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14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储存、处理设施中多半为露天开放式,并无加盖设计,使得污水及废水处理中的臭气及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大量溢散于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在gb37822-2019中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严格管制所有废水池及污水处理设备,防止有害气体溢散而污染环境。

目前针对上述国标的规定,大多采用固定顶盖和收集废气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的系统,此种形式虽然能够有效的避免废气溢散于大气中,但是却使得大量油气积存在盖板和废水之间,静电雷击燃烧爆炸的风险较大,且气体回收设备成本高,后期耗材使用成本高,当盖板存在任何敞口处时,均容易出现大量气体泄漏,对于大跨距的盖板而言,难以实现有效的支撑,盖板强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未解决上述问题,浮盘状的盖板形式被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浮盘状的盖板相对于废水池底部能够获得高度的限制,会在盖板上设置用于支撑的立管,使得立管贯穿盖板且在盖板上方进行固定,从而便于长度调整,但是在使用中却发现盖板上用于贯穿立管的孔位存在臭气和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溢散,对局部环境造成了污染。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包括:

导向管体,设置于浮盘状盖板上的孔位内,所述孔位用于贯穿立管;

安装凸沿,与所述立管的轴线垂直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立管在所述浮盘状盖板以上的端部;

密封件组合,与所述安装凸沿固定连接,且成环状绕设于所述立管外围,通过与所述立管的贴合部分实现所述导向管体与所述立管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组合包括至少一层弯曲型密封圈,所述弯曲型密封圈包括相对于所述安装凸沿固定连接的平面部分,以及与所述平面部分连接的桶状结构,所述桶状结构自与所述平面部分的连接处向所述立管延伸,且与所述立管通过面贴和实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组合包括两层弯曲型密封圈,其中,上部所述弯曲型密封圈的桶状结构相对其所述平面部分向上延伸,下部的所述弯曲型密封圈的桶状结构相对于其所述平面部分向下延伸,两所述弯曲型密封圈之间形成腔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平面型密封圈,所述平面型密封圈具有内孔,所述内孔孔壁与所述立管外壁贴合。

进一步地,当所述弯曲型密封圈设置两层时,所述平面型密封圈设置于两层所述弯曲型密封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组合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所述弯曲型密封圈与所述平面型密封圈之间,且三者通过连接件固定,另一所述弯曲型密封圈通过另外的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平面型密封圈和压板的其他位置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顶部的所述桶状结构的延伸长度大于位于底部的所述桶状结构的延伸长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向管体的使用可使得浮板状盖板在选择空心状或蜂窝芯状等结构形式时,均可使得孔位侧壁获得有效的密封,立管相对于孔位轴线的运动可实现其相对于废水池底部高度的调整,密封件组合在浮盘状盖板上方实现安装,操作方便,更换和维修均可快速实现,可有效避免臭气和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溢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立管和立管井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立管安装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3为导向管体端部的安装凸沿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设置一层弯曲型密封圈,且桶状结构向下延伸的示意图;

图5为弯曲型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6为设置一层弯曲型密封圈,且桶状结构向上延伸的示意图;

图7为设置三级密封圈和压板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导向管体;2、浮盘状盖板;3、立管;4、孔位;5、安装凸沿;6、密封件组合;61、弯曲型密封圈;611、平面部分;612、桶状结构;62、腔体;63、平面型密封圈;64、压板;6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包括:导向管体1,设置于浮盘状盖板2上的孔位4内,孔位4用于贯穿立管3;安装凸沿5,与立管3的轴线垂直设置,且固定于立管3在浮盘状盖板2以上的端部;密封件组合6,与安装凸沿5固定连接,且成环状绕设于立管3外围,通过与立管3的贴合部分实现导向管体1与立管3之间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管体1的使用可使得浮板状盖板在选择空心状或蜂窝芯状等结构形式时,均可使得孔位4侧壁获得有效的密封,立管3相对于孔位4轴线的运动可实现其相对于废水池底部高度的调整,密封件组合6在浮盘状盖板2上方实现安装,操作方便,更换和维修均可快速实现,可有效避免臭气和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溢散。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4~6所示,密封件组合6包括至少一层弯曲型密封圈61,弯曲型密封圈61包括相对于安装凸沿5固定连接的平面部分611,以及与平面部分611连接的桶状结构612,桶状结构612自与平面部分611的连接处向立管3延伸,且与立管3通过面贴和实现密封。

