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卷绕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卷绕机构存在着以下的技术问题:隔膜压轮难以跟得上切割刀的切割高速移动速度,因此部分压紧装置需要将隔膜压轮设置在靠近隔膜的位置,但是这种压紧装置会影响其他结构运作;切刀装置存在切刀与隔膜相隔比较长的距离,需要高速移动的切割速度,由于反复地高速切割,很容易造成损坏电机;在生产工序中的纠偏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此现象。因此纠偏系统在电池生产线中起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纠偏系统结构较大,不适应小尺寸的电芯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绕辅助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绕辅助机构,所述卷绕辅助机构包括:

隔膜压紧装置,所述隔膜压紧装置包括隔膜按压器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的隔膜按压器,所述隔膜按压器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实现固定按压隔膜或松开按压隔膜;

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隔膜装置、收尾装置以及除静电装置,所述切刀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对隔膜进行切割,所述隔膜装置的按压部朝向隔膜的第一端,所述隔膜装置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一端,所述收尾装置的按压部朝向隔膜的第二端,所述收尾装置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二端;

对齐度检测装置,所述对齐度检测装置包括切刀辅助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相机以及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切刀辅助组件驱动连接,以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作升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上升移动后,以使隔膜与极片的卷绕过程落入到相机的拍摄范围中,所述活动座与切刀辅助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相机设置在活动座上且相对活动座可移动设置;

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组件、按压组件以及对射传感器,所述纠偏组件可移动设置,以带动已偏移位置的极片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在以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与纠偏组件相互按压紧极片,所述对射传感器具有两个并设置在极片的两侧,在极片输送中检测极片的边缘是否发生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膜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隔膜按压器驱动连接,以带动隔膜按压器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隔膜按压器驱动连接,以带动隔膜按压器固定按压隔膜或松开按压隔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膜按压器包括固定架和隔膜压轮,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两个压轮安装部,所述隔膜压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压轮安装部上,且相对压轮安装部可旋转;所述隔膜压轮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插接入压轮安装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膜装置包括第四驱动组件、第五驱动组件以及第六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切刀、隔膜辊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组件与切刀驱动连接;第四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驱轴、移动块以及至少两个感应器,所述移动块设置在电机驱轴上,所述移动块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驱轴以带动移动块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感应片,所述感应器用于在移动块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时,识别是否与感应片发生触接;第五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滑块以及滑轨,所述滑块移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块与切刀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滑块驱动连接,以带动滑块沿着在滑轨上双向反复移动;所述第六驱动组件与收尾压轮驱动连接,以带动收尾压轮相对隔膜的位置可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二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静电消除器和净化过滤器,所述静电消除器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所述静电消除器上设置有离子风喷头,所述净化过滤器与静电消除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第七驱动组件,所述第七驱动组件与相机驱动连接,以带动相机沿着在活动座上移动;第七驱动组件包括移动轨、移动块以及活动底座,所述滑轨具有两条且设置在活动座的两侧,两条滑轨之间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在移动轨上,所述活动底座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设置在活动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量尺和指向部,所述量尺与滑轨平行方向设置,所述指向部设置在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沿着在滑轨上移动时,以带动指向部沿着在量尺上移动并指向量尺上的其中一个数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臂以及纠偏辊轮,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驱动轴,每个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插接入传动臂的一端,所述纠偏辊轮设置在极片的其中一侧,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连接于所对应的纠偏辊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臂以带动纠偏辊轮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辊轮支撑座和纠偏导向轨,所述纠偏辊轮设置在辊轮支撑座上,所述辊轮支撑座移动设置在纠偏导向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轮和第八驱动组件,所述压轮设置在极片的其中一侧,所述第八驱动组件与压轮驱动连接,以带动压轮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压紧装置、切刀组件、对齐度检测装置以及纠偏装置集成于该卷绕辅助机构,以便自动快速完成针对锂电池的电芯卷绕制备。通过该本实用新型制备电芯,可大大提高电芯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膜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膜压紧装置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刀组件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刀组件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齐度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齐度检测装置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齐度检测装置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装置结构另一角度视觉示意图。图中标号:1-隔膜压紧装置,11-隔膜按压器,111-固定架,112-隔膜压轮,1121-滚筒,113压轮安装部,12-第二驱动组件,13-第三驱动组件;2-切刀组件,21-切刀,22-隔膜装置,221-第四驱动组件,2211-移动块,2212-感应器,2213-感应片,223-第五驱动组件,2232-滑块,2233-滑轨,224第六驱动组件,23-收尾装置,25-除静电装置,251-静电消除器,252-净化过滤器;3-对齐度检测装置,33-相机,332-活动座,35-第七驱动组件,351-移动轨,353-活动底座,36-量尺,37-指向部;4-纠偏装置,41-纠偏组件,411-传动臂,412-纠偏辊轮,42-按压组件,421-压轮,422-第八驱动组件,43-对射传感器,44-辊轮支撑座,45-纠偏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辅助机构,主要用于以便自动完成针对锂电池的电芯卷绕制备。通过该设备制备电芯,可大大提高电芯的制备效率。根据附图1-12中所示,卷绕辅助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

