设置有第二外针块,第一外针块和第二外针块相互对接且相对移动。
进一步,第一外针块和第二外针块的外壁呈椭圆形。
进一步,第一外针块和第二外针块的外壁上依次设置至少一个卷针分页,且第一外针块和第二外针块设置的卷针分页数量相同。
进一步,第一外针块的外壁上依次套设有三个卷针分页,卷针分页的形状和第一外针块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至少一个卷针分页和第一外针块的端面设置有沉孔。
进一步,沉孔为锥形沉头孔,锥形沉头孔内设置有螺母将至少一个卷针分页和第一外针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螺母的上表面设置在沉孔内,不凸出卷针分页的外表面。
一种卷针设备,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卷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卷针装置和卷针设备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针,通过对卷针周长大小的调整来解决不同型号电芯卷绕需定制更换卷针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及更换时间,增加电芯的兼容性,使电芯卷绕方式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针装置的调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内针块;2、第二内针块;3、第一外针块;4、第二外针块;5、卷针分页;6、沉孔;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卷针装置和卷针设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供一种卷针装置,用于电芯卷绕,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内针块,两内针块的外部设置有外针块,外针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增加或减少卷针分页5从而改变电芯卷针周长。
两对称设置的内针块为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相互对接且相对移动,当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之间移动距离变小时,加紧卷绕物料,当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之间移动距离变大时,松开对卷绕物料加紧。
第一内针块1外设置有第一外针块3,第二内针块2外设置有第二外针块4,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相互对接且相对移动,实现改变卷绕周长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的外壁呈椭圆形,用以卷出扁平的产品,但不做具体的限定,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且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设置的卷针分页5数量相同。
第一外针块3的外壁上依次套设有三个卷针分页5,卷针分页5的形状和第一外针块3的形状相同。
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和第一外针块3的端面设置有沉孔6,沉孔6贯穿卷针分页5和第一外针块3的端面。
沉孔6为锥形沉头孔,锥形沉头孔内设置有螺母7将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和第一外针块3固定连接。
安装后的螺母7的上表面设置在沉孔6内,不突出卷针分页5的外表面,避免电芯卷绕过程中挂伤隔膜,造成抽芯现象。
进一步,卷针分页5由钢材制成,且钢材厚度为2至3mm。卷针分页5的表面附着的添加剂和第一外针块3的表面附着物相同,保证卷针表面的光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卷针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卷针装置。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方形电芯卷绕设备的卷针调节。在实际实验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电池材料做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材料验证或新产品开发,需要根据设计参数卷绕不同型号的电芯,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电芯卷绕过程中可快速改变卷针周长大小,更方便快捷的完成电芯卷绕中如电芯极耳对其度不良或电芯型号的转变,针对卷绕过程中电芯极耳对其度不良的情况,可根据使用需要增加或减少卷针分页5来实现电芯卷针周长的变化,从而使电芯卷绕后电芯极耳对其度变好,卷针分页5式增加或减少需要卷针两半层数一致,避免卷绕过程中电芯出现抽芯或卷绕不良等问题。其次,在需要对电芯型号进行更换时,如2717397电芯卷绕机卷绕4017397电芯时,只需将该装置更换至原有的2717397卷绕机上即可,通过对卷针分页5的增加或减少实现卷绕电芯型号的改变,而不需重新定制卷针,减少更换时间及成本,提升实验效率,兼容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材质与卷绕设备原卷针材质一致,本装置可根据卷绕机型号设计不同规格,更好的兼容电芯型号。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1.一种卷针装置,用于电芯卷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内针块,两内针块的外部设置有外针块,外针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增加或减少卷针分页(5)从而改变电芯卷针周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称设置的内针块为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相互对接且相对移动,当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之间移动距离变小时,加紧卷绕物料,当第一内针块(1)和第二内针块(2)之间移动距离变大时,松开对卷绕物料加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称设置的外针块为第一内针块(1)外设置有第一外针块(3),第二内针块(2)外设置有第二外针块(4),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相互对接且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的外壁呈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的外壁上依次设置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且第一外针块(3)和第二外针块(4)设置的卷针分页(5)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针块(3)的外壁上依次套设有三个卷针分页(5),卷针分页(5)的形状和第一外针块(3)的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和第一外针块(3)的端面设置有沉孔(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沉孔(6)为锥形沉头孔,锥形沉头孔内设置有螺母(7)将至少一个卷针分页(5)和第一外针块(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针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母(7)的上表面设置在沉孔(6)内,不凸出卷针分页(5)的外表面。
10.一种卷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卷针装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