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泵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险抢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泵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泵车是一种用于抢险抢修过程中抽水的装置,其在抢险抢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泵车包括车身、多组车轮和泵体,车轮和车身底端可转动连接,泵体位于车身上方,泵体右端设有抽水管;现有的泵车使用时,将车身移动到积水的位置,然后将抽水管放置在积水中,启动泵体,积水被抽水管抽入,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即可;现有的泵车使用中发现,泵车的功能较单一,且积水中有石子和淤泥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抽水管和泵体堵塞,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增加了泵车的功能性,提高了泵体的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的多功能泵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包括车身、多组车轮和泵体,车轮和车身底端可转动连接,泵体位于车身上方,泵体右端设有抽水管;还包括箱体、隔板、两组横隔板、控制箱、控制器、支撑板、插板、两组固定螺栓、滤盒、外接水管、滤网、滑环和转轴,箱体底端和车身顶端固定连接,隔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两组横隔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右腔室中上部,并将箱体右腔室分隔成上中下三个小隔间,两组横隔板之间设有多组格架,控制箱左端和箱体右端固定连接,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内,控制器前壁设有显示屏,支撑板位于车身上方,插板顶端和泵体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顶端两侧设有l型板,插板左右两端插入至l型板内,插板底端和支撑板顶端接触,固定螺栓穿过l型板顶端并和插板接触,滤盒左端和抽水管连通,滤盒右端和外接水管连通,滤网位于滤盒内,并和抽水管连通,滤盒内设有滑槽,滑环可在滑槽内转动,滑环内设有三组连接杆,转轴穿过滑环并和三组连接杆固定连接,转轴右端设有多组叶片,叶片位于外接水管的左侧,转轴左端设有刮板,刮板和滤网接触,滤盒底端设有排尘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集尘盒,集尘盒顶端和滤盒底端固定连接,排尘口和集尘盒连通,集尘盒右端设有清理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弹性垫板、两组弹簧、两组限位杆和两组限位管,弹性垫板底端和车身顶端固定连接,弹簧底端和弹性垫板顶端固定连接,弹簧顶端和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杆底端和弹性垫板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管顶端和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杆顶端插入至限位管底端内,弹簧圈套在限位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围板,围板底端和车身顶端固定连接,围板左端和支撑板右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换气管、滤尘网和涡轮风机,换气管穿过箱体左侧壁,滤尘网和涡轮风机顺次安装在换气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防护网罩,防护网罩固定安装在换气管左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挂钩,挂钩固定安装在箱体右腔室的下隔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法兰,法兰固定安装在外接水管右端,外接水管通过法兰和抽水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箱体内的左腔室为工作人员休息室,箱体的右腔室为工具室,右腔室的上隔间和中间可放置较小的工具,下隔间可放置抽水带,需要抽水时,将抽水带拿出并与外接水管右端连接,把抽水带放置在积水中,然后操作控制器,启动泵体,积水被抽入外接水管和滤盒中,经过滤网的过滤进入泵体,然后排出即可,积水进入滤盒中时,由于水的冲力,可带动叶片转动,同时带动转轴和滑环转动,使刮板对附着在滤网上的石子进行清理,防止堵塞,提高滤网的过滤效果,抽水完成后,打开排尘口,石子可排出,如需更换或清理泵体,那么松动固定螺栓,滑动插板,可将泵体取出,通过以上设置,加强了泵车的功能性和过滤效果,提高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滤盒连接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环连接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车身;2、车轮;3、泵体;4、抽水管;5、箱体;6、隔板;7、横隔板;8、控制箱;9、控制器;10、显示屏;11、支撑板;12、插板;13、l