隔膜压紧装置1,隔膜压紧装置1包括隔膜按压器11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的隔膜按压器11,隔膜按压器11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实现固定按压隔膜或松开按压隔膜;隔膜按压器11,隔膜按压器11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该隔膜按压器11是主要按压住隔膜,当隔膜被切断后,接着驱动隔膜按压器11向隔膜的剩下部分方向靠向移动,直到将隔膜的剩下部分固定夹持住;

隔膜压紧装置1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2和第三驱动组件13,第二驱动组件12与隔膜按压器11驱动连接,以带动隔膜按压器11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第三驱动组件13与隔膜按压器11驱动连接,以带动隔膜按压器11固定按压隔膜或松开按压隔膜;第二驱动组件12包括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于隔膜按压器11,电机通过驱动轴以带动隔膜按压器11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第三驱动组件13是气缸,气缸的驱动轴连接于隔膜按压器11。

隔膜按压器11的具体结构包括:

固定架111,固定架111上设置有两个压轮安装部113,两个压轮安装部113具体是设置在固定架111靠向隔膜的一端,两个压轮安装部113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而且两个压轮安装部113的相同位置上均贯通有一小孔;

隔膜压轮112,隔膜压轮112的两端分别连接插接入在对应的压轮421安装部113上的小孔内,且相对压轮421安装部113可旋转,由该隔膜压轮112来负责按压隔膜;

隔膜压轮112包括滚筒1121,滚筒112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插接入压轮421安装部113内,滚筒1121上靠向隔膜的一侧为按压部,滚筒1121被驱动移动至能压到隔膜时,由滚筒1121上的按压部来接触到隔膜。

第二驱动组件12先带动隔膜按压器11靠近移动至隔膜的侧旁,但不会将隔膜按压器11直接触接到隔膜,这样缩短了滚筒1121与隔膜相隔的距离,以使滚筒1121可最快触接到隔膜。当隔膜压轮112被带动靠近隔膜时,这时的滚筒1121与隔膜之间隔离一小段距离,接着由第三驱动组件13带动隔膜按压器11的滚筒1121靠向隔膜的方向移动,直接固定按压住隔膜的剩下部分,由于这时的滚筒1121与隔膜之间的距离较短,因此每当切割完隔膜后,第三驱动组件13可快速地带动隔膜按压器11固定按压住剩下部分的隔膜,可跟得上切割刀的切割速度。

纠偏装置4,所述纠偏装置4包括纠偏组件41、按压组件42以及对射传感器43,所述纠偏组件41可移动设置,以带动已偏移位置的极片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所述按压组件42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在以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与纠偏组件41相互按压紧极片,所述对射传感器43具有两个并设置在极片的两侧,在极片输送中检测极片的边缘是否发生偏移。

