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翻面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具有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的电子产品,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发电。
太阳能电池片在焊接、涂胶、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存在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翻面的工序,在目前的工艺过程中,一般为人工手动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翻面。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太阳能电池片产品轻薄且价值较高,通过人工翻面存在产品易受损和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人工作业也难以满足产品的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旨在提供一种避免电池片损失、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满足产品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等要求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用于电池片的翻面,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包括:
固定基座;
固定吸附板,用于真空吸附电池片,所述固定吸附板设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吸附板设有第一放置槽;
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固定吸附板间隔设置;和
翻转吸附组件,用于真空吸附电池片,所述翻转吸附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设有第二放置槽;
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转动,使所述第二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相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基座:
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固定座;
转轴连接座,所述转轴连接座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轴连接座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电机固定座间隔设置;和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设于两个所述转轴连接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
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转动,使所述第二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相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旋转轴套具有第一安装平面,所述翻转吸附组件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联轴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实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连接座设有轴承,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套具有第二安装平面,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
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
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和
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间隔设置;
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感应片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或者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
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片包括:
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
第一感应部,所述第一感应部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且与所述连接主体呈角度设置;和
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二感应部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且与所述连接主体呈角度设置;
所述第一感应部和所述第二感应部位于所述连接主体的两端且向相反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槽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所述固定吸附板朝向所述固定基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真空腔,所述第一真空腔与所述第一吸附孔连通,所述第一真空腔连通外部真空装置,所述固定吸附板围绕所述第一真空腔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安装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固定吸附板与所述固定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条实现紧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吸附组件包括翻转连接板和翻转吸附板,所述翻转连接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翻转吸附板设于所述翻转连接板,所述第二放置槽设于所述翻转吸附板远离所述翻转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放置槽开设有多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翻转连接板朝向所述翻转吸附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真空腔,所述第二真空腔与所述第二吸附孔连通,所述第二真空腔连通外部真空装置,所述翻转吸附板围绕所述第二真空腔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安装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翻转吸附板与所述翻转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密封条实现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吸附板、翻转组件和翻转吸附组件,翻转吸附组件可转动地设于翻转组件,固定吸附板和翻转吸附组件分别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将电池片吸附于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中,翻转组件带动翻转吸附组件转动,使第二放置槽与第一放置槽相对设置,将位于第二放置槽中的电池片掉落至第一放置槽中,实现电池片的翻面,由于采用了翻转组件将位于翻转吸附组件的电池片转移至固定吸附板从而实现翻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翻面存在产品易受损和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人工作业也难以满足产品的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等要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避免电池片损失、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满足产品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等要求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感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100;固定基座10;固定吸附板20;第一放置槽21;第一吸附孔211;第一真空腔22;第一密封槽23;翻转组件30;电机固定座31;步进电机32;转轴连接座33;转动轴34;旋转轴套35;第一安装平面351;第二安装平面352;联轴器36;感应片37;连接主体371;第一感应部372;第二感应部373;第一固定块38;第一接近开关381;第二固定块39;第二接近开关391;翻转吸附组件40;翻转连接板41;第二真空腔411;翻转吸附板42;第二放置槽421;第二吸附孔4211;第二密封槽42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100,用于电池片的翻面,实现焊接、涂胶、检测等工艺过程中的翻面工序,本实用新型可以与机器人或者机械手配套使用,完成太阳能电池片的抓取或者放置。