型板;14、固定螺栓;15、滤盒;16、外接水管;17、滤网;18、滑槽;19、滑环;20、连接杆;21、转轴;22、叶片;23、刮板;24、排尘口;25、集尘盒;26、清理门;27、弹性垫板;28、弹簧;29、限位杆;30、限位管;31、围板;32、换气管;33、滤尘网;34、涡轮风机;35、防护网罩;36、挂钩;37、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包括车身1、多组车轮2和泵体3,车轮2和车身1底端可转动连接,泵体3位于车身1上方,泵体3右端设有抽水管4;还包括箱体5、隔板6、两组横隔板7、控制箱8、控制器9、支撑板11、插板12、两组固定螺栓14、滤盒15、外接水管16、滤网17、滑环19和转轴21,箱体5底端和车身1顶端固定连接,隔板6固定安装在箱体5内,并将箱体5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两组横隔板7固定安装在箱体5的右腔室中上部,并将箱体5右腔室分隔成上中下三个小隔间,两组横隔板7之间设有多组格架,控制箱8左端和箱体5右端固定连接,控制器9安装在控制箱8内,控制器9前壁设有显示屏10,支撑板11位于车身1上方,插板12顶端和泵体3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顶端两侧设有l型板13,插板12左右两端插入至l型板13内,插板12底端和支撑板11顶端接触,固定螺栓14穿过l型板13顶端并和插板12接触,滤盒15左端和抽水管4连通,滤盒15右端和外接水管16连通,滤网17位于滤盒15内,并和抽水管4连通,滤盒15内设有滑槽18,滑环19可在滑槽18内转动,滑环19内设有三组连接杆20,转轴21穿过滑环19并和三组连接杆20固定连接,转轴21右端设有多组叶片22,叶片22位于外接水管16的左侧,转轴21左端设有刮板23,刮板23和滤网17接触,滤盒15底端设有排尘口24;首先箱体5内的左腔室为工作人员休息室,箱体5的右腔室为工具室,右腔室的上隔间和中间可放置较小的工具,下隔间可放置抽水带,需要抽水时,将抽水带拿出并与外接水管16右端连接,把抽水带放置在积水中,然后操作控制器9,启动泵体3,积水被抽入外接水管16和滤盒15中,经过滤网17的过滤进入泵体3,然后排出即可,积水进入滤盒15中时,由于水的冲力,可带动叶片22转动,同时带动转轴21和滑环19转动,使刮板23对附着在滤网17上的石子进行清理,防止堵塞,提高滤网17的过滤效果,抽水完成后,打开排尘口24,石子可排出,如需更换或清理泵体3,那么松动固定螺栓14,滑动插板12,可将泵体3取出,通过以上设置,加强了泵车的功能性和过滤效果,提高了泵体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集尘盒25,集尘盒25顶端和滤盒15底端固定连接,排尘口24和集尘盒25连通,集尘盒25右端设有清理门26;通过设置,滤盒15中的石子可通过排尘口24落入集尘盒25中,然后打开清理门26,对集尘盒25进行清理,便于集中处理石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弹性垫板27、两组弹簧28、两组限位杆29和两组限位管30,弹性垫板27底端和车身1顶端固定连接,弹簧28底端和弹性垫板27顶端固定连接,弹簧28顶端和支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杆29底端和弹性垫板27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管30顶端和支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杆29顶端插入至限位管30底端内,弹簧28圈套在限位管30上;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对泵体3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泵体3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围板31,围板31底端和车身1顶端固定连接,围板31左端和支撑板11右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围板31,防止其他物体进入支撑板11下方,影响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换气管32、滤尘网33和涡轮风机34,换气管32穿过箱体5左侧壁,滤尘网33和涡轮风机34顺次安装在换气管32内;通过设置,启动涡轮风机34,外部的新鲜空气可进入箱体5,便于为箱体5的休息室进行换气,提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防护网罩35,防护网罩35固定安装在换气管32左端;通过设置防护网罩35,可防止外部的物体进入箱体5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挂钩36,挂钩36固定安装在箱体5右腔室的下隔间内;通过设置,可将抽水带挂在挂钩36上,防止抽水带打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还包括法兰37,法兰37固定安装在外接水管16右端,外接水管16通过法兰37和抽水带连接;通过设置,便于外接水管16和抽水带连接,同时防止抽水带在抽水过程中掉落,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在工作时,首先箱体内的左腔室为工作人员休息室,箱体的右腔室为工具室,右腔室的上隔间和中间可放置较小的工具,下隔间可放置抽水带,需要抽水时,将抽水带拿出并与外接水管右端连接,把抽水带放置在积水中,然后操作控制器,启动泵体,积水被抽入外接水管和滤盒中,经过滤网的过滤进入泵体,然后排出即可,积水进入滤盒中时,由于水的冲力,可带动叶片转