切刀组件2,所述切刀组件2包括切刀21、隔膜装置22、收尾装置23以及除静电装置25,切刀21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对隔膜进行切割,隔膜辊轮的按压部朝向隔膜的第一端,隔膜辊轮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一端,收尾装置23的按压部朝向隔膜的第二端,收尾装置23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二端;切刀21被带动靠向隔膜的方向移动至一定的距离,直到对整块需要切割的隔膜进行切割后,接着被带动远离隔膜,从而完成切割;切断隔膜后,会由卷绕机构进行收尾工作,收尾装置23包括收尾压轮421但是为避免切断后的隔膜甩动变皱,需要通过本实施例中的隔膜辊轮和收尾装置23对隔膜进行固定按压,以使卷绕机构将剩下部分的隔膜进行卷绕。

隔膜装置22包括第四驱动组件221、第五驱动组件223以及第六驱动组件224,第一驱动组件与切刀21、隔膜辊轮驱动连接,第五驱动组件223与切刀21驱动连接;第四驱动组件221包括电机、电机驱轴、移动块2211以及至少两个感应器2212,移动块2211设置在电机驱轴上,移动块2211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架,电机通过电机驱轴以带动移动块2211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带动移动块2211所移动的方向与上述的滑块2232的一端方向一致,因此电机驱轴与滑轨2233之间都是平行方向设置,而当电机带动移动块2211进行移动时,也会同步带动支撑架进行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带动切刀21和隔膜辊轮移动.

移动块2211上设置有感应片2213,感应器2212用于在移动块2211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时,识别是否与感应片2213发生触接,识别是否与感应片2213发生触接,两个感应器2212之间相距预设定的距离,移动块2211上的感应片2213位于两个感应器2212之间,作用是为了防止移动块2211并没有移动至预设定的距离,从而导致切刀21并没有切割刀隔膜。

第五驱动组件223包括气缸、滑块2232以及滑轨2233,滑块2232移动设置在滑轨2233上,滑块2232与切刀21固定连接,气缸与滑块2232驱动连接,以带动滑块2232沿着在滑轨2233上双向反复移动,带动滑块2232在滑轨2233上移动时,并同步带动切刀21进行移动,由于通过上述的第四驱动组件221带动切刀21移动至接近隔膜的位置,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在短的行程内切割隔膜。

第六驱动组件224与收尾压轮421驱动连接,以带动收尾压轮421相对隔膜的位置可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二端,由第六驱动组件224单独带动收尾压轮421按压住隔膜的第二端,而隔膜的收尾动作由收尾压轮421最后完成。

除静电装置25对隔膜释放出高压分解空气,除静电装置25的具体结构包括静电消除器251和净化过滤器252,静电消除器251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静电消除器251上设置有离子风喷头,净化过滤器252与静电消除器251连通,通过高压分解空气为正负离子对隔膜释放出,可实现中和隔膜上的静电;避免隔膜产生静电。

对齐度检测装置3,所述对齐度检测装置3包括切刀辅助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相机33以及活动座332,第一驱动组件与切刀辅助组件驱动连接,以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作升降移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上升移动后,以使隔膜与极片的卷绕过程落入到相机33的拍摄范围中,活动座与切刀辅助组件间隔设置,相机33设置在活动座332上且相对活动座332可移动设置,通过先带动切刀辅助组件后退移动一定的距离,接着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其上升移动,此时的切刀辅助组件与相机33之间成一片空旷视野,方便相机33对隔膜与极片进行检测;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上升移动后,以使隔膜与极片的卷绕过程落入到相机33的拍摄范围中,根据附图所示,该相机33是相对倾斜摆放,拍摄的方向对准隔膜或极片,隔膜与极片完全落入在相机33的拍摄范围内,附图中的虚线就是相机33的拍摄范围。

