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103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大多数使用箔材厚度为≥0.02mm的等厚箔材,采用制作的极片厚度较高,规定体积下电池的容量、能量较低。

为了提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部分厂家尝试采用厚度≤0.02mm的等厚箔材,此箔材制作的极片厚度降低,同体积的电池能容纳更多极片,电池的能量比得到有效提高。

但在锂离子电池装配过程中需要对电池极耳(空白箔材)进行焊接作为集流体,由于箔材的厚度降低,其焊接有效体积减少,影响五金导流件与铝箔直接的焊接强度,导致电池放电时电流密度及电池放电时欧姆极化增大,特别是在倍率放电时,由于较薄的箔材焊接有效体积较小倍率放电时所承载的单位电流就增大,焊接位置相对发热严重,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以保证集流体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正反两侧依次设置有涂层和粉料层,集流体中间厚度小于两端的厚度,涂层容纳在集流体中部的正反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集流体包括位于集流体中部的减薄部,位于集流体两端部的常厚部,以及连接减薄部和常厚部的过渡部。

进一步的,所述常厚部的厚度为20μm-30μm。

进一步的,所述集流体为箔材铺设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涂层为碳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粉料层外侧设有隔离膜。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包装,包装内填充有电解液,极片部分被包装包裹住并浸泡在电解液中,极片端部伸出包装形成有正极和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由铝塑膜热压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为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优点:将锂离子电池的箔材中部区域进行减薄,两端部厚度不变,能够有效减小电池极片料区的厚度,同时保持作为极耳区域的常厚部抗拉强度不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集流体;11、减薄部;12、过渡部;13、常厚部;2、涂层;3、粉料层;4、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包装和极片。包装内填充有电解液,极片部分被包装包裹住并浸泡在电解液中,极片端部伸出包装形成有正极和负极。

包装可以由铝塑膜热压而成,则锂离子电池则为软包锂离子电池;包装也可以为外壳,则锂离子电池则为硬壳锂离子电池。

如图1所示,极片包括集流体1,集流体1正反两侧依次设置有涂层2和粉料层3;集流体1中间厚度小于两端的厚度,涂层2容纳在集流体1中部的正反两侧。粉料层3外侧设有隔离膜4,以保护极片。

为了便于通过压延、电解或其它方法对集流体1的中部区域减薄,集流体1包括位于集流体1中部的减薄部11,位于集流体1两端部的常厚部13,以及连接减薄部11和常厚部13的过渡部12。常厚部13的厚度一般为20μm-30μm。

一般,集流体1为箔材铺设而成,可以为铝箔、铜箔,其它材料的替代箔材均可。涂层2则为碳涂层,而粉料层3则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这样,集流体1两端部较厚,抗拉强度和焊接强度较强,安全隐患较低;而中部较薄,同体积的电池能容纳更多极片,电池的能量比得到有效提高。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1),集流体(1)正反两侧依次设置有涂层(2)和粉料层(3),其特征在于,集流体(1)中部厚度小于两端部的厚度,涂层(2)容纳在集流体(1)中部的正反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集流体(1)包括位于集流体(1)中部的减薄部(11),位于集流体(1)两端部的常厚部(13),以及连接减薄部(11)和常厚部(13)的过渡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常厚部(13)的厚度为20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集流体(1)为箔材铺设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涂层(2)为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粉料层(3)外侧设有隔离膜(4)。

7.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装,包装内填充有电解液,极片部分被包装包裹住并浸泡在电解液中,极片端部伸出包装形成有正极和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装由铝塑膜热压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装为外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其中极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正反两侧依次设置有涂层和粉料层,集流体中部厚度小于两端部的厚度,涂层容纳在集流体中部的正反两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流体,中部区域进行减薄,两端部厚度不变,能够有效减小电池极片料区的厚度,同时保持极耳区域箔材的抗拉强度不变。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星;房华禹;王俊朋;郭小林;王永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