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钢结构中,经常会遇到下部为混凝土斜柱,而上部为钢管柱节点的情况,通常该节点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钢管柱直接与混凝土柱相连,钢管柱和混凝土柱通过内部的钢筋绑扎固定。该连接方式极易出现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错口严重的情况,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差,且精度达不到要求,造成安装难度大、外观成型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能提高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的安装精度,解决了现有安装方式中错口严重、安装难度大、外观成型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预埋锚、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预埋件;第一预埋锚为杆状结构,若干根第一预埋锚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上,若干根第一预埋锚的另一端均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使第一连接板贴合在混凝土斜柱的顶端;若干个预埋件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上且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若干个预埋件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和混凝土斜柱的外侧,若干块第二连接板分别对应安装在若干个预埋件的另一端上,钢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若干块第二连接板上,使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的预埋件包括立板、底板和第二预埋锚;底板的顶部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上,且底板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立板为l形结构,立板的一端固定在底板的外侧面上,立板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上方,第二连接板安装在立板的另一端上;第二预埋锚为杆状结构,若干根第二预埋锚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底板的内侧面上,若干根第二预埋锚的另一端分别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为圆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板的外径不超过混凝土斜柱的外径,混凝土斜柱内的钢筋能穿过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连接板中部镂空处。

所述的底板为弧面板状结构,若干块底板沿第一连接板的圆环周向设置。

所述的第二预埋锚与第一预埋锚垂直设置,第一预埋锚平行于混凝土斜柱的轴向设置。

所述的立板分别与底板和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立板与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

所述的立板的上端高于第一连接板,使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的安装精度,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安装方式中错口严重、安装难度大、外观成型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中预埋件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预埋锚,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预埋件,41立板,42底板,43第二预埋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预埋锚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预埋件4;第一预埋锚1为杆状结构,若干根第一预埋锚1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的一个面上,若干根第一预埋锚1的另一端均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使第一连接板2贴合在混凝土斜柱的顶端;若干个预埋件4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的一个面上且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若干个预埋件4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2和混凝土斜柱的外侧,若干块第二连接板3分别对应安装在若干个预埋件4的另一端上,钢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若干块第二连接板3上,使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预埋件4包括立板41、底板42和第二预埋锚43;底板42的顶部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的一个面上,且底板42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立板41为l形结构,立板41的一端固定在底板42的外侧面上,立板41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2的外侧上方,第二连接板3通过螺栓等方式安装在立板41的另一端上;第二预埋锚43为杆状结构,若干根第二预埋锚43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底板42的内侧面上,若干根第二预埋锚43的另一端分别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预埋件4通过底板42和若干根第二预埋锚43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确保预埋的可靠性,从而确保通过第二连接板3连接在立板41上的钢管柱的安装可靠性。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为圆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板2的外径不超过混凝土斜柱的外径,便于第一连接板2在混凝土斜柱上的安装,混凝土斜柱内的钢筋能穿过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连接板2中部镂空处,便于内部钢筋的绑扎。

所述的底板42为弧面板状结构,若干块底板42沿第一连接板2的圆环周向设置,确保底板42与第一连接板2的连接稳定和受力均匀可靠。

所述的第二预埋锚43与第一预埋锚1垂直设置,第一预埋锚1平行于混凝土斜柱的轴向设置,能提高连接节点处的轴向和径向强度。

所述的立板41分别与底板42和第一连接板2垂直设置,立板41与第二连接板3平行设置,便于钢管柱的载荷传递。

所述的立板41的上端高于第一连接板2,使第二连接板3位于第一连接板2的上方,确保钢管柱在第二连接板3上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装配方法是,在圆环形钢板制成的第一连接板2下表面上均匀设置12根第一预埋锚1,第一预埋锚1可采用细钢管制成并与第一连接板2垂直设置;底板42可采用弧面钢板制成并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下表面上,底板42的弧面半径与第一连接板2的半径相当,四块底板42间隔90°均布在第一连接板2上,且与第一预埋锚1错开设置,避免相互干涉;在每块底板42的内凹面上均布安装四根第二预埋锚43,第二预埋锚43可采用细钢管制成并与第一预埋锚1垂直,且两者相互不干涉;l形钢板制成的立板41的一端安装在底板42的外凸面上,立板41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2的外侧上方,并通过螺栓安装第二连接板3。

优选的,第一预埋锚1、第一连接板2、立板41、底板42和第二预埋锚43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固定成一体结构,强度高。第二连接板3与立板41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施工。

施工时,通过全站仪测量放线,得出其标高值及轴线值,确保第一连接板2的安装精度,同时保证了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内部绑扎钢筋的连续性。将12根第一预埋锚1、4块底板42和16根第二预埋锚43预埋在混凝土斜柱的顶部,使第一连接板2贴合在混凝土斜柱的顶部,形成一个整体。四块第二连接板3通过立板41间隔90°分布在混凝土斜柱的顶部上方,用于节点侧向连接,钢管柱固定安装在四块第二连接板3的顶部,从而实现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通过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节点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预埋锚(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预埋件(4);第一预埋锚(1)为杆状结构,若干根第一预埋锚(1)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的一个面上,若干根第一预埋锚(1)的另一端均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使第一连接板(2)贴合在混凝土斜柱的顶端;若干个预埋件(4)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的一个面上且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若干个预埋件(4)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2)和混凝土斜柱的外侧,若干块第二连接板(3)分别对应安装在若干个预埋件(4)的另一端上,钢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若干块第二连接板(3)上,使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埋件(4)包括立板(41)、底板(42)和第二预埋锚(43);底板(42)的顶部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的一个面上,且底板(42)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立板(41)为l形结构,立板(41)的一端固定在底板(42)的外侧面上,立板(41)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2)的外侧上方,第二连接板(3)安装在立板(41)的另一端上;第二预埋锚(43)为杆状结构,若干根第二预埋锚(43)的一端分别间隔连接在底板(42)的内侧面上,若干根第二预埋锚(43)的另一端分别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为圆环形结构,且第一连接板(2)的外径不超过混凝土斜柱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42)为弧面板状结构,若干块底板(42)沿第一连接板(2)的圆环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预埋锚(43)与第一预埋锚(1)垂直设置,第一预埋锚(1)平行于混凝土斜柱的轴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板(41)分别与底板(42)和第一连接板(2)垂直设置,立板(41)与第二连接板(3)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板(41)的上端高于第一连接板(2),使第二连接板(3)位于第一连接板(2)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斜柱和钢管柱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预埋锚(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预埋件(4);若干根第一预埋锚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上并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使第一连接板贴合在混凝土斜柱的顶端;若干个预埋件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上且预埋在混凝土斜柱内,另一端延伸到第一连接板和混凝土斜柱外侧,若干块第二连接板分别对应安装在若干个预埋件的另一端上,钢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若干块第二连接板上,使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混凝土斜柱与钢管柱的安装精度,解决了现有安装方式中错口严重、安装难度大、外观成型差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钟文;张新潮;孙彦兵;孙燕;杨亚洲;谢华夏;陈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