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渗排水沟被作为地表沟渠排水系统,也是城市垃圾的“过滤器。目前,现有的渗排水沟大多可以满足雨水快速引导以及排放,避免了城市积水,但是却忽略了垃圾处理的问题,而大多数渗排水沟虽然能够拦截城市垃圾,但是却不方便随时将渗排水沟中的垃圾清理,随着垃圾在渗排水沟中越堆越多,渗排水沟的排水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快速排放雨水,过滤雨水中的城市垃圾,还能够将积聚到一定程度的城市垃圾轻松清理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包括沟体、沟盖和拦渣框,其中:
沟体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水孔;
沟盖设置于沟体的顶部,沟盖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水孔;
拦渣框设置于沟体的内部,拦渣框包括第一拦渣板和第二拦渣板,第一拦渣板平行设置于沟体的一个侧壁,第二拦渣板平行设置于沟体的底部,第一拦渣板和第二拦渣板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三排水孔。
可选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还包括快速连接机构,快速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固定卡勾、弹簧和连接座,其中:
第一固定卡勾设置于沟体的一个侧壁的内表面,第一固定卡勾的沟槽朝向沟体的底部;
连接座设置于沟盖朝向沟体的端面;
沟盖上设置有沉槽孔,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沉槽孔同轴布置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沉槽孔的直径;
连接杆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杆帽、杆身和销杆,弹簧套设在杆身上,弹簧设置在沉槽孔内部,弹簧的一端与杆帽相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沉槽的底部相抵接,杆身远离杆帽的一端穿过通孔,销杆与杆身远离杆帽的一端连接,销杆可操作性地卡接在第一固定卡勾的沟槽内。
可选的,销杆为弹性圆柱销,杆身远离杆帽的一端设置有销孔,弹性圆柱销穿过销孔与杆身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固定卡勾,第二固定卡勾固定设置于沟体与第一拦渣板平行的侧壁,第二固定卡勾的沟槽朝向沟体的底部,第一拦渣板的上端可操作性地卡接在第二固定卡勾的沟槽内。
可选的,拦渣框还包括第一侧拦渣板和第二侧拦渣板,第一侧拦渣板平行设置于第二侧拦渣板,第一拦渣板和第二拦渣板连接设置于第一侧拦渣板和第二侧拦渣板之间,第一侧拦渣板和第二侧拦渣板上均设置有第三排水孔。
可选的,第一侧拦渣板和第二侧拦渣板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拦渣板和第二拦渣板连接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拦渣板和第二侧拦渣板的两个直角边之间。
可选的,第一拦渣板上的第三排水孔与沟体的一个侧壁上的第一排水孔交错设置。
可选的,沟体和沟盖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的,第一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均为圆孔,第二排水孔为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由于沟体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沟盖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水孔,拦渣框上设置有若干第三排水孔,所以城市积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孔流入沟体,并通过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过滤掉城市垃圾后从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中渗透排放,被海绵城市回收,而由于拦渣框设置于沟体的内部,拦渣框形成一个铲子,打开沟盖后,将拦渣框从沟体的一侧滑动到另一侧,则可以将城市垃圾堆积,取出拦渣框即可将城市垃圾铲出,垃圾清理方便又快捷,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沟盖2和连接座7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可用于人行步道线性排水、公园慢行道线性排水、自行车道线性排水、屋顶线性排水和园林景观线性排水等场所,该渗排水沟包括沟体1、沟盖2、拦渣框3和快速连接机构,沟体1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沟体1嵌设在城市路面内部,沟体1的侧壁和底部与土地直接接触,城市积水可以在沟体1的内部慢慢向土地渗透,将水排出,同时,沟体1的外部也可以连接海绵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将城市积水通过若干第一排水孔排入海绵城市的水循环系统。而沟盖2则设置于沟体1的顶部,沟盖2可以通过螺钉或者本实施例的快速连接机构与沟体1相连接,沟盖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水孔,城市积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进入沟体1的内部,拦渣框3则设置于沟体1的内部,拦渣框3包括第一拦渣板31和第二拦渣板32,第一拦渣板31平行设置于沟体1的一个侧壁,第二拦渣板32平行设置于沟体1的底部,也就是说,第一拦渣板31和第二拦渣板32相互垂直,第一拦渣板31和第二拦渣板32上均设置有第三排水孔,城市积水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进入沟体1的内部后,先通过第三排水孔,接着通过第一拦渣板31后面的第一排水孔进入海绵城市的水循环系统,而城市垃圾则无法通过第三排水孔和第一排水孔进入绵城市的水循环系统,更不能进入土地内部,因此城市垃圾被积聚在沟体1的内部,当城市垃圾需要清理时,只需要打开沟盖2,拦渣框3的形状可以当做一个铲子,将拦渣框3从沟体1的一侧滑动到另一侧,则可以将城市垃圾堆积,取出拦渣框3即可将城市垃圾铲出,垃圾清理方便又快捷。通过本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渗排水沟,不仅能够快速排放雨水,过滤雨水中的城市垃圾,还能够将积聚到一定程度的城市垃圾轻松清理。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均为圆孔,第二排水孔为条形孔,当然,排水孔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拦渣框3还包括第一侧拦渣板33和第二侧拦渣板34,第一侧拦渣板33和第二侧拦渣板34上均设置有第三排水孔,第一侧拦渣板33平行设置于第二侧拦渣板34,第一拦渣板31和第二拦渣板32连接设置于第一侧拦渣板33和第二侧拦渣板34之间,具体来说,第一侧拦渣板33和第二侧拦渣板34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拦渣板31和第二拦渣板32连接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拦渣板33和第二侧拦渣板34的两个直角边之间。第一侧拦渣板33和第二侧拦渣板34可以防止拦渣框3铲出城市垃圾时,城市垃圾从拦渣框3的两侧洒落。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渗排水沟还包括第二固定卡勾8,第二固定卡勾8固定设置在沟体1与第一拦渣板31平行的侧壁上,具体来说,第二固定卡勾8固定在沟体1与第一拦渣板31平行且相接触的侧壁上,第二固定卡勾8的沟槽朝向沟体1的底部,第一拦渣板31与沟体1的侧壁相接触后,第一拦渣板31得的上端可操作性地卡接在第二固定卡勾8的沟槽内,也就是说,在不需要清理城市垃圾时,第一拦渣板31被第二固定卡勾8卡接固定,不会