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容积大,板底口径大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资源再利用的重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处理设施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水处理量也越来越大,水处理工程中的吸附沉淀池、二沉池、曝气池等构筑物的容积将越来越大。
当圆形水池容积超过3000m3时,水池底板面积较大,就会带来水池底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表面平整度难以保证,底板后浇带需二次支模,后浇带刮平难度大等问题。
鉴于此,为了保证水池底板平整度,提高后浇加强带刮泥效率,亟待实用新型一种简单有效的现浇混凝土水池底板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水池底板平整度,提高后浇加强带刮泥效率的简单有效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用于施工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包括:
水池底板纵横钢筋,铸铁板,钢筋立杆,滑动套筒,水平滑动横梁,水池底板上翻主筋,底板上翻模板,加强带钢丝网,滑动钢板,后浇加强带,底板浇筑刮平装置以及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水池底板纵横钢筋设置在滑动层上面,铸铁板焊接在水池底板纵横钢筋上,钢筋立杆垂直于铸铁板设置,滑动套筒套在钢筋立杆上,水平滑动横梁套在滑动套筒上,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安装在水平滑动横梁上,水池底板上翻主筋和水池底板纵横钢筋垂直设置,底板上翻模板支模置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外侧;后浇加强带内绑扎多层加强带钢丝网,加强带钢丝网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进行绑扎,滑动钢板钉在前期浇筑的水池底板上,滑动钢板上设置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沿着后浇加强带滑动对其加强带混凝土进行刮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池底板纵横钢筋下面设置水泥垫块,水池底板纵横钢筋上下层钢筋之间通过马凳筋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弧形档板以及底板浇筑刮平板,驱动装置连接在水平滑动横梁上,驱动装置连接底板浇筑刮平板,且底板浇筑刮平板置于驱动装置下方,底板浇筑刮平板两边侧设置弧形档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套筒沿着钢筋立杆进行竖向滑动,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着水平滑动横梁进行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上翻模板背部依次设置次楞和主楞,其中次楞间隔横铺设置,主楞置于次楞的背部且连接多个次楞,自防水对拉螺杆穿过连接底板上翻模板两侧的主楞。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拉筋、斜向拉筋均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进行焊接,并伸出底板上翻模板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角加强筋分别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和水池底板纵横钢筋进行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模抗浮拉件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相连,且顶模抗浮拉件穿过底板顶模,底板顶模通过顶模抗浮拉件进行张拉,底板顶模置于上翻水池底板的转角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钢板主要由滑轨钢板及滑槽组成,滑槽由两侧的滑轨钢板包围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包括滑动支架、滑动架横梁、加强带浇筑刮平架以及加强带浇筑刮平板,滑动支架置于滑槽上且沿滑槽滑动,滑动支架与滑动架横梁相连,加强带浇筑刮平架悬挂在滑动架横梁上,加强带浇筑刮平架下面连接加强带浇筑刮平板。
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可以边浇筑混凝土,边刮平,保持水池底板在同一高程,水池底板平整度好。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现浇混凝土水池底板采用钢筋网加强带代替后浇带进行一体化施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施工,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及二次支模工作,且加强带刮平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混凝土水池底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浇混凝土水池底板的后浇加强带刮平滑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钢板结构图。
其中:底板混凝土垫层12;滑动层13;水池底板20;水泥垫块21;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铸铁板23;加强带后拆单元式模板24;加强带钢丝网25;底板加强带止水钢板26;滑轨钢板27;钢钉28;滑动支架29;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滑动架横梁32;钢筋立杆33;滑动套筒34;马凳筋35;驱动装置36;弧形档板37;底板浇筑刮平板38;底板顶模39;顶模抗浮拉件40;水平拉筋41;自防水对拉螺杆42;上翻水池底板43;斜向拉筋44;转角加强筋45;次楞46;主楞47;底板上翻模板48;施工缝止水钢板49;凹槽50;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滑槽52;滑轨钢板53;后浇加强带54;水平滑动横梁9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钢筋、钢板之间焊接技术要求,模板支设操作要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
本方案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用于施工得到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
如图1所示,现浇混凝土水池底板的施工结构图被展示,包括底板混凝土垫层12、滑动层13、水池底板20、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铸铁板23、钢筋立杆33、滑动套筒34、马凳筋35、驱动装置36、弧形档板37、底板浇筑刮平板38、底板顶模39、顶模抗浮拉件40、水平拉筋41、自防水对拉螺杆42、上翻水池底板43、斜向拉筋44、转角加强筋45、次楞46、主楞47、底板上翻模板48、施工缝止水钢板49、凹槽50、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水平滑动横梁98等元件。
在放空管施工完成后,依次铺设褥垫层、底板混凝土垫层12、滑动层13,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设置在滑动层13上面,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下面设置水泥垫块21,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上下层钢筋之间通过马凳筋35进行连接。
铸铁板23焊接在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上,钢筋立杆33与铸铁板23连接在一起,且钢筋立杆33垂直于铸铁板23设置,钢筋立杆33上刻有尺度,滑动套筒34套在钢筋立杆33上,水平滑动横梁98套在滑动套筒34上,滑动套筒34可以沿着钢筋立杆33进行竖向滑动。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36、弧形档板37以及底板浇筑刮平板38共同组成底板浇筑刮平装置,驱动装置36连接在水平滑动横梁98上,驱动装置36连接底板浇筑刮平板38,且底板浇筑刮平板38置于驱动装置36下方,底板浇筑刮平板38两边侧设置弧形档板37,滑动套筒34沿着钢筋立杆33进行竖向滑动保证底板浇筑刮平板38和水池底板20在同一高程,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在驱动装置36的驱动下可沿着水平滑动横梁98进行滑动,对水池底板20表面混凝土进行刮平。
