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1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元器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



背景技术:

led照明以其绿色节约、寿命长、响应速率快和耐震动等优点,已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新一代的光源。然而,由于氮化物led半导体材料与空气具有较大的折射率差,只有少数的光子能逃逸到空气中,大多数其他的光子在界面发生全反射,无法逃逸出半导体材料内部,这使得led的发光依然较低。

全反射使得led产生的光子不能逃逸到空气中,入射角超过临界全反射角的光子会在led内部来回反射,直至光子能量转化为led的内能,使led过热,寿命缩短,光提取效率大大下降。因此,提高led光提取效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表明,在led的出光面制备纳米结构可以破坏材料界面的全反射,能有效地提高led的萃取效率。常规led芯片的最外层是ito透明电极材料,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刻蚀的方法在ito层制备纳米结构。

然而,近年来ito透明电极越做越薄,一般为100nm以下,很难利用刻蚀的方法在ito透明电极的表面制备纳米结构。

因此,如何才能在薄ito透明电极的表面制备纳米结构led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通过渐变折射率介质减少菲涅耳透射损耗,设计折射率渐变分层的纳米结构,不同光波段的led使用不同直径的纳米结构,可以提高传统led芯片的出光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发光二极管(led)。该新型的led结构包括衬底;形成于该衬底上的非掺杂gan层;形成于该非掺杂gan层上的n掺杂gan层;形成于该n掺杂gan层上的多量子阱层;形成于该多量子阱层上的p掺杂gan层;形成于该p掺杂gan层上的ito透明电极层;形成于该ito透明电极层上的纳米结构;所述纳米结构包括ps纳米球及在ps纳米球上的ito层。

上述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所述纳米结构为ps纳米球上镀ito材料的球形阵列,所述纳米结构的每个纳米球的直径为200nm-1.5um之间。

上述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所述聚苯乙烯ps材料排列在ito透明电极层表面,所述聚苯乙烯ps纳米球形阵列具有周期性。

上述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所述纳米结构的折射率在ps纳米球与ito之间,所述纳米结构的折射率渐变分层。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聚苯乙烯ps纳米球的直径在200nm-1.5um之间,可以大批量生产,是一种新型微纳结构le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可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的一示意图;

图中,101:衬底;102:非掺杂gan;103:n掺杂gan;104:多量子阱;105:p掺杂gan;106:ito透明电极;107:p厚金属电极;108:n厚金属电极;111:ps纳米球;112:镀在ps纳米球上的ito层。

图2是实施例的样品电镜图,在透明电极ito的表面制备400nm的ps球,然后倾斜60°沉积300nm厚的ito所得的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的样品电镜图,在透明电极ito的表面制备600nm的ps球,然后倾斜60°沉积300nm厚的ito所得的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的样品电镜图,在透明电极ito的表面制备800nm的ps球,然后倾斜60°沉积300nm厚的ito所得的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led)芯片表面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该发光二极管(led)纳米结构包括led本体,所述led本体依次包括衬底、非掺杂gan层、n掺杂gan层、多量子阱层、p掺杂gan层、ito透明电极层和纳米结构层,所述的纳米结构包括ps纳米球以及镀在ps纳米球上的ito层。

实施例1

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发光二极管(led),其结构包括:衬底101,形成于该衬底101上的非掺杂gan层102;形成于该非掺杂gan层102上的n掺杂gan层103;形成于该n掺杂gan层103上的多量子阱层104;形成于该多量子阱层104上的p掺杂gan层105;形成于该p掺杂gan层105上的ito透明电极层106;形成于该ito透明电极层106上的纳米结构。

该纳米结构包括ps纳米球111、以及镀在该ps纳米球111上的ito层1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可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

该新型led结构可以是不同发光波长的led,根据led芯片的发光波长,可以选择合适的ps纳米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纳米结构,能有效提高不同发光波长的出光效率。例如,对于近紫外、蓝光led,可以选择直径约为450nm的小球;对于绿光的led,可以选择直径约为550nm的小球。

对于红光的led,可以选择周期为650nm的小球。选择合适的ps纳米球,分布在ito电极层表面形成周期性的ps纳米球阵列。

该ps纳米球阵列表面镀有一层ito,该ps纳米球与该ito层形成混合介质,其折射率在ps纳米球与ito之间,形成折射率渐变的分层纳米结构。

如图1所示,镀好透明电极的led基片的结构如下:

在蓝宝石衬底101上沉积一层非掺杂gan102,再生长一层n掺杂gan103,然后生长多量子阱104,最后生长p掺杂gan105,然后蒸镀60-100nm的ito透明电极层。

本实用新型的纳米led结构无需刻蚀工艺的方法,在led的透明电极层制备纳米结构,并且该纳米结构存在折射率渐变分层的优点,该纳米结构可以破坏led材料的全反射,增大光输出临界角,而渐变折射率介质减少菲涅耳透射损耗,从而提高led芯片的出光效率。

为了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图2-4分别表示实验中所得的电镜图。图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led的透明电极层有效地制备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样品电镜图,在透明电极ito的表面制备400nm的ps球,然后倾斜60°沉积300nm厚的ito所得的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的样品电镜图,在透明电极ito的表面制备600nm的ps球,然后倾斜60°沉积300nm厚的ito所得的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的样品电镜图,在透明电极ito的表面制备800nm的ps球,然后倾斜60°沉积300nm厚的ito所得的折射率分层的纳米结构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折射率渐变分层的周期性纳米结构led,该结构较容易实施,避免了复杂昂贵的生长工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衬底;形成于该衬底上的非掺杂gan层;形成于该非掺杂gan层上的n掺杂gan层;形成于该n掺杂gan层上的多量子阱层;形成于该多量子阱层上的p掺杂gan层;形成于该p掺杂gan层上的ito透明电极层;形成于该ito透明电极层上的纳米结构,该纳米结构包括ps纳米球及镀在该ps纳米球上的ito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为ps纳米球上镀ito材料的球形阵列,所述纳米结构的每个纳米球的直径为200nm-1.5um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阵列为排列在ito透明电极层表面的聚苯乙烯ps材料,所述球形阵列具有周期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的折射率在ps纳米球与ito之间,所述纳米结构的折射率渐变分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该新型的纳米结构LED包括:衬底;形成于该衬底上的非掺杂GaN层;形成于该非掺杂GaN层上的n掺杂GaN层;形成于该n掺杂GaN层上的多量子阱层;形成于该多量子阱层上的p掺杂GaN层;形成于该p掺杂GaN层上的ITO透明电极层;形成于该ITO透明电极层上的纳米结构,该纳米结构包括PS纳米球及镀在该PS纳米球上的ITO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周期性的折射率分层渐变的纳米结构LED,可以提高LED的出光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湛旭;丁润宏;万巍;陈泳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