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带吸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传送转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带吸盘。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制造过程需要将单片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成所需长度的电池串,以制作成太阳能电池板。现有常规技术是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对电池片、焊带逐一进行焊接,完成焊接的电池片不断往前传送,以实现电池片之间的串联焊接。

现有技术的焊带吸盘无法良好的实现焊带吸附移载操作,也不能实现焊带定位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带吸盘,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焊带吸盘,包括吸附盘,所述吸附盘的两相对侧分别为安装面和吸附面,所述吸附盘内设有至少一个吸附腔,所述吸附盘的吸附面上设有与所述吸附腔一一对应的吸附孔单元,所述吸附孔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吸附腔连通;所述吸附盘的安装面上设有与所述吸附腔一一对应且连通的负压接入孔;所述吸附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吸附孔组,所述吸附孔组由多个沿焊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吸附孔排列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焊带分为半长焊带和全长焊带,吸附腔可以为一个,此时只能吸附半长焊带;吸附腔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吸附腔相互独立,通过两路负压空气提供负压,此时可以吸附全长焊带;当吸附腔为两个时,可同时或单独进行吸附,实现全长折弯焊带、半长直焊带的吸附;两个吸附腔同时通负压时,可进行全长折弯焊带的吸附;单个吸附腔通负压时,可进行半长直焊带的吸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实现多根半长直焊带和全长折弯焊带的吸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适用范围较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吸附盘上还设有与所述吸附腔一一对应且贯穿的避位孔单元,所述避位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避位孔组,所述避位孔组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贯穿吸附盘的避位孔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工时,摄像机构和点焊机构可透过对应的避位孔实现对焊带的拍照定位和激光点焊,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另外,可实现一根或多根焊带的吸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适用范围较广。

进一步,所述吸附孔组和所述避位孔组一一对应,所述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与对应所述避位孔组中的避位孔沿焊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避位孔功能需求的同时,吸附盘的吸附面上有分布均匀、足够多的吸附孔,保证焊带吸附可靠。

进一步,所述吸附盘的吸附面上还设有至少一组与所述吸附孔组一一对应的凸起组,所述凸起组包括与对应的所述吸附孔组中吸附孔一一对应的凸起,所述吸附孔位组于对应的所述凸起上,每个所述凸起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用对整个吸附面进行精密加工,只需将凸起面加工平整,减少机加工量。

进一步,每个所述吸附孔靠近所述吸附盘吸附面的一侧均设有倒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角结构可增加吸附盘吸附面的有效作用面积,增大吸附力;同时吸附孔通气的有效截面积更小,增加气体流道阻尼,降低漏气时的负压损失;当焊带由于弯曲而局部没有与焊带吸盘吸附面接触时,也可保证足够的吸附力,使焊带被正常吸起。

进一步,所述避位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多组所述避位孔组沿焊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组避位孔组可以获得多条不同焊带的状况,也可以对多条焊带进行拍照定位或激光点焊。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避位孔组的设计为了焊带的加工工艺需求,可以通过避位孔查看焊带的状况,也可以进行拍照定位,还可以进行激光点焊以及其他作用等等,也可以不设置避位孔,根据具体工艺需求进行具体设计。

进一步,所述吸附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附腔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隔开分布在所述吸附盘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吸附腔相互独立,通过负压通断控制,可实现全长折弯焊带和半长直焊带的吸附,使用方便。

进一步,两个所述吸附腔的吸附面具有高度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高度差为焊带厚度和电池片厚度之和,使经过折弯的焊带所有部位与台阶吸附面充分接触,保证焊带的可靠吸附。

进一步,所述吸附盘上还设有定位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孔的设置保证了焊带吸盘的吸附孔与完成定位的焊带位置严格对应,提高焊带吸附的准确性、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吸附盘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所述吸附盘与其他运动机构的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孔可实现吸附盘与其他运动结构之间的快速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带吸盘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带吸盘吸附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带吸盘吸附焊带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带吸盘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带吸盘吸附孔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焊带吸盘吸附面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b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吸附盘,2、吸附腔,3、负压接入孔,4、吸附孔,5、避位孔,6、凸起,7、倒角,8、定位孔,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带吸盘,包括吸附盘1,吸附盘1的两相对侧分别为安装面和吸附面,吸附盘1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的盘体,也可以为规则形状的盘体,优选为规则形状的盘体,例如方形板状盘体或圆形板状盘体;吸附盘1无论为何种形状的盘体,其吸附面需为平面,上述结构为现有技术。吸附盘1内设有至少一个吸附腔2,吸附盘1的吸附面上设有与吸附腔2一一对应的吸附孔单元,吸附孔单元与对应的吸附腔2连通;吸附盘1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吸附腔2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负压接入孔3;吸附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吸附孔组,吸附孔组由多个沿焊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吸附孔4排列而成。加工时,每个负压接入孔3通过管路与真空机连通,管路上还设有空气阀,此处真空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加工时,焊带分为半长焊带和全长焊带,吸附腔可以为一个,此时只能吸附半长焊带;吸附腔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吸附腔2相互独立,通过两路负压空气提供负压;当吸附腔2为两个时,两个吸附腔2可同时或单独进行吸附,实现全长折弯焊带、半长直焊带的吸附;两个吸附腔2同时通负压时,可进行全长折弯焊带的吸附;单个吸附腔2通负压时,可进行半长直焊带的吸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实现多根半长直焊带和全长折弯焊带的吸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适用范围较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吸附腔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优选为两个,当吸附腔2为两个时,两个吸附腔2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并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吸附盘1内。两个吸附腔2对应的吸附孔组沿焊带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吸附腔2相互独立,通过负压通断控制,可实现全长折弯焊带和半长直焊带的吸附,使用方便。

