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95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



背景技术:

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

岩棉板覆网是为了增加抗裂砂浆的厚度,使得面层平整度好,抗裂效果好,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而使岩棉浸水,而现有的覆网存在着不稳固,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覆网不稳固极易脱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可实现对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多重紧固,避免了脱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包括岩棉板本体和玻璃纤维网,所述玻璃纤维网贴合设置于岩棉板本体的表面,所述岩棉板本体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和玻璃纤维网上设有同一个卡接机构,所述岩棉板本体上设有多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一端与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内设有稳固组件,实现了对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多重紧固。

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底部的第一u型双倒刺,所述第一u型双倒刺相抵接触有第二u型双倒刺,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抵板,所述第二u型双倒刺的刺头分别与两个抵板相抵接触,所述第二u型双倒刺与玻璃纤维网相抵接触,所述第二u型双倒刺与压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接机构的设置利用第一u型双倒刺和第二u型双倒刺的相互卡扣,实现了对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紧密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形限位板,多个三角形限位板均与第二u型双倒刺的刺条相抵接触。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于凹槽左右两侧的螺纹槽,两个所述螺纹槽内均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贯穿螺纹槽的顶面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丝杆位于螺纹槽外部的部分螺纹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第二u型双倒刺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稳固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紧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将玻璃纤维网牢牢的压紧于岩棉板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丝杆底部的第一磁片,所述螺纹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的磁极相反,稳固组件的设置利用了磁力的相互吸附,进一步的提升了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连接紧密性。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内的第二u型双倒刺通过加强筋固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利用第一u型双倒刺和第二u型双倒刺的相互卡扣,实现了对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紧密连接,而且三角形限位板和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紧密连接强度和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紧机构和稳固组件的设置,通过丝杆的螺纹连接使得第二u型双倒刺紧压玻璃纤维网于岩棉板上,还可以利用磁力的相互吸附,进一步的提升了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连接紧密性和牢固性,从而使得玻璃纤维网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岩棉板本体、2玻璃纤维网、3凹槽、4第一u型双倒刺、5第二u型双倒刺、6抵板、7三角形限位板、8螺纹槽、9丝杆、10压紧块、11第一磁片、12第二磁片、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包括岩棉板本体1和玻璃纤维网2,玻璃纤维网2贴合设置于岩棉板本体1的表面,岩棉板本体1内设有多个凹槽3,凹槽3内和玻璃纤维网2上设有同一个卡接机构,岩棉板本体1上设有多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的一端与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紧机构内设有稳固组件。

其中,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3底部的第一u型双倒刺4,第一u型双倒刺4相抵接触有第二u型双倒刺5,凹槽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抵板6,第二u型双倒刺5的刺头分别与两个抵板6相抵接触,第二u型双倒刺5与玻璃纤维网2相抵接触,第二u型双倒刺5与压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凹槽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形限位板7,多个三角形限位板7均与第二u型双倒刺5的刺条相抵接触,相邻的两个凹槽3内的第二u型双倒刺5通过加强筋13固连接。设置加强筋13为了增强相邻的卡接机构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多个卡接机构一体成型。

其中,压紧机构包括设于凹槽3左右两侧的螺纹槽8,两个螺纹槽8内均螺纹连接有丝杆9,需要注意的是,螺纹槽8与丝杆9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即不扭转丝杆9,会自动锁死,不会产生晃动的情况,丝杆9转动贯穿螺纹槽8的顶面并延伸至其外部,丝杆9位于螺纹槽8外部的部分螺纹连接有压紧块10,压紧块10与第二u型双倒刺5的外壁固定连接,丝杆9与稳固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稳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丝杆9底部的第一磁片11,螺纹槽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片12,第一磁片11与第二磁片12的磁极相反,这里设置第一磁片11和第二磁片12,利用磁力的相互吸附使得丝杆9与螺纹槽8连接的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二u型双倒刺5放置于凹槽3内,第二u型双倒刺5的双倒刺头与位于凹槽3内的第一u型双倒刺4的双倒刺头相抵接触,而第二u型双倒刺5的u型端将玻璃纤维网2牢牢的压于岩棉板本体1的表面上,这样第二u型双倒刺5的双倒刺头与位于凹槽3内的第一u型双倒刺4的双倒刺头相抵接触实现了卡扣连接,从而完成了对玻璃纤维网2的初步固定,此时扭转丝杆9,使得第二u型双倒刺5的u型端的左右两侧的压紧块10牢牢的紧贴于岩棉板本体1表面上,因丝杆9与螺纹槽8本身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静止时不会产生晃动,而丝杆9底部的第一磁片11和螺纹槽8底部的第二磁片12磁极相反,利用磁片的磁力吸附提升了压紧块10与岩棉板本体1贴合的紧密性,更不易晃动,多重的卡接和紧固提升了玻璃纤维网2和岩棉板本体1的连接紧密性和牢固性,从而使得玻璃纤维网2不易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包括岩棉板本体(1)和玻璃纤维网(2),所述玻璃纤维网(2)贴合设置于岩棉板本体(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板本体(1)内设有多个凹槽(3),所述凹槽(3)内和玻璃纤维网(2)上设有同一个卡接机构,所述岩棉板本体(1)上设有多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一端与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内设有稳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3)底部的第一u型双倒刺(4),所述第一u型双倒刺(4)相抵接触有第二u型双倒刺(5),所述凹槽(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抵板(6),所述第二u型双倒刺(5)的刺头分别与两个抵板(6)相抵接触,所述第二u型双倒刺(5)与玻璃纤维网(2)相抵接触,所述第二u型双倒刺(5)与压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三角形限位板(7),多个三角形限位板(7)均与第二u型双倒刺(5)的刺条相抵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设于凹槽(3)左右两侧的螺纹槽(8),两个所述螺纹槽(8)内均螺纹连接有丝杆(9),所述丝杆(9)转动贯穿螺纹槽(8)的顶面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丝杆(9)位于螺纹槽(8)外部的部分螺纹连接有压紧块(10),所述压紧块(10)与第二u型双倒刺(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9)与稳固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丝杆(9)底部的第一磁片(11),所述螺纹槽(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片(12),所述第一磁片(11)与第二磁片(12)的磁极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3)内的第二u型双倒刺(5)通过加强筋(13)固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织增强岩棉板生产设备的覆网结构,包括岩棉板本体和玻璃纤维网,所述玻璃纤维网贴合设置于岩棉板本体的表面,所述岩棉板本体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和玻璃纤维网上设有同一个卡接机构,所述岩棉板本体上设有多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一端与卡接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内设有稳固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机构、压紧机构和稳固组件的设置,利用第一U型双倒刺和第二U型双倒刺的相互卡扣实现了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紧密连接,而丝杆的螺纹连接和磁力的相互吸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了玻璃纤维网和岩棉板的连接紧密性和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汉创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