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伸缩缝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134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面伸缩缝。



背景技术:

伸缩缝又称变形缝、温度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地面预留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伸缩缝构件,现有伸缩缝构件一般包括固定在伸缩缝两侧的异型钢材和设置在两个异型钢材之间的止水带。然而,现有伸缩缝构件的异型钢材一般只安装在地面同一层级构造中,且很多异型钢材只设置在地面同一高度位置,且靠近地面顶部,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如此设计易使得异型钢材出现变形或安装位置出现变化,尤其是当地面荷载较大时,结构强度欠佳,安装稳定性不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地面伸缩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面伸缩缝,其解决了现有地面伸缩缝结构强度有待加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面伸缩缝,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构造缝,所述构造缝内设置有铝合金型材和密封带,所述铝合金型材设置在所述构造缝两侧,所述密封带设置在两个所述铝合金型材之间,所述地面包括面层和设置在所述面层下方的底层,所述铝合金型材包括纵向板、横向板和分叉板;

所述纵向板上部位于所述面层内,下部位于所述底层内,所述横向板位于所述底层内且固定在所述纵向板底部,所述分叉板为倾斜设置且下端固定在所述纵向板上,上端向所述构造缝中部延伸;

所述密封带安装在两个所述铝合金型材的所述纵向板、分叉板之间,所述密封带顶面与所述面层顶面齐平,所述横向板底面设置有齿面,所述横向板螺栓连接在所述底层内。

采用上述结构,地面施工时,需要预留出构造缝,然后再在构造缝中安装铝合金型材、密封带。横向板底部齿面一方面加大了横向板与底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具有抓持效果,提高了铝合金型材安装的整体结构强度。纵向板位于面层和底层,而横向板位于底层,因此铝合金型材安装稳定性较好,解决了现有地面伸缩缝结构强度有待加强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为:两个所述铝合金型材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密封带下方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构造缝两侧的所述铝合金型材上。

采用上述结构,弹簧的设置,可便于地面在水平方向进行伸缩,且可将两个铝合金型材进行连接,提高了铝合金型材安装的整体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纵向板下部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横向板分别位于所述纵向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弹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挂钩,所述弹簧两端固定有挂环,所述挂环挂设在所述挂钩上。

采用上述结构,在挂环与挂钩配合下,弹簧两端分别挂设在两个铝合金型材上的安装板上,便于弹簧拆装。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分叉板上端固定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纵向板平行设置,所述延伸部、分叉板和所述纵向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密封带底部两侧设置有插设部,所述插设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延伸部起到一定限位作用,可防止密封带脱离安装槽,提高了密封带与铝合金型材之间的安装强度。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纵向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侧;

所述插设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适配的第一滑槽,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起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凸起插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三凸起插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在第三凸起与第二滑槽的配合下,以及第二凸起与第一滑槽的配合下,密封带紧紧安装在塞在安装槽内,以减少密封带滑脱。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密封带包括密封带本体,所述插设部位于所述密封带本体底部两侧,所述密封带本体内部设置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孔位于所述构造缝中部;

所述密封带本体顶部开设有防滑槽。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密封带受压伸缩,提高密封带的使用寿命。防滑槽的设置,可提高地面防滑性,提高行车和行走安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分叉板连接处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分叉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密封带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所述纵向板在远离所述构造缝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纵向板顶部且位于所述面层内。

采用上述结构,给密封带提高支撑力,防止密封带受压时,向下坍陷程度过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地面施工时,需要预留出构造缝,然后再在构造缝中安装铝合金型材、密封带和弹簧,横向板底部齿面一方面加大了横向板与底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具有抓持效果,提高了铝合金型材安装的整体结构强度。弹簧的设置,可便于地面在水平方向进行伸缩,且可将两个铝合金型材进行连接,提高了铝合金型材安装的整体性。纵向板位于面层和底层,而横向板位于底层,因此铝合金型材安装稳定性较好,解决了现有地面伸缩缝结构强度有待加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伸缩缝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铝合金型材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密封带的结构。

