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97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隔墙板,简称alc(autoclavdlightweightconcrete)板,轻质、防火性能及隔音性能好、绿色环保、经济、施工便捷等优势;一般的墙体材料范围比较广,有纸面石膏板,轻质砖(加气块),混凝土空心砖、粘土砖等等.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隔墙板(autoclavedlightweightconcrete)简称alc隔墙板。

加气混凝土装配式墙板可以作为建筑墙体使用,加气混凝土装配式墙板在装配时候连接处不稳定,影响到使用效果;现有技术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1341305u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通过轨道和工字钢滑轨安装拼接,如此需要从一端安装,但是由于空间限制可能出现不便一端安装的情况,且安装后,若是部分墙体损坏,拆卸时较为不便,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可以实现墙板之间直接拼装,无需从一段安装,不受空间的限位,且安装后的稳定性足,也方便对单独的墙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两端均安装有装配钢,所述装配钢上设有连接槽,装配连接的两个所述墙板之间通过u型钢与两个装配钢相连接,所述u型钢通过两个卡接机构分别与两个装配钢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侧壁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形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楔形块分别延伸至同侧的卡槽内,所述通槽内设有位于两个楔形块之间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通过连接杆与两个楔形块转动连接,所述楔形块与u型钢之间设有转动稳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楔形块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稳定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并与通槽相通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连接块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部分与转动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与连接块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设有梅花槽的转动块。

优选地,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u型钢设有与转动槽相通的凹槽,所述转动块位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将两个墙板拼接在一起,然后将u型钢放在两个连接槽内,通过u型钢和连接槽的配合,可以使得两个墙板稳定的卡接在一起,然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梅花起子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转动杆和连接块转动,连接块转动带动两个连接连接杆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楔形块相背移动,两个楔形块卡在卡槽内,如此实现对u型钢的安装,进而可以使两个墙板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实用性较好。

通过本实用性,可以实现两个墙板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且不会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实用性更好,且拆卸更加方便,只需通过梅花起子转动转动块,使得楔形块脱离卡槽即可,可以对墙板进行单独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实现墙板之间直接拼装,无需从一段安装,不受空间的限位,且安装后的稳定性足,也方便对单独的墙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墙板、2装配钢、3u型钢、4连接槽、5卡槽、6楔形块、7连接块、8连接杆、9转动槽、10转动杆、11外螺纹、12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2,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1,墙板1的两端均安装有装配钢2,装配钢2上设有连接槽4,装配连接的两个墙板1之间通过u型钢3与两个装配钢2相连接,即两个拼接的墙板1拼接在一起时,u型钢3卡在两个装配钢2上的连接槽4内。

u型钢3通过两个卡接机构分别与两个装配钢2相连接,卡接机构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卡接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3侧壁设置的通槽,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形块6,连接槽4的内壁设有两个卡槽5,两个楔形块6分别延伸至同侧的卡槽5内,通槽内设有位于两个楔形块6之间的连接块7,连接块7呈圆形设置;两个连接块7均通过连接杆8与两个楔形块6转动连接,连接杆8与连接块7转动连接,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楔形块6转动连接。

楔形块6与u型钢3之间设有转动稳定机构,转动稳定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3并与通槽相通的转动槽9,转动槽9内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贯穿连接块7并与其滑动连接,连接块7可以在转动杆10上滑动,但是不能够脱离转动杆10;转动杆10部分与转动槽9的内壁螺纹连接,转动槽9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转动杆10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1,外螺纹11与内螺纹连接;转动杆10与连接块7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设有梅花槽的转动块12,如此通过梅花起子可以转动转动块12,u型钢3设有与转动槽9相通的凹槽,转动块12位于凹槽内,保证u型钢3的外壁平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墙板1拼接在一起,然后将u型钢3放在两个连接槽4内,通过u型钢3和连接槽4的配合,可以使得两个墙板1稳定的卡接在一起,然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梅花起子转动转动块12,转动块12带动转动杆10和连接块7转动,连接块7转动带动两个连接连接杆8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楔形块6相背移动,两个楔形块6卡在卡槽5内,如此实现对u型钢3的安装,进而可以使两个墙板1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实用性较好。

通过本实用性,可以实现两个墙板1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且不会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实用性更好,且拆卸更加方便,只需通过梅花起子转动转动块12,使得楔形块6脱离卡槽5即可,可以对墙板1进行单独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两端均安装有装配钢(2),所述装配钢(2)上设有连接槽(4),装配连接的两个所述墙板(1)之间通过u型钢(3)与两个装配钢(2)相连接,所述u型钢(3)通过两个卡接机构分别与两个装配钢(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3)侧壁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形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的内壁设有两个卡槽(5),两个所述楔形块(6)分别延伸至同侧的卡槽(5)内,所述通槽内设有位于两个楔形块(6)之间的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均通过连接杆(8)与两个楔形块(6)转动连接,所述楔形块(6)与u型钢(3)之间设有转动稳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与连接块(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楔形块(6)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稳定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3)并与通槽相通的转动槽(9),所述转动槽(9)内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贯穿连接块(7)并与其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部分与转动槽(9)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杆(10)与连接块(7)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设有梅花槽的转动块(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9)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转动杆(10)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1),所述外螺纹(11)与内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3)设有与转动槽(9)相通的凹槽,所述转动块(12)位于凹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墙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两端均安装有装配钢,所述装配钢上设有连接槽,装配连接的两个所述墙板之间通过U型钢与两个装配钢相连接,所述U型钢通过两个卡接机构分别与两个装配钢相连接,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贯穿U型钢侧壁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楔形块,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楔形块分别延伸至同侧的卡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实现墙板之间直接拼装,无需从一段安装,不受空间的限位,且安装后的稳定性足,也方便对单独的墙板进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晨;鲍家林;李欧阳;任永涛;胡鹏;潘臣;贾志泉;许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