上述两个吸附腔2的操作原理如下:通过两路负压空气提供负压,可同时或单独进行吸附,实现全长折弯焊带、半长直焊带的吸附;两个吸附腔2可以同时通负压时,以进行全长折弯焊带的吸附;也可以单个吸附腔2通负压时,可进行半长直焊带的吸附。

另外,每个吸附腔2可以为一个整腔,也可以为多个相互连通的小腔体组成,多个小腔体可以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也可以沿焊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小腔体可以为条形腔,也可以为其他几何形状的腔体。

实施例1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吸附盘1上还设有与吸附腔2一一对应且贯穿的避位孔单元,避位孔单元用于供摄像机构和点焊机构透过以进行拍照定位和激光点焊。加工时,摄像机构和点焊机构可透过对应的避位孔5实现对焊带的拍照定位和激光点焊,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避位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避位孔组,结构简单,可实现一根或多根焊带的吸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适用范围较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避位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避位孔组。

上述避位孔组的数量可以为多组,通过多组避位孔组可以获得多条不同焊带的状况,也可以对多条焊带进行拍照定位或激光点焊可同时吸附多根焊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避位孔组的设计为了满足焊带的加工工艺需求,可以通过避位孔查看焊带的状况,也可以进行拍照定位,还可以进行激光点焊以及其他作用等等,也可以不设置避位孔,根据具体工艺需求进行具体设计。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吸附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与避位孔组一一对应的吸附孔组,避位孔组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贯穿吸附盘1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而成,吸附孔组和避位孔组一一对应,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4与对应避位孔组中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在满足避位孔5功能需求的同时,吸附盘1的吸附面上有分布均匀、足够多的吸附孔4,保证焊带吸附可靠。

每组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吸附孔4的设置可以增加吸附焊带的可靠性。

另外,吸附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与避位孔组一一对应的吸附孔组,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4与对应避位孔组中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当吸附孔组的数量为多组时,多组吸附孔组沿焊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与多组避位孔组一一对应。

而且,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4与对应避位孔组中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即按照吸附孔4、避位孔5、吸附孔4和避位孔5交替设置,也可以按照两个吸附孔4、一个避位孔5和两个吸附孔4这样的方式间隔设置。

上述吸附孔4的形状和/或避位孔5的形状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方孔,或者是其他适宜形状的孔。

实施例4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吸附盘1的吸附面上还设有至少一组与吸附孔组一一对应的凸起组,凸起组包括与对应的吸附孔组中吸附孔4一一对应的凸起6,吸附孔位组于对应的凸起6上,每个凸起6上设有至少一个吸附孔4。不用对整个吸附面进行精密加工,只需将凸起面加工平整,减少机加工量。

每个凸起6上的吸附孔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吸附孔4的数量为多个时其沿焊带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凸起6上,增加吸附焊带的吸附性。

上述凸起6可以与吸附盘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焊接在吸附盘1的吸附面上。

当吸附孔组的数量为多组时,凸起组的数量同样为多组,并与多组吸附孔组一一对应。

实施例5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个吸附孔4靠近吸附盘1吸附面的一侧均设有倒角7,倒角7与吸附孔4一体成型。倒角7结构可增加吸附盘1吸附面的有效作用面积,增大吸附力;同时吸附孔4通气的有效截面积更小,增加气体流道阻尼,降低漏气时的负压损失;当焊带由于弯曲而局部没有与吸附盘1的吸附面接触时,也可保证足够的吸附力,使焊带被正常吸起。

上述倒角7形成的原理:每个吸附孔4靠近吸附盘1吸附面的一侧向周围延伸,使得吸附孔4位于吸附盘1吸附面一侧的直径明显大于吸附盘1安装孔一侧的孔径,显著增大每个吸附孔4的吸附面积,确保焊带吸附的可靠性。