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包括固定基座10、固定吸附板20、翻转组件30和翻转吸附组件40,其中,固定吸附板20用于真空吸附电池片,固定吸附板20设于固定基座10,固定吸附板20设有第一放置槽21;翻转组件30设于固定基座10且与固定吸附板20间隔设置;翻转吸附组件40用于真空吸附电池片,翻转吸附组件40可转动地设于翻转组件30,翻转吸附组件40设有第二放置槽421;翻转组件30带动翻转吸附组件40转动,使第二放置槽421与第一放置槽21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基座10开设有多个定位孔用于定位和固定,使设于固定基座10上的固定吸附板20、翻转组件30和翻转吸附组件40在完成翻面工序时不会发生位置上的改变,提高了定位精度,固定吸附板20上开设的第一放置槽21和翻转吸附组件40开设的第二放置槽421为镜像设置,使得翻转组件30带动翻转吸附组件40转动至固定吸附板20的上方时,第二放置槽421与第一放置槽21为相对设置,以保证电池片可以顺利转移至固定吸附板2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吸附板20和翻转吸附组件40均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对电池片进行固定,减少对电池片产生损伤。位于固定吸附板20的第一放置槽21可以有多个,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多个第一放置槽21之间相互独立其单独控制,同样地,位于翻转吸附组件40上的第二放置槽421也为多个,第二放置槽421与第一放置槽21数量相同且在位置上为镜像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基座10、固定吸附板20、翻转组件30和翻转吸附组件40,翻转吸附组件40可转动地设于翻转组件30,固定吸附板20和翻转吸附组件40分别设有第一放置槽21和第二放置槽421,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将电池片吸附于第一放置槽21和第二放置槽421中,翻转组件30带动翻转吸附组件40转动,使第二放置槽421与第一放置槽21相对设置,将位于第二放置槽421中的电池片掉落至第一放置槽21中,实现电池片的翻面,由于采用了翻转组件30将位于翻转吸附组件40的电池片转移至固定吸附板20从而实现翻面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翻面存在产品易受损和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人工作业也难以满足产品的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等要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避免电池片损失、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满足产品高精密度和高洁净度等要求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翻转组件30包括电机固定座31、步进电机32、转轴连接座33和转动轴34,其中,电机固定座31设于固定基座10:步进电机32设于电机固定座31;转轴连接座33有两个,两个转轴连接座33设于固定基座10,且与电机固定座31间隔设置;转动轴34可转动地设于两个转轴连接座33,转动轴34的一端与步进电机32连接;翻转吸附组件40设于转动轴34,步进电机32驱动转动轴34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吸附组件40转动,使第二放置槽421与第一放置槽21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采用的是步进电机32,步进电机32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转子就转动一个角度或前进一步,其输出的角位移或线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通过采用步进电机32,可以使转动轴34转动特定角度,即使得翻转吸附组件40转动特定角度至固定吸附板20上方,实现电池片的转移和翻面。此外,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固定座31和两个转轴连接座33均采用螺纹紧固件与固定基座10实现可拆卸连接,电机固定座31和两个转轴连接座33在同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组件30还包括旋转轴套35,旋转轴套35套设于转动轴34,旋转轴套35具有第一安装平面351,翻转吸附组件40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设于第一安装平面351。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套35与旋转轴为过盈配合连接,旋转轴套35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平面351,翻转吸附组件40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设于第一安装平面35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翻转组件30还包括联轴器36,步进电机32通过联轴器36与转动轴34实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轴连接座33设有轴承,转动轴34与轴承连接。轴承的设置对转动轴34的转动过程中起到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轴套35具有第二安装平面352,翻转组件30还包括感应片37、第一接近开关381和第二接近开关391,其中,感应片37设于第二安装平面352;第一接近开关381设于固定基座10;第二接近开关391设于固定基座10且与第一接近开关381间隔设置;步进电机32驱动转动轴34转动,以使感应片37与第一接近开关381或者第二接近开关391接触。通过感应片37接触第一接近开关381或者接触第二接近开关391来判断是否翻面吸附组件是否到位,在翻面吸附组件未发生翻转时,感应片37与第一接近开关381接触,在翻面吸附组件发生翻转时,感应片37与第一接近开关381或者第二接近开关391均未发生接触,直至翻面吸附组件翻转至与固定吸附板20平行,感应片37与第二接近开关391开关接触,反馈翻面吸附组件已经翻转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翻转组件30还包括第一固定块38和第二固定块39,其中,第一固定块38设于固定基座10,第一接近开关381设于第一固定块38;第二固定块39设于固定基座10且与第一固定块38间隔设置,第二接近开关391设于第二固定块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38和第二固定块39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固定基座10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块38和第二固定块39间隔设置且位于两个转轴连接座33之间,第一固定块38和第二固定块39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一接近开关381设于第一固定块38的安装槽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固定,第二接近开关391设于第二固定块39的安装槽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感应片37包括连接主体371、第一感应部372和第二感应部373,其中,连接主体371设于第二安装平面352;第一感应部372设于连接主体371且与连接主体371呈角度设置;第二感应部373设于连接主体371且与连接主体371呈角度设置;第一感应部372和第二感应部373位于连接主体371的两端且向相反方向延伸。