图中,1、底层;2、面层;3、铝合金型材;301、纵向板;302、横向板;303、安装孔;304、齿面;305、分叉板;306、安装板;307、弹簧;308、挂钩;309、安装槽;310、挂环;311、第一凸起;312、延伸部;313、第二凸起;314、支撑部;315、第三凸起;4、螺栓;5、密封带;51、密封带本体;52、伸缩孔;53、防滑槽;54、固定部;55、插设部;56、第一滑槽;57、第二滑槽;6、构造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地面伸缩缝,如图1-3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构造缝6,构造缝6内设置有铝合金型材3和密封带5。铝合金型材3设置在构造缝6两侧,密封带5设置在两个铝合金型材3之间,密封带5采用橡胶制成。地面包括面层2和设置在面层2下方的底层1,铝合金型材3包括纵向板301、横向板302和分叉板305。纵向板301与横向板302垂直,纵向板301上部位于面层2内,下部位于底层1内,横向板302位于底层1内且固定在纵向板301底部。横向板302底面设置有齿面304,横向板302螺栓4连接在底层1内,优选的,横向板302上开设有安装孔303,螺栓4安装在安装孔303和底层1内。分叉板305为倾斜设置且下端固定在纵向板301上,上端向构造缝6中部延伸,分叉板305和横向板302分别一体连接在纵向板301的相对两侧。

参照图1-3,两个铝合金型材3之间设置有弹簧307,弹簧307位于密封带5下方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构造缝6两侧的铝合金型材3上。纵向板301下部一侧固定有安装板306,安装板306和横向板302分别位于纵向板301的相对两侧,为了弹簧307拆装方便,具体的,弹簧307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306上。进一步优选的,安装板306上固定有挂钩308,弹簧307两端分别固定有挂环310,挂环310挂设在挂钩308上,以使弹簧307挂设在两个铝合金型材3之间。

参照图1-3,密封带5安装在两个铝合金型材3的纵向板301、分叉板305之间,密封带5顶面与面层2顶面齐平。分叉板305上端固定有延伸部312,延伸部312与纵向板301平行设置,延伸部312、分叉板305和纵向板301之间形成安装槽309,密封带5底部两侧设置有插设部55,插设部55插设在安装槽309内。纵向板301在远离构造缝6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11,第一凸起311位于纵向板301顶部且位于面层2内,纵向板301顶面与密封带5顶面齐平。

参照图1-3,纵向板301上设置有第二凸起313,延伸部312上设置有第三凸起315,第三凸起315和第二凸起313分别位于安装槽309的相对两侧。插设部55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313相适配的第一滑槽56,且设置有与第三凸起315相适配的第二滑槽57,第二凸起313插设在第一滑槽56内,第三凸起315插设在第二滑槽57内。在第三凸起315与第二滑槽57的配合下,以及第二凸起313与第一滑槽56的配合下,密封带5紧紧安装在塞在安装槽309内,以减少密封带5滑脱。

参照图1-3,优选的,密封带5包括密封带本体51,插设部55位于密封带本体51底部两侧,密封带本体51内部设置有伸缩孔52,伸缩孔52位于构造缝6中部。密封带本体51顶部开设有防滑槽53,防滑槽53设置有两个,两个防滑槽53分别位于伸缩孔52的两侧。延伸部312与分叉板305连接处设置有支撑部314,支撑部314和安装槽309分别位于分叉板305的相对两侧,密封带本体51底部设置有固定部54,固定部54位于伸缩孔52下方且支撑在支撑部314上。