活动座332上设置有第七驱动组件35,第七驱动组件35与相机33驱动连接,以带动相机33沿着在活动座332上移动;第七驱动组件35包括移动轨351、移动块2211以及活动底座353,移动轨351具有两条且设置在活动座332的两侧,两条移动轨351之间相互平行排列,移动块2211滑动设置在移动轨351上,活动底座353与移动块2211固定连接,相机33设置在活动底座353上,当移动块2211在移动轨351上移动至其中一个方向时,会同步带动活动底座353随着一起移动,由于相机33设置在活动底座353上,一样会被带动向该方向进行移动,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调整相机33的拍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量尺36和指向部37,量尺36与移动轨351平行方向设置,指向部37设置在移动块2211上,移动块2211沿着在移动轨351上移动时,以带动指向部37沿着在量尺36上移动并指向量尺36上的其中一个数值,该量尺36与移动轨351平行方向设置,量尺36上有长度单位数值,具体大小可自行设计;移动块2211沿着在移动轨351上移动时,以带动指向部37沿着在量尺36上移动并指向量尺36上的其中一个数值,使用者在调整相机33的位置时,可参考量尺36上的单位数值来调整相机33的拍摄范围,达到更为精确。

纠偏装置4包括纠偏组件41、按压组件42以及对射传感器43,纠偏组件41可移动设置,以带动已偏移位置的极片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按压组件42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在以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与纠偏组件41相互按压紧极片,对射传感器43具有两个并设置在极片的两侧,在极片输送中检测极片的边缘是否发生偏移。

由于跑偏的电池极片使得电芯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严重地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在实际生产中,电池极片的位置偏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纠偏组件411在每次电池极片发送位置偏移时,及时纠正极片的偏移位置,防止电芯生产中容易造成损伤的情况。

纠偏组件41包括电机、传动臂411以及纠偏辊轮412,电机上设置有驱动轴,每个驱动轴的一端插接入传动臂411的一端,纠偏辊轮412设置在极片的其中一侧,传动臂41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对应的纠偏辊轮412,电机通过传动臂411以带动纠偏辊轮412移动,如检测到极片发生偏移位置后,电机带动驱动轴往后移动的同时,带动传动臂411往后移动,同样也带动纠偏辊轮412往后移动。而移动的方向及距离可按照实际情况自行定义。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辊轮支撑座44和纠偏导向轨45,纠偏辊轮412设置在辊轮支撑座44上,辊轮支撑座44移动设置在纠偏导向轨45上,电机通过传动臂411以带动纠偏辊轮412移动时,设置在辊轮支撑座44上的纠偏辊轮412此时通过辊轮支撑座44沿着在纠偏导向轨45上进行移动。纠偏导向轨45的长度控制在极片偏移位置的长度范围内,因此不会出现纠偏不正确的情况。

按压组件42包括压轮421和第八驱动组件422,压轮421设置在极片的其中一侧,第八驱动组件422与压轮421驱动连接,以带动压轮421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而上述的压轮421就是受到第八驱动组件422的驱动下,向极片的方向移动,直到能固定按压住极片即可;当然,在完成对偏移位置的极片进行纠偏后,第八驱动组件422带动压轮421以远离极片的方向移动,从而松开压住极片。

纠偏组件41还包括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与极片间隔设置,用于监测极片的幅度,如检查到极片的较薄处也就是无涂层处,则暂停纠偏检查过程,避免对无涂层处进行纠偏从而导致极片撕裂的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对隔膜进行切割时,固定夹持住隔膜,防止在分切处划断隔膜时,发生了隔膜溜片的情况;并且每当切割完隔膜后,可快速地带动隔膜按压器11固定按压住剩下部分的隔膜,以使隔膜压轮112跟得上切割刀的切割高速移动速度;在切割完隔膜后,缩短了切刀21与隔膜之间的距离,因此不需要切刀21达到较快的移动切割速度,即可对在短时间内对隔膜完成切割,减少对电机的性能消耗;并且对隔膜释放出高压分解空气,可实现中和隔膜上的静电;避免隔膜产生静电;并且在卷绕机构开始卷绕,相机33开始拍摄动作,如有检测到隔膜与极片有偏移现象,将会通过数据传输发送信息至下一工位,接着机械手会将不良品挑出,当然使用者也可以调整相机33的拍摄范围;整体结构占用体积较小,可适应小尺寸的电芯卷绕生产,可每时刻检测极片的是否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防止偏移位置的电池极片使得电芯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损伤,严重地影响产品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辅助机构包括:

