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混凝土滑动支座装置,尤其是尤其是一种需要释放梁端x向和y向水平位移的混凝土滑动支座,适用于新建的柔性弱连接体结构中。
背景技术:
柔性弱连接体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如空中花园,空中连廊等等。为避免地震对此类结构产生破坏,工程中通常需要采用滑动支座来释放相邻结构间的位移。多数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倾向于使用带有限位连接板的混凝土牛腿作为滑动支座来释放与其相邻建筑的相对位移。但是,限位连接板的一个缺陷在于其只能释放单一方向上的水平位移,对垂直于连接板方向的位移则以自身的弹性或塑性形变来释放。此方法不仅无法及时切断建筑间力的传递,而且会对自身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此外,由于钢材的易腐蚀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连接板的安全性会逐渐降低,建筑的安全隐患也将因此增大。
专利文献cn110886396a公开了钢筋混凝土滑动支座,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部、上预埋钢板、下预埋钢板、四氟乙烯板和滑动部,下预埋钢板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整平层,固定部内预埋有多个下锚筋,下锚筋的一端延伸出固定部,用于对下预埋钢板的标高进行定位和临时固定。为了克服现有滑动支座的滑动面水平度低,滑动阻力大,滑动平台不容易滑动的缺点。该专利的结构和性能仍然有待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包括:牛腿1、横梁2、滑动板6、翻边7、平型变形缝装置4;所述横梁2搭在牛腿1上;所述滑动板6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所述翻边7设置于牛腿1的顶部;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
优选地,所述牛腿1采用混凝土牛腿;
所述横梁2采用混凝土横梁;
所述翻边7采用l形混凝土翻边;
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采用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土横梁的端部设有贯穿梁体并伸出两侧的销钉5。
优选地,所述的滑动板6的厚度为3-5mm。
优选地,所述的滑动板6采用聚四氟乙烯板。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土牛腿的上端设有对称的l形混凝土翻边;
优选地,所述l形混凝土翻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的销钉5的相对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翻边7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优选地,所述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由胀锚螺栓紧固连接于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上,并均匀覆盖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之间的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混凝土牛腿顶部的l形对称翻边对横梁端部的销钉进行位移限制,可有效释放梁端的多方向水平位移,保证相邻结构的独立性;
2、本实用新型中对称l形翻边和牛腿均为混凝土材质,其完整性和耐腐蚀性得到了有利保障;
3、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覆盖横梁与牛腿间的缝隙,既施工简单,又有效避免了雨水对销钉的腐蚀;
4、本实用新型由于保证了牛腿的完整性且避免了雨水对销钉的腐蚀,因此极大程度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由于选材方便,施工便捷,故造价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中:
牛腿1销钉5
横梁2滑动板6
混凝土梁柱3翻边7
平型变形缝装置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包括:牛腿1、横梁2、滑动板6、翻边7、平型变形缝装置4;所述横梁2搭在牛腿1上;所述滑动板6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所述翻边7设置于牛腿1的顶部;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
还包括:混凝土梁柱3;
优选地,所述牛腿1采用混凝土牛腿;
所述横梁2采用混凝土横梁;
所述混凝土梁柱3与横梁2相连;
所述翻边7采用l形混凝土翻边;
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采用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土横梁的端部设有贯穿梁体并伸出两侧的销钉5。
优选地,所述的滑动板6的厚度为3-5mm。
优选地,所述的滑动板6采用聚四氟乙烯板。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土牛腿的上端设有对称的l形混凝土翻边;
优选地,所述l形混凝土翻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的销钉5的相对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翻边7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优选地,所述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由胀锚螺栓紧固连接于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上,并均匀覆盖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之间的缝隙。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和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混凝土滑动支座包括混凝土牛腿和搭在牛腿上的混凝土横梁;所述牛腿与横梁之间设有滑动板;所述的牛腿顶部设有对称的l形混凝土翻边;所述的牛腿和横梁间还连接有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
具体地,所述的混凝土横梁端部设有贯穿梁体并伸出两侧的销钉。
具体地,所述的混凝土牛腿上端设有对称的l形混凝土翻边,翻边高度高于所述的销钉的相对高度。所述的翻边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具体地,所述的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由胀锚螺栓固定在所述的混凝土横梁和l形翻边上,并均匀覆盖二者间的缝隙。
具体地,所述的滑动板的厚度为3~5mm,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具体地,混凝土牛腿的宽度应允许横梁梁端相距混凝土梁/柱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缝的宽度要求。
具体地,销钉端部相距对称l形混凝土翻边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缝的宽度要求。
在具体实施中,先支模浇筑混凝土牛腿和对称l形翻边,接着用硅胶将滑动板粘在牛腿表面。然后支模浇筑混凝土横梁,在浇筑前需将销钉固定在梁端合适位置。待混凝土硬结后便可在牛腿和梁的表面打入塑料膨胀锚螺栓,固定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混凝土滑动支座,其一体化的牛腿设计、对销钉的防水保障措施有效保证了滑动支座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效释放梁端水平位移,保障了相邻结构的独立性。施工简便,取材方便、经济合理。适用于新建的柔性弱连接体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混凝土牛腿顶部的l形对称翻边对横梁端部的销钉进行位移限制,可有效释放梁端的多方向水平位移,保证相邻结构的独立性;本实用新型中对称l形翻边和牛腿均为混凝土材质,其完整性和耐腐蚀性得到了有利保障;本实用新型采用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覆盖横梁与牛腿间的缝隙,既施工简单,又有效避免了雨水对销钉的腐蚀;本实用新型由于保证了牛腿的完整性且避免了雨水对销钉的腐蚀,因此极大程度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由于选材方便,施工便捷,故造价经济合理。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1.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牛腿(1)、横梁(2)、滑动板(6)、翻边(7)、平型变形缝装置(4);
所述横梁(2)搭在牛腿(1)上;
所述滑动板(6)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
所述翻边(7)设置于牛腿(1)的顶部;
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1)采用混凝土牛腿;
所述横梁(2)采用混凝土横梁;
所述翻边(7)采用l形混凝土翻边;
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采用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横梁的端部设有贯穿梁体并伸出两侧的销钉(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板(6)的厚度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板(6)采用聚四氟乙烯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牛腿的上端设有对称的l形混凝土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混凝土翻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的销钉(5)的相对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7)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由胀锚螺栓紧固连接于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上,并均匀覆盖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之间的缝隙。
10.一种能够释放梁端双向水平位移的滑动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牛腿(1)、横梁(2)、滑动板(6)、翻边(7)、平型变形缝装置(4);
所述横梁(2)搭在牛腿(1)上;
所述滑动板(6)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
所述翻边(7)设置于牛腿(1)的顶部;
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设置于牛腿(1)、横梁(2)之间;
所述牛腿(1)采用混凝土牛腿;
所述横梁(2)采用混凝土;
所述翻边(7)采用l形混凝土翻边;
所述平型变形缝装置(4)采用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
所述的混凝土横梁的端部设有贯穿梁体并伸出两侧的销钉(5);
所述的滑动板(6)的厚度为3-5mm;
所述的滑动板(6)采用聚四氟乙烯板;
所述的混凝土牛腿的上端设有对称的l形混凝土翻边;
所述l形混凝土翻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的销钉(5)的相对高度;
所述的翻边(7)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所述橡胶嵌平型变形缝装置由胀锚螺栓紧固连接于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上,并均匀覆盖混凝土横梁和l形混凝土翻边之间的缝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