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锯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



背景技术:

在一些小型锯床的使用中,由于小型锯床的设备不够全面,一般均不能自主的进行送料,因此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推动进行送料,而这样的防止占用人工不说,还给推送的工人找出较大的安全问题,因为锯盘容易锯伤手指,而额外的添加一些送料装置又会增加成本与小型锯床的本质不符。因此提出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解决了现有小型锯床没有送料装置,操作不便且危险性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动锯刀,所述电动锯刀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每个所述第一限位筒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杆且第一t型滑杆与第一限位筒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t型滑杆上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滑道,所述滑轨内固定安装有双向液压杆且双向液压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筒,每个所述第二限位筒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t型滑杆且第二t型滑杆与第二限位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t型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滚轮。

优选的,左、右两侧的所述滑道均与各自一侧的滑槽贯穿设置,所述滑轨在电动锯刀的前、后两侧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滑槽互相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所述第一t型滑杆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筒内且此端与第一限位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第一t型滑杆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延伸在第一限位筒的外侧且延伸端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道内。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第二t型滑杆上侧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筒内且此端与第二限位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第二t型滑杆下端均延伸在第二限位筒的下方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底座、支撑架、电动锯刀、滑轨、滑槽、第一限位筒、第一t型滑杆、滚筒、滑道、滑块、第二限位筒、第二t型滑杆、第一电机、滚轮,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先将材料放置在左右两侧的滚筒之间,根据板材的不同尺寸可以推动滚筒带动第一t型滑杆压缩第一弹簧,同时滚筒也将会在滑道内滑动,进而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对材料进行夹持,然后通过第一液压杆推动电动锯刀下移,进而使得摩擦滚轮下移对于材料接触,可以通过第二t型滑杆在第二限位筒内的滑动连接并压缩第二弹簧对材料进行压紧,再在第一电机的运行下摩擦滚轮与材料进行摩擦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材料进行递送。

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操作自主送料,提高了通用性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的滑轨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的俯视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架、4电动锯刀、5滑轨、6滑槽、7第一限位筒、8第一t型滑杆、9滚筒、10滑道、11滑块、12第二限位筒、13第二t型滑杆、14第一电机、15摩擦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动锯刀4,电动锯刀4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滑轨5,底座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每个滑槽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7,每个第一限位筒7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杆8且第一t型滑杆8与第一限位筒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t型滑杆8上转动连接有滚筒9,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滑道10,滑轨5内固定安装有双向液压杆且双向液压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每个滑块11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筒12,每个第二限位筒12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t型滑杆13且第二t型滑杆13与第二限位筒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t型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滚轮15。

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两侧的滑道10均与各自一侧的滑槽6贯穿设置,滑轨5在电动锯刀4的前、后两侧为对称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两侧的滑槽6互相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7,第一t型滑杆8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筒7内且此端与第一限位筒7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本实施方式中,两侧的第一t型滑杆8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延伸在第一限位筒7的外侧且延伸端转动连接有滚筒9,滚筒9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道10内。

本实施方式中,两侧的第二t型滑杆13上侧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筒12内且此端与第二限位筒1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本实施方式中,两侧的第二t型滑杆13下端均延伸在第二限位筒12的下方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滑块11滑动连接在滑轨5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先将材料放置在左右两侧的滚筒9之间,根据板材的不同尺寸可以推动滚筒9带动第一t型滑杆8在第一限位筒7内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同时滚筒9也将会在滑道10内滑动,进而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对材料进行夹持,然后通过第一液压杆推动电动锯刀压下移,进而使得摩擦滚轮15下移对于材料接触,可以通过第二t型滑杆13在第二限位筒12内的滑动连接并压缩第二弹簧对材料进行压紧,在第二弹簧的反作用力下摩擦滚轮15将会对材料进行压紧,再在第一电机14的运行下摩擦滚轮15与材料进行摩擦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材料进行递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动锯刀(4),所述电动锯刀(4)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滑轨(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每个所述滑槽(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7),每个所述第一限位筒(7)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杆(8)且第一t型滑杆(8)与第一限位筒(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t型滑杆(8)上转动连接有滚筒(9),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滑道(10),所述滑轨(5)内固定安装有双向液压杆且双向液压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每个所述滑块(11)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筒(12),每个所述第二限位筒(12)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t型滑杆(13)且第二t型滑杆(13)与第二限位筒(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t型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滚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滑道(10)均与各自一侧的滑槽(6)贯穿设置,所述滑轨(5)在电动锯刀(4)的前、后两侧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滑槽(6)互相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7),所述第一t型滑杆(8)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筒(7)内且此端与第一限位筒(7)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第一t型滑杆(8)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延伸在第一限位筒(7)的外侧且延伸端转动连接有滚筒(9),所述滚筒(9)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道(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第二t型滑杆(13)上侧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筒(12)内且此端与第二限位筒(1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第二t型滑杆(13)下端均延伸在第二限位筒(12)的下方且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所述滑块(11)滑动连接在滑轨(5)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切割的锯床,涉及锯床设备领域,针对现有小型锯床没有送料装置,操作不便且危险性较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下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动锯刀,所述电动锯刀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筒,每个所述第一限位筒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杆且第一T型滑杆与第一限位筒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T型滑杆上转动连接有滚筒。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操作自主送料,提高了通用性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金都凹版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