实施例6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避位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多组避位孔组沿焊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实现可同时吸附多根焊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组避位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避位孔5,避位孔5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中,吸附孔单元和避位孔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吸附孔单元中的多组吸附孔组沿焊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避位孔单元中的多组避位孔组同样沿焊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与多组吸附孔组一一对应;每组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4与与其对应的避位孔组中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

另外,吸附孔单元和避位孔单元的数量也可以均为两个,此时吸附腔2的数量同样为两个;两个吸附孔单元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避位孔单元同样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两个吸附孔单元一一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时,两个吸附腔2可以其中任意一一个开启,从而吸附半长的焊带,也可以两个吸附腔2同时开启,以吸附全长的焊带。

另外,两个吸附腔2的吸附面具有高度差,高度差为焊带厚度和电池片厚度之和,使经过折弯的焊带所有部位与吸附盘1的吸附面充分接触,保证焊带的可靠吸附。

实施例7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吸附盘1上还设有定位孔8,定位孔8用于与前道焊带定位装置之间的精确定位。定位孔8的设置保证了焊带吸盘的吸附孔4与完成定位的焊带位置严格对应,提高焊带吸附的准确性、可靠性。

上述定位孔8优选设置在吸附盘1的一端,且其数量与吸附腔2的数量相同,当定位孔8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定位孔8位于吸附盘1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位孔8可以与吸附腔2一一对应,也可以不与吸附腔2对应,任意位置设置两个定位孔8即可。

实施例8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吸附盘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9,安装孔9用于吸附盘1与其他运动机构的连接。通过安装孔9可实现吸附盘1与其他运动结构之间的快速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上述安装孔9可以贯穿吸附盘1的安装面和吸附面,也可以不贯穿吸附盘1的安装面和吸附面,可实现吸附盘1与其他运动机构的连接即可。

上述安装孔9可以为多个,多个安装孔9可以无规则的分布在吸附盘1上,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分布在吸附盘1上,例如多个安装孔9均分为两组,两组安装孔组分布在吸附盘1的中部,且其位于其中一组避位孔组的两侧。

另外,上述安装孔9可以采用螺孔,也可以采用通孔,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与其他运动机构连接。

实施例9

参见图7和图8,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两个吸附腔2的吸附面具有高度差。优选的,高度差为焊带厚度和电池片(或其他待焊接产品)厚度之和,使经过折弯的焊带所有部位与具有高度差的台阶吸附面充分接触,保证焊带的可靠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工前,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人工通过安装孔9将吸附盘1与其他运动机构连接,同时两个负压接入孔3分别通过管路与两个真空机连通;

加工时,两个吸附腔2可以同时通负压时,以进行全长折弯焊带的吸附;也可以单个吸附腔2通负压时,可进行半长直焊带的吸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焊带吸盘,包括吸附盘(1),所述吸附盘(1)的两相对侧分别为安装面和吸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1)内设有至少一个吸附腔(2),所述吸附盘(1)的吸附面上设有与所述吸附腔(2)一一对应的吸附孔单元,所述吸附孔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吸附腔(2)连通;所述吸附盘(1)的安装面上设有与所述吸附腔(2)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负压接入孔(3);所述吸附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吸附孔组,所述吸附孔组由多个沿焊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吸附孔(4)排列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1)上还设有与所述吸附腔(2)一一对应且贯穿的避位孔单元,所述避位孔单元包括至少一组避位孔组,所述避位孔组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贯穿所述吸附盘(1)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组和所述避位孔组一一对应,所述吸附孔组中的吸附孔(4)与对应所述避位孔组中的避位孔(5)沿焊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1)的吸附面上还设有至少一组与所述吸附孔组一一对应的凸起组,所述凸起组包括与对应的所述吸附孔组中吸附孔(4)一一对应的凸起(6),所述吸附孔(4)位于对应的所述凸起(6)上,每个所述凸起(6)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附孔(4)靠近所述吸附盘(1)吸附面的一侧均设有倒角(7)。

6.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多组所述避位孔组沿焊带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附腔(2)沿焊带的长度方向隔开分布在所述吸附盘(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附腔(2)的吸附面具有高度差。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1)上还设有定位孔(8)。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焊带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用于所述吸附盘(1)与其他运动机构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带吸盘,包括吸附盘,吸附盘的两相对侧分别为安装面和吸附面,吸附盘内设有至少一个吸附腔,吸附盘的吸附面上设有与吸附腔一一对应的吸附孔单元,吸附孔单元与对应的吸附腔连通;吸附盘的安装面上设有与吸附腔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负压接入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焊带移载操作,同时满足与前道焊带定位装置对接、焊带拍照定位、激光点焊等功能要求;另外,可同时实现多根全长折弯焊带和半长直焊带的可靠吸附,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徐贵阳;李远鹏;徐涛;唐梦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