第一感应部372和第二感应部373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固定块38和第二固定块39之间的距离相同,即未发生翻转之前,第一感应部372与第一接近开关381接触,第二感应部373向远离第二接近开关391的一侧延伸,在翻转之后,第二感应部373与第二接近开关391接触,第一感应部372向远离第一接近开关381的一侧延伸,第一接近开关381的接触部和第二接近开关391的接触部朝向相反方向,以实现在翻过前和翻转后可以与第一感应部372或者第二感应部373产生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放置槽21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211,固定吸附板20朝向固定基座10的一侧设有第一真空腔22,第一真空腔22与第一吸附孔211连通,第一真空腔22连通外部真空装置,固定吸附板20围绕第一真空腔22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3,第一密封槽23安装有第一密封条,固定吸附板20与固定基座10通过第一密封条实现紧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多个第一吸附孔211均布于第一放置槽21,通过真空装置对位于第一放置槽21的电池片产生吸附作用,将电池片吸附于固定吸附板20,固定吸附板20和固定基座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使第一真空腔22形成密封性良好的密闭腔室,提高了真空吸附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翻转吸附组件40包括翻转连接板41和翻转吸附板42,翻转连接板41可转动地设于翻转组件30,具体地,翻转连接板41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旋转轴套35连接,翻转吸附板42设于翻转连接板41,第二放置槽421设于翻转吸附板42远离翻转连接板41的一侧,第二放置槽421开设有多个第二吸附孔4211,翻转连接板41朝向翻转吸附板42的一侧设有第二真空腔411,第二真空腔411与第二吸附孔4211连通,第二真空腔411连通外部真空装置,翻转吸附板42围绕第二真空腔411开设有第二密封槽422,第二密封槽422安装有第二密封条,翻转吸附板42与翻转连接板41通过第二密封条实现紧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吸附孔4211均布于第二放置槽421,通过真空装置对位于第二放置槽421的电池片产生吸附作用,将电池片吸附于翻转吸附板42,翻转吸附板42和翻转连接板4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使第二真空腔411形成密封性良好的密闭腔室,提高了真空吸附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用于电池片的翻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包括:
固定基座;
固定吸附板,用于真空吸附电池片,所述固定吸附板设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吸附板设有第一放置槽;
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固定吸附板间隔设置;和
翻转吸附组件,用于真空吸附电池片,所述翻转吸附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设有第二放置槽;
所述翻转组件带动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转动,使所述第二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相对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设于所述固定基座:
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设于所述电机固定座;
转轴连接座,所述转轴连接座有两个,两个所述转轴连接座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电机固定座间隔设置;和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设于两个所述转轴连接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
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翻转吸附组件转动,使所述第二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旋转轴套具有第一安装平面,所述翻转吸附组件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联轴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轴实现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座设有轴承,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轴承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套具有第二安装平面,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
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
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和
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间隔设置;
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以使所述感应片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或者所述第二接近开关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基座,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
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包括:
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平面;
第一感应部,所述第一感应部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且与所述连接主体呈角度设置;和
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二感应部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且与所述连接主体呈角度设置;
所述第一感应部和所述第二感应部位于所述连接主体的两端且向相反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所述固定吸附板朝向所述固定基座的一侧设有第一真空腔,所述第一真空腔与所述第一吸附孔连通,所述第一真空腔连通外部真空装置,所述固定吸附板围绕所述第一真空腔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安装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固定吸附板与所述固定基座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条实现紧密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吸附组件包括翻转连接板和翻转吸附板,所述翻转连接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翻转组件,所述翻转吸附板设于所述翻转连接板,所述第二放置槽设于所述翻转吸附板远离所述翻转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放置槽开设有多个第二吸附孔,所述翻转连接板朝向所述翻转吸附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真空腔,所述第二真空腔与所述第二吸附孔连通,所述第二真空腔连通外部真空装置,所述翻转吸附板围绕所述第二真空腔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安装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翻转吸附板与所述翻转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密封条实现紧密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