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弯曲型密封圈61与立管3通过面贴和的方式有效的保证了孔位4的密封效果,弯曲型密封圈61通过平面部分611与安装凸沿5进行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桶状结构612相对于平面部分611的弯曲程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图4中展示了桶状结构612相对于平面部分611向下延伸的示意图,图6中展示了桶状结构612相对于平面部分611向上延伸的示意图,二者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密封件组合6包括两层弯曲型密封圈61,其中,上部弯曲型密封圈61的桶状结构612相对其平面部分611向上延伸,下部的弯曲型密封圈61的桶状结构612相对于其平面部分611向下延伸,两弯曲型密封圈61之间形成腔体62。

如图7所示,本优选方案中通过腔体62的设置,使得从废水池内溢散的vocs可在此腔体62内存积,即便当下部的弯曲型密封圈61存在部分气体的渗漏时,腔体62也可对气体进行封存,且此部分形成气封结构,进一步降低vocs的溢出几率,从而有效提高密封的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密封圈为弹性结构,因此在平面部分611和桶状结构612的连接处较容易发生形变,其对立管3的约束能力有限,当立管3向一侧的偏移量过大时,会对密封的效果造成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还包括平面型密封圈63,平面型密封圈63具有内孔,内孔的孔壁与立管3的外壁贴合,从而在通过内孔的孔壁对立管3进行径向的限制,从而在增加一级密封的情况下,保证立管3位置的相对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弯曲型密封圈61的密封效果。

为了使得平面型密封圈63发挥更优的效果,当弯曲型密封圈61设置两层时,平面型密封圈63设置于两层弯曲型密封圈61之间,从而对两层弯曲型密封圈61的密封效果起到同样的优化作用,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三级密封,获得稳定的密封效果,其中平面型密封圈63的硬度可大于弯曲型密封圈61的硬度,从而实现更好的定位效果。

由于各密封圈均为弹性结构,在固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形变,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优选方案中,如图7和8所示,密封件组合6还包括压板64,压板64设置在位于底部的弯曲型密封圈61与平面型密封圈63之间,且三者通过连接件65固定,另一弯曲型密封圈61通过另外的连接件65分别与平面型密封圈63和压板64的其他位置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压板64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了对平面型密封圈63进行支撑的目的,避免其发生形变,另一方面通过对弯曲型密封圈61的面挤压方式降低了起因固定而引起的形变,保证了密封效果,使得位于其上部和下部的密封圈均保证了密封形状稳定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位于顶部的桶状结构612的延伸长度大于位于底部的桶状结构612的延伸长度,从而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提高美观性,同时降低外部环境对密封效果造成影响的几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管体(1),设置于浮盘状盖板(2)上的孔位(4)内,所述孔位(4)用于贯穿立管(3);

安装凸沿(5),与所述立管(3)的轴线垂直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立管(3)在所述浮盘状盖板(2)以上的端部;

密封件组合(6),与所述安装凸沿(5)固定连接,且成环状绕设于所述立管(3)外围,通过与所述立管(3)的贴合部分实现所述导向管体(1)与所述立管(3)之间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组合(6)包括至少一层弯曲型密封圈(61),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包括相对于所述安装凸沿(5)固定连接的平面部分(611),以及与所述平面部分(611)连接的桶状结构(612),所述桶状结构(612)自与所述平面部分(611)的连接处向所述立管(3)延伸,且与所述立管(3)通过面贴和实现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组合(6)包括两层弯曲型密封圈(61),其中,上部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的桶状结构(612)相对其所述平面部分(611)向上延伸,下部的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的桶状结构(612)相对于其所述平面部分(611)向下延伸,两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之间形成腔体(6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面型密封圈(63),所述平面型密封圈(63)具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孔壁与所述立管(3)的外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设置两层时,所述平面型密封圈(63)设置于两层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组合(6)还包括压板(64),所述压板(64)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与所述平面型密封圈(63)之间,且三者通过连接件(65)固定,另一所述弯曲型密封圈(61)通过另外的连接件(65)分别与所述平面型密封圈(63)和压板(64)的其他位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管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所述桶状结构(612)的延伸长度大于位于底部的所述桶状结构(612)的延伸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管井密封结构,包括:导向管体,设置于浮盘状盖板上的孔位内,孔位用于贯穿立管;安装凸沿,与立管的轴线垂直设置,且固定于立管在浮盘状盖板以上的端部;密封件组合,与安装凸沿固定连接,且成环状绕设于立管外围,通过与立管的贴合部分实现导向管体与立管之间的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向管体的使用可使得浮板状盖板在选择空心状或蜂窝芯状等结构形式时,均可使得孔位侧壁获得有效的密封,立管相对于孔位轴线的运动可实现其相对于废水池底部高度的调整,密封件组合在浮盘状盖板上方实现安装,操作方便,更换和维修均可快速实现,可有效避免臭气和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溢散。

技术研发人员:张倜哲;苏进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原石化设备(常州)有限公司;江苏龙禾轻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