动,同时带动转轴和滑环转动,使刮板转动并对附着在滤网上的石子进行清理,防止堵塞,抽水完成后,打开排尘口,石子落入集尘盒中,然后打开清理门,对集尘盒进行清理,如需更换或清理泵体,那么松动固定螺栓,滑动插板,可将泵体取出,支撑板底端的减震机构可对抽水时产生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泵车的泵体、控制器和涡轮风机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泵车,包括车身(1)、多组车轮(2)和泵体(3),车轮(2)和车身(1)底端可转动连接,泵体(3)位于车身(1)上方,泵体(3)右端设有抽水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5)、隔板(6)、两组横隔板(7)、控制箱(8)、控制器(9)、支撑板(11)、插板(12)、两组固定螺栓(14)、滤盒(15)、外接水管(16)、滤网(17)、滑环(19)和转轴(21),箱体(5)底端和车身(1)顶端固定连接,隔板(6)固定安装在箱体(5)内,并将箱体(5)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两组横隔板(7)固定安装在箱体(5)的右腔室中上部,并将箱体(5)右腔室分隔成上中下三个小隔间,两组横隔板(7)之间设有多组格架,控制箱(8)左端和箱体(5)右端固定连接,控制器(9)安装在控制箱(8)内,控制器(9)前壁设有显示屏(10),支撑板(11)位于车身(1)上方,插板(12)顶端和泵体(3)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顶端两侧设有l型板(13),插板(12)左右两端插入至l型板(13)内,插板(12)底端和支撑板(11)顶端接触,固定螺栓(14)穿过l型板(13)顶端并和插板(12)接触,滤盒(15)左端和抽水管(4)连通,滤盒(15)右端和外接水管(16)连通,滤网(17)位于滤盒(15)内,并和抽水管(4)连通,滤盒(15)内设有滑槽(18),滑环(19)可在滑槽(18)内转动,滑环(19)内设有三组连接杆(20),转轴(21)穿过滑环(19)并和三组连接杆(20)固定连接,转轴(21)右端设有多组叶片(22),叶片(22)位于外接水管(16)的左侧,转轴(21)左端设有刮板(23),刮板(23)和滤网(17)接触,滤盒(15)底端设有排尘口(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尘盒(25),集尘盒(25)顶端和滤盒(15)底端固定连接,排尘口(24)和集尘盒(25)连通,集尘盒(25)右端设有清理门(2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垫板(27)、两组弹簧(28)、两组限位杆(29)和两组限位管(30),弹性垫板(27)底端和车身(1)顶端固定连接,弹簧(28)底端和弹性垫板(27)顶端固定连接,弹簧(28)顶端和支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杆(29)底端和弹性垫板(27)顶端固定连接,限位管(30)顶端和支撑板(11)底端固定连接,限位杆(29)顶端插入至限位管(30)底端内,弹簧(28)圈套在限位管(3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板(31),围板(31)底端和车身(1)顶端固定连接,围板(31)左端和支撑板(11)右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气管(32)、滤尘网(33)和涡轮风机(34),换气管(32)穿过箱体(5)左侧壁,滤尘网(33)和涡轮风机(34)顺次安装在换气管(32)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罩(35),防护网罩(35)固定安装在换气管(32)左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36),挂钩(36)固定安装在箱体(5)右腔室的下隔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37),法兰(37)固定安装在外接水管(16)右端,外接水管(16)通过法兰(37)和抽水带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险抢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泵车,其通过设置,增加了泵车的功能性,提高了泵体的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包括车身、多组车轮和泵体,车轮和车身底端可转动连接,泵体位于车身上方,泵体右端设有抽水管;还包括箱体、隔板、两组横隔板、控制箱、控制器、支撑板、插板、两组固定螺栓、滤盒、外接水管、滤网、滑环和转轴,箱体底端和车身顶端固定连接,隔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两组横隔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右腔室中上部,并将箱体右腔室分隔成上中下三个小隔间,两组横隔板之间设有多组格架,控制箱左端和箱体右端固定连接,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内,控制器前壁设有显示屏,支撑板位于车身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华;李敬普;李敬光;李红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垣县农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