地面施工时,需要预留出构造缝6,然后再在构造缝6中安装铝合金型材3、密封带5和弹簧307,横向板302底部齿面304一方面加大了横向板302与底层1之间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具有抓持效果,提高了铝合金型材3安装的整体结构强度。弹簧307的设置,可便于地面在水平方向进行伸缩,且可将两个铝合金型材3进行连接,提高了铝合金型材3安装的整体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面伸缩缝,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构造缝(6),所述构造缝(6)内设置有铝合金型材(3)和密封带(5),所述铝合金型材(3)设置在所述构造缝(6)两侧,所述密封带(5)设置在两个所述铝合金型材(3)之间,其特征是:所述地面包括面层(2)和设置在所述面层(2)下方的底层(1),所述铝合金型材(3)包括纵向板(301)、横向板(302)和分叉板(305);

所述纵向板(301)上部位于所述面层(2)内,下部位于所述底层(1)内,所述横向板(302)位于所述底层(1)内且固定在所述纵向板(301)底部,所述分叉板(305)为倾斜设置且下端固定在所述纵向板(301)上,上端向所述构造缝(6)中部延伸;

所述密封带(5)安装在两个所述铝合金型材(3)的所述纵向板(301)、分叉板(305)之间,所述密封带(5)顶面与所述面层(2)顶面齐平,所述横向板(302)底面设置有齿面(304),所述横向板(302)螺栓(4)连接在所述底层(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两个所述铝合金型材(3)之间设置有弹簧(307),所述弹簧(307)位于所述密封带(5)下方且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构造缝(6)两侧的所述铝合金型材(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板(301)下部一侧固定有安装板(306),所述安装板(306)和所述横向板(302)分别位于所述纵向板(301)的相对两侧;

所述弹簧(307)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0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306)上固定有挂钩(308),所述弹簧(307)两端固定有挂环(310),所述挂环(310)挂设在所述挂钩(30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所述分叉板(305)上端固定有延伸部(312),所述延伸部(312)与所述纵向板(301)平行设置,所述延伸部(312)、分叉板(305)和所述纵向板(301)之间形成安装槽(309),所述密封带(5)底部两侧设置有插设部(55),所述插设部(55)插设在所述安装槽(30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所述纵向板(301)上设置有第二凸起(313),所述延伸部(312)上设置有第三凸起(315),所述第三凸起(315)和所述第二凸起(313)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槽(309)的相对两侧;

所述插设部(5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313)相适配的第一滑槽(56),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起(315)相适配的第二滑槽(57),所述第二凸起(313)插设在所述第一滑槽(56)内,所述第三凸起(315)插设在所述第二滑槽(5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带(5)包括密封带本体(51),所述插设部(55)位于所述密封带本体(51)底部两侧,所述密封带本体(51)内部设置有伸缩孔(52),所述伸缩孔(52)位于所述构造缝(6)中部;

所述密封带本体(51)顶部开设有防滑槽(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面伸缩缝,其特征是:所述延伸部(312)与所述分叉板(305)连接处设置有支撑部(314),所述支撑部(314)和所述安装槽(309)分别位于所述分叉板(305)的相对两侧,所述密封带本体(51)底部设置有固定部(54),所述固定部(54)支撑在所述支撑部(314)上;

所述纵向板(301)在远离所述构造缝(6)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11),所述第一凸起(311)位于所述纵向板(301)顶部且位于所述面层(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伸缩缝,属于伸缩缝技术领域,该地面伸缩缝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构造缝,构造缝内设置有铝合金型材和密封带,铝合金型材设置在构造缝两侧,密封带设置在两个铝合金型材之间,地面包括面层和设置在面层下方的底层,铝合金型材包括纵向板、横向板和分叉板;纵向板上部位于面层内,下部位于底层内,横向板位于底层内且固定在纵向板底部,分叉板为倾斜设置且下端固定在纵向板上,上端向构造缝中部延伸;密封带安装在两个铝合金型材的纵向板、分叉板之间,密封带顶面与面层顶面齐平,横向板底面设置有齿面,横向板螺栓连接在底层内,解决了现有地面伸缩缝结构强度有待加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沈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运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