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8  1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快装快拆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无论是户外郊游还是建立临时营房,能够快速搭建安装的宿营房屋成为新形势下的主流,比较普遍的以帐篷为主,虽然能够快速安装使用,但缺陷也非常明显,在环境恶略的条件下不够稳定,防风防雨性能差,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移动式快装房屋,均为简单的搭接为主,辅以螺栓固定,虽然能够保障稳定性,但基本的密封性难以保障,搭接安装的结构缝隙过大,在阴雨天气容易向内反水,密封性能差,现有的解决方式仅仅是胶条密封,但是效果确实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快速拆装建筑结构拼缝不严而导致的密封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包括顶板、侧板、底板以及型材架,所述型材架与顶板、型材架与底板和/或侧板之间均设有弹性胶条,所述型材架与顶板的外表面以及型材架与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紧固扣拉紧,所述紧固扣包括拉钩与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上设有扳手,所述扳手上设有能够翻转并扣合拉钩的拉环,拉环可自由调整伸出长度,所述底板及侧板与型材架之间的连接处叠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型材架接触的位置设有固定框,所述底板与型材架接触的位置设有压紧框,所述压紧框搭接在型材架上,所述侧板叠压在压紧框处,所述紧固扣的拉钩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紧固扣的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型材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的截面厚度是所述侧板的截面厚度的一半,所述压紧框的厚度与所述固定框的长度相同,所述压紧框的长度能够使底板的下断面抵住所述型材架。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端面与压紧框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架的截面为正四边形结构的空腔型材,其侧边上均设有对称的槽位,所述弹性胶条和/或紧固件均设有在槽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型材架与顶板、型材架与侧板之间均设有挤压填充物,所述挤压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弹性胶条之间的缝隙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型材架与顶板、型材架与底板和/或侧板之间均设有弹性胶条,型材架与顶板的外表面以及型材架与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紧固扣拉紧,紧固扣包括拉钩与紧固件,紧固件上设有扳手,扳手上设有能够翻转并扣合拉钩的拉环,拉环可自由调整伸出长度,底板及侧板与型材架之间的连接处叠压设置,在设置弹性胶条的基础上,通过紧固扣进一步的将安装对接的结构面拉紧,使得相邻两个结构面之间更加紧密,同时在底部对接的结构上,利用相互交错叠加的组合方式,使得结构缝呈折线状,延长缝隙的长度同时,改变缝隙走向,有效的避免反水现象,保障建筑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的安装剖面结构图。

图中:1、顶板;2、侧板;3、底板;4、型材架;5、弹性胶条;6、拉钩;7、紧固件;8、扳手;9、拉环;10、固定框;11、压紧框;12、密封胶条;13、槽位;14、挤压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包括顶板1、侧板2、底板3以及型材架4,型材架4与顶板1、型材架4与底板3和/或侧板2之间均设有弹性胶条5,型材架4与顶板1的外表面以及型材架4与侧板2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紧固扣拉紧,紧固扣包括拉钩6与紧固件7,紧固件7上设有扳手8,扳手8上设有能够翻转且能够只有伸缩并扣合拉钩6的拉环9,拉环9可自由调整伸出长度,底板3及侧板2与型材架4之间的连接处叠压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设置弹性胶条5的基础上,通过紧固扣进一步的将安装对接的结构面拉紧,使得相邻两个结构面之间更加紧密,同时在底部对接的结构上,利用相互交错叠加的组合方式,使得结构缝呈折线状,延长缝隙的长度同时,改变缝隙走向,有效的避免反水现象,保障建筑的密封性。

具体点的实施结构,侧板2与型材架4接触的位置设有一体结构的固定框10,底板3与型材架4接触的位置设有一体结构的压紧框11,压紧框11搭接在型材架4上,侧板2叠压在压紧框11处,紧固扣的拉钩6固定安装在固定框10上,紧固扣的紧固件7固定安装在型材架4上,依据图示的方向,固定框10设置在侧板2截面的左半段,压紧框11设置在底板3截面的上半段,压紧框11搭接在型材架4上,侧板2的右半段截面压在压紧框11上,并且利用紧固扣拉紧,既能够保障了安装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连接处的密封性。

其中,固定框10的截面厚度是侧板2的截面厚度的一半,压紧框11的厚度与固定框10的长度相同,压紧框11的长度能够使底板3的下断面抵住型材架4。

具体的,侧板2的端面与压紧框11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胶条12,密封胶条12的外表面与侧板2的内壁表面平齐,使得具有良好密封性同时保障内部连接处的平滑性。

优选的实施例中,型材架4的截面为正四边形结构的空腔型材,其侧边上均设有对称的槽位13,弹性胶条5和/或紧固件7均设有在槽位13上槽位13为两个一组,弹性胶条5均设置在顶板1、侧板2以及底板3与型材架4之间的结构面处的槽位13内,紧固件7安装在侧板2外表面所在的平面上型材架4的槽位13内,并且通过铆钉再次加固,保障结构的稳定性。

型材架4与顶板1、型材架4与侧板2之间均设有挤压填充物14,挤压填充物14设置在弹性胶条5之间的缝隙内,挤压填充物14能够进一步填补弹性胶条5以外的缝隙,加强结构的密封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包括顶板、侧板、底板以及型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架与顶板、型材架与底板和/或侧板之间均设有弹性胶条,所述型材架与顶板的外表面以及型材架与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紧固扣拉紧,所述紧固扣包括拉钩与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上设有扳手,所述扳手上设有能够翻转并扣合拉钩的拉环,拉环可自由调整伸出长度,所述底板及侧板与型材架之间的连接处叠压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型材架接触的位置设有固定框,所述底板与型材架接触的位置设有压紧框,所述压紧框搭接在型材架上,所述侧板叠压在压紧框处,所述紧固扣的拉钩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紧固扣的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型材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截面厚度是所述侧板的截面厚度的一半,所述压紧框的厚度与所述固定框的长度相同,所述压紧框的长度能够使底板的下断面抵住所述型材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端面与压紧框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胶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架的截面为正四边形结构的空腔型材,其侧边上均设有对称的槽位,所述弹性胶条和/或紧固件均设有在槽位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架与顶板、型材架与侧板之间均设有挤压填充物,所述挤压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弹性胶条之间的缝隙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快速拆装建筑墙板的密封结构,各组成构件均按轻质高强的理念进行设计与实施,型材架与顶板、型材架与底板和/或侧板之间均设有弹性胶条,型材架与顶板的外表面以及型材架与侧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紧固扣拉紧,紧固扣包括拉钩与紧固件,紧固件上设有扳手,扳手上设有能够翻转并扣合拉钩的拉环,拉环可自由调整伸出长度,底板及侧板与型材架之间的连接处叠压设置,在设置弹性胶条的基础上,通过紧固扣进一步的将安装对接的结构面拉紧,使得相邻两个结构面之间更加紧密,同时在底部对接的结构上,利用相互交错叠加的组合方式,使得结构缝呈折线状,延长缝隙长度的同时,改变缝隙走向,有效避免反水现象,保障建筑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雄;王增涛;谢家明;郭锴;宋文娟;徐东成;李健;陈东山;刘玄;刘佳吕;王泽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科建(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