隔膜压紧装置,所述隔膜压紧装置包括隔膜按压器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的隔膜按压器,所述隔膜按压器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实现固定按压隔膜或松开按压隔膜;

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隔膜装置、收尾装置以及除静电装置,所述切刀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对隔膜进行切割,所述隔膜装置的按压部朝向隔膜的第一端,所述隔膜装置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一端,所述收尾装置的按压部朝向隔膜的第二端,所述收尾装置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二端;

对齐度检测装置,所述对齐度检测装置包括切刀辅助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相机以及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切刀辅助组件驱动连接,以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作升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切刀辅助组件上升移动后,以使隔膜与极片的卷绕过程落入到相机的拍摄范围中,所述活动座与切刀辅助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相机设置在活动座上且相对活动座可移动设置;

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组件、按压组件以及对射传感器,所述纠偏组件可移动设置,以带动已偏移位置的极片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在以靠近的方向移动时与纠偏组件相互按压紧极片,所述对射传感器具有两个并设置在极片的两侧,在极片输送中检测极片的边缘是否发生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压紧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隔膜按压器驱动连接,以带动隔膜按压器相对隔膜可靠近或者远离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隔膜按压器驱动连接,以带动隔膜按压器固定按压隔膜或松开按压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按压器包括固定架和隔膜压轮,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两个压轮安装部,所述隔膜压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压轮安装部上,且相对压轮安装部可旋转;所述隔膜压轮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插接入压轮安装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装置包括第四驱动组件、第五驱动组件以及第六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切刀、隔膜辊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组件与切刀驱动连接;第四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驱轴、移动块以及至少两个感应器,所述移动块设置在电机驱轴上,所述移动块的一端连接在支撑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驱轴以带动移动块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感应片,所述感应器用于在移动块相对于隔膜可靠近或远离地移动时,识别是否与感应片发生触接;第五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滑块以及滑轨,所述滑块移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块与切刀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滑块驱动连接,以带动滑块沿着在滑轨上双向反复移动;所述第六驱动组件与收尾压轮驱动连接,以带动收尾压轮相对隔膜的位置可近或远离地移动,以固定按压住或松开按压隔膜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静电消除器和净化过滤器,所述静电消除器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所述静电消除器上设置有离子风喷头,所述净化过滤器与静电消除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第七驱动组件,所述第七驱动组件与相机驱动连接,以带动相机沿着在活动座上移动;第七驱动组件包括移动轨、移动块以及活动底座,所述移动轨具有两条且设置在活动座的两侧,两条移动轨之间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在移动轨上,所述活动底座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设置在活动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量尺和指向部,所述量尺与移动轨平行方向设置,所述指向部设置在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沿着在移动轨上移动时,以带动指向部沿着在量尺上移动并指向量尺上的其中一个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臂以及纠偏辊轮,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驱动轴,每个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插接入传动臂的一端,所述纠偏辊轮设置在极片的其中一侧,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连接于所对应的纠偏辊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臂以带动纠偏辊轮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轮支撑座和纠偏导向轨,所述纠偏辊轮设置在辊轮支撑座上,所述辊轮支撑座移动设置在纠偏导向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轮和第八驱动组件,所述压轮设置在极片的其中一侧,所述第八驱动组件与压轮驱动连接,以带动压轮相对于极片可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辅助机构,所述卷绕辅助机构包括隔膜压紧装置,所述隔膜压紧装置包括隔膜按压器间隔设置在隔膜的侧旁的隔膜按压器;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切刀、隔膜装置、收尾装置以及除静电装置;对齐度检测装置,所述对齐度检测装置包括切刀辅助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相机以及活动座;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组件、按压组件以及对射传感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隔膜压紧装置、切刀组件、对齐度检测装置以及纠偏装置集成于该卷绕辅助机构,以便自动快速完成针对锂电池的电芯卷绕制备。通过该本实用新型制备电芯,可大大提高电芯的制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严海宏;朱佑琦;范全;唐近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