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去除杂质结构。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英文简称edm。电火花机油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起到冷却、排屑等作用。现有技术中火花油的流动经油泵驱动,从火花机底面向工件流动,而后通过机台侧面的孔流向油缸,再通过油泵的驱动循环流动。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使加工稳定进行,需要确保火花油冲过放电间隙,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的深腔工件,传统冲油方式难以将火花油冲至工件的型腔最深处,型腔越深清除杂质越困难,易产生积碳情况,需要将电极抬高至一定高度清理后才能继续加工,效率缓慢,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去除杂质结构,具有便于对深腔工件进行清理,不易发生积碳情况,从而保证加工效率的效果。
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去除杂质结构,包括深腔电极,所述深腔电极下表面形成有多个与深腔工件的型腔适配的加工部,所述深腔电极垂直于长度方向开设有油路孔,所述油路孔居中开设于两个相邻加工部之间,所述油路孔内插接有油管,所述油管内通有火花油,火花油通过所述油路孔后流经加工部与型腔之间的空隙对型腔内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路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油管与油路孔连接处对应连接件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件设置为一字型,每个所述连接槽均同侧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连接槽侧壁连通,所述连接件经过让位槽的槽口处进入让位槽后转动嵌入连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管与油路孔连接处可拆卸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在油管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连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管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内壁上形成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油管与连接部之间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顶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连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油路孔侧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形成有限位环,所述密封件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环相互嵌合。
在将油管与深腔电极相连时,首先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将连接部拧紧在油管上,然后令连接件由让位槽的槽口处嵌入至其槽底后转动连接部令连接件嵌入连接槽油管与深腔电极连接完毕。向油管内通入火花油,火花油通过油路孔进入加工部与深腔工件的型腔之间,通过火花油的流动性将加工产生的杂质冲出型腔的同时起到良好降温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油路孔与深腔电极相连的油管,向油管内部通入火花油,利用火花油的稳定性将型腔内的杂质冲出,代替现有技术中停机清理的过程;
2.通过设置于油路孔的孔壁上的连接件以及形成于油管侧壁的让位槽和连接槽,便于油管的连接稳定性;
3.通过与油管通过螺纹可拆卸连的连接部的设置,将连接部取下即可对连接槽和让位槽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让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连接部与油路孔连接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深腔电极;11、加工部;12、油路孔;121、连接件;2、油管;21、外螺纹;3、连接部;31、容纳槽;311、限位环;32、密封件;321、限位槽;33、内螺纹;34、连接槽;35、让位槽;4、深腔工件;41、型腔;42、火花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包括深腔电极1,深腔电极1下表面形成有多个与深腔工件4的型腔41适配的加工部11,深腔电极垂直于长度方向开设有油路孔12,油路孔12居中开设于两个相邻加工部11之间,油路孔12内插接有油管2,油管2内通有火花油42,火花油42通过油路孔12后流经加工部11与型腔41之间的空隙对型腔41内进行清理。
如图3至图5所示,油管2与油路孔12连接处可拆卸连接有连接部3,连接部3套在油管2上,油路孔12的孔壁上设置有四个连接件121,连接件121与油路孔12连接处对应连接件121开设有四个连接槽34,连接件121设置为一字型,每个连接槽34均同侧开设有让位槽35,让位槽35与连接槽34侧壁连通,连接件121经过让位槽35的槽口处进入让位槽35后转动嵌入连接槽34内。油管2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21,连接部3内壁上形成有与外螺纹21适配的内螺纹33,油管2与连接部3之间通过内螺纹33和外螺纹21可拆卸连接。
如图3所示,连接部3顶壁开设有容纳槽31,容纳槽31内固定连接有密封件32,密封件32与油路孔12侧壁贴合,容纳槽31的槽壁上形成有限位环311,密封件32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21,限位槽321与限位环311相互嵌合,密封件32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圈。将设置于连接部3底壁上的让位槽35的槽口对准连接件121后下移连接部3至连接件121与让位槽35槽底贴合后转动,此时连接件121进入连接槽34内,密封件32与油路孔12的孔壁贴合起到良好密封作用。油管2与油路孔12的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相反,将油管2由油路孔12拆下后将连接部3拧下,即可对让位槽35和连接槽34进行清理,以供后续使用。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油管2与深腔电极1相连时,首先通过内螺纹33和外螺纹21将连接部3拧紧在油管2上,然后令连接件121由让位槽35的槽口处嵌入至其槽底后转动连接部3令连接件121嵌入连接槽34油管2与深腔电极连接完毕。向油管2内通入火花油42,火花油42通过油路孔12进入加工部11与深腔工件4的型腔41之间,通过火花油42的流动性将加工产生的杂质冲出型腔41的同时起到良好降温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深腔电极(1),所述深腔电极(1)下表面形成有多个与深腔工件(4)的型腔(41)适配的加工部(11),所述深腔电极垂直于长度方向开设有油路孔(12),所述油路孔(12)居中开设于两个相邻加工部(11)之间,所述油路孔(12)内插接有油管(2),所述油管(2)内通有火花油(42),火花油(42)通过所述油路孔(12)后流经加工部(11)与型腔(41)之间的空隙对型腔(41)内进行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孔(12)的孔壁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121),所述油管(2)与油路孔(12)连接处对应连接件(121)开设有多个连接槽(34),所述连接件(121)设置为一字型,每个所述连接槽(34)均同侧开设有让位槽(35),所述让位槽(35)与连接槽(34)侧壁连通,所述连接件(121)经过让位槽(35)的槽口处进入让位槽(35)后转动嵌入连接槽(3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2)与油路孔(12)连接处可拆卸连接有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套在油管(2)上,所述连接件(121)设置于连接部(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2)外壁上形成有外螺纹(21),所述连接部(3)内壁上形成有与外螺纹(21)适配的内螺纹(33),所述油管(2)与连接部(3)之间通过内螺纹(33)和外螺纹(2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顶壁开设有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内固定连接有密封件(32),所述密封件(32)与油路孔(12)侧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2)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用深型腔(41)去除杂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1)的槽壁上形成有限位环(311),所述密封件(32)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21),所述限位槽(321)与限位环(311)相互嵌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