上翻水池底板43采用底板上翻模板48进行支模,底板上翻模板48支模置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外侧,底板上翻模板48背部依次设置次楞46和主楞47,其中次楞46间隔横铺设置,主楞47置于次楞46的背部且连接多个次楞46,自防水对拉螺杆42穿过连接底板上翻模板48两侧的主楞47,用自防水对拉螺杆42进行对拉。
上翻水池底板43内设置转角加强筋45,转角加强筋45分别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和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进行焊接加强,其中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和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垂直设置。水平拉筋41、斜向拉筋44均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进行焊接,并伸出底板上翻模板48外侧。
对应上翻水池底板43转角部外侧设置底板顶模39,顶模抗浮拉件40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相连,且顶模抗浮拉件40穿过底板顶模39,底板顶模39通过顶模抗浮拉件40进行张拉。
进一步的,水池底板与水池侧壁采用分开施工,在水池底板20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开始浇筑上翻水池底板43的混凝土。
上翻水池底板43的施工缝处设置凹槽50,上翻水池底板43的施工缝中线处设置施工缝止水钢板49,施工缝止水钢板49用相关支撑钢筋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进行焊接,在上翻水池底板43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止水钢板49一半埋于混凝土中,一半留存在外面。
如图1-3所示,现浇混凝土水池底板后浇加强带刮平滑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加强带后拆单元式模板24、加强带钢丝网25、底板加强带止水钢板26、滑轨钢板27、滑动支架29、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滑动架横梁32、滑槽52、滑轨钢板53、后浇加强带54等元件。
后浇加强带54内绑扎多层加强带钢丝网25,加强带钢丝网25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进行绑扎,加强带钢丝网25底部设置加强带后拆单元式模板24,加强带钢丝网25与水池底板20交界处焊接底板加强带止水钢板26。
进一步的,滑动钢板27主要由滑轨钢板53及滑槽52组成,滑槽52由两侧的滑轨钢板53包围形成,通过钢钉28将滑轨钢板53钉在前期浇筑的水池底板20上。
滑动钢板27上设置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包括滑动支架29、滑动架横梁32、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以及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滑动支架29置于滑槽52上且沿滑槽52滑动,滑动支架29与滑动架横梁32相连,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悬挂在滑动架横梁32上,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下面连接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可沿着后浇加强带54滑动对其加强带混凝土进行刮平。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用于施工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铸铁板(23),钢筋立杆(33),滑动套筒(34),水平滑动横梁(98),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底板上翻模板(48),加强带钢丝网(25),滑动钢板(27),后浇加强带(54),底板浇筑刮平装置以及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
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设置在滑动层(13)上面,铸铁板(23)焊接在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上,钢筋立杆(33)垂直于铸铁板(23)设置,滑动套筒(34)套在钢筋立杆(33)上,水平滑动横梁(98)套在滑动套筒(34)上,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安装在水平滑动横梁(98)上,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和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垂直设置,底板上翻模板(48)支模置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外侧;
后浇加强带(54)内绑扎多层加强带钢丝网(25),加强带钢丝网(25)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进行绑扎,滑动钢板(27)钉在前期浇筑的水池底板(20)上,滑动钢板(27)上设置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沿着后浇加强带(54)滑动对其加强带混凝土进行刮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下面设置水泥垫块(21),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上下层钢筋之间通过马凳筋(35)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36)、弧形档板(37)以及底板浇筑刮平板(38),驱动装置(36)连接在水平滑动横梁(98)上,驱动装置(36)连接底板浇筑刮平板(38),且底板浇筑刮平板(38)置于驱动装置(36)下方,底板浇筑刮平板(38)两边侧设置弧形档板(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滑动套筒(34)沿着钢筋立杆(33)进行竖向滑动,底板浇筑刮平装置在驱动装置(36)的驱动下沿着水平滑动横梁(98)进行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板上翻模板(48)背部依次设置次楞(46)和主楞(47),其中次楞(46)间隔横铺设置,主楞(47)置于次楞(46)的背部且连接多个次楞(46),自防水对拉螺杆(42)穿过连接底板上翻模板(48)两侧的主楞(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拉筋(41)、斜向拉筋(44)均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进行焊接,并伸出底板上翻模板(48)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角加强筋(45)分别与水池底板上翻主筋(51)和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进行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模抗浮拉件(40)与水池底板纵横钢筋(22)相连,且顶模抗浮拉件(40)穿过底板顶模(39),底板顶模(39)通过顶模抗浮拉件(40)进行张拉,底板顶模(39)置于上翻水池底板(43)的转角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滑动钢板(27)主要由滑轨钢板(53)及滑槽(52)组成,滑槽(52)由两侧的滑轨钢板(53)包围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浇加强带刮平装置包括滑动支架(29)、滑动架横梁(32)、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以及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滑动支架(29)置于滑槽(52)上且沿滑槽(52)滑动,滑动支架(29)与滑动架横梁(32)相连,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悬挂在滑动架横梁(32)上,加强带浇筑刮平架(30)下面连接加强带浇筑刮平板(3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