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电子元器件中,二极管作为电子元器件最常用的配件,由于二极管具有整流功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上,目前现有的二极管种类很多,最常用的二极管为,主要包括芯片以及包覆在芯片外部的外壳,芯片内设有pn结,外壳由塑胶注塑而成,在外壳的两端设有与芯片相连的引脚。
现有的二极管,在包装时,由于现有的二极管外壳大多为圆柱状,使得二极管在打包时容易发生滚动,对管体造成损伤,影响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具备放置稳定,操作便捷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结构、连接结构和稳定结构,所述管体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套,所述管体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引脚,所述管体下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引脚。
所述正极引脚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正极板,所述正极板下表面与正极引脚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负极引脚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负极板,所述负极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射帽,所述反射帽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所述正极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芯片上。
所述管体上表面螺纹内接有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螺纹柱,两根所述螺纹柱右表面啮合有连接柱,两根所述连接柱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管体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壁开设有圆饼槽。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与转板相适配,所述转板上下表面与圆饼槽内壁贴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后表面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管体下表面开设有与正极板和负极板相适配的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通过使用时,在导线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常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导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使之导电,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使之不导电,当二极管需要搬运时,可拧动螺纹柱,螺纹柱带动与之啮合的连接柱转动,当连接柱转动至与条形槽平行时弹簧恢复形变将转板弹出条形槽内部,此时将两个条形槽平行放置于地面上,使得二极管能够在运输放置过程中保持稳定,安全性更高。
2、该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通过当二极管需要搬运时,可拧动螺纹柱,螺纹柱带动与之啮合的连接柱转动,当连接柱转动至与条形槽平行时弹簧恢复形变将转板弹出条形槽内部,此时将两个条形槽平行放置于地面上,使得二极管能够在运输放置过程中保持稳定,安全性更高,当需要使用时可将转板挤压进条形槽中,此时弹簧发生形变,再拧动螺纹柱使转板转动卡接在圆饼槽内壁上,完成收缩,使得在该二极管使用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结构、101管体、102环套、103负极引脚、104正极引脚、2连接结构、201正极板、202负极板、203反射帽、204芯片、205连接块、206导线、3稳定结构、301螺纹柱、302连接柱、303弹簧、304转板、305条形槽、306圆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结构1、连接结构2和稳定结构3,管体结构1包括管体101,管体101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套102,管体101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引脚103,管体101下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引脚104。
正极引脚10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结构2,连接结构2包括正极板201,正极板201下表面与正极引脚104固定连接在一起,负极引脚1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负极板202,管体101下表面开设有与正极板201和负极板202相适配的槽,负极板2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射帽203,反射帽2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204,正极板2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连接块20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206,导线206远离连接块2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芯片204上。
管体101上表面螺纹内接有稳定结构3,稳定结构3包括螺纹柱301,螺纹柱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后表面开设有圆孔,两根螺纹柱301右表面啮合有连接柱302,两根连接柱302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303,两个弹簧303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304,管体101表面开设有条形槽305,条形槽305内壁开设有圆饼槽306,条形槽305与转板304相适配,转板304上下表面与圆饼槽306内壁贴合在一起,使用时,在导线206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常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导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使之导电,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使之不导电,当二极管需要搬运时,可拧动螺纹柱301,螺纹柱301带动与之啮合的连接柱302转动,当连接柱302转动至与条形槽305平行时弹簧303恢复形变将转板304弹出条形槽305内部,此时将两个条形槽305平行放置于地面上,使得二极管能够在运输放置过程中保持稳定,安全性更高,当需要使用时可将转板304挤压进条形槽305中,此时弹簧303发生形变,再拧动螺纹柱301使转板304转动卡接在圆饼槽306内壁上,完成收缩,使得在该二极管使用时更加便捷。
在使用时,在导线206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常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导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当外界有正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的互相抑消作用使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增加引起了正向电流,使之导电,当外界有反向电压偏置时,外界电场和自建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与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使之不导电,当二极管需要搬运时,可拧动螺纹柱301,螺纹柱301带动与之啮合的连接柱302转动,当连接柱302转动至与条形槽305平行时弹簧303恢复形变将转板304弹出条形槽305内部,此时将两个条形槽305平行放置于地面上,使得二极管能够在运输放置过程中保持稳定,安全性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结构(1)、连接结构(2)和稳定结构(3),所述管体结构(1)包括管体(101),所述管体(101)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环套(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1)下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负极引脚(103),所述管体(101)下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正极引脚(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引脚(10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结构(2),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正极板(201),所述正极板(201)下表面与正极引脚(10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负极引脚(1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负极板(202),所述负极板(2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射帽(203),所述反射帽(2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204),所述正极板(2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所述连接块(20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206),所述导线(206)远离连接块(2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芯片(20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1)上表面螺纹内接有稳定结构(3),所述稳定结构(3)包括螺纹柱(301),两根所述螺纹柱(301)右表面啮合有连接柱(302),两根所述连接柱(302)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303),两个所述弹簧(303)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304),所述管体(101)表面开设有条形槽(305),所述条形槽(305)内壁开设有圆饼槽(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305)与转板(304)相适配,所述转板(304)上下表面与圆饼槽(306)内壁贴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后表面开设有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定叠层白光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1)下表面开设有与正极板(201)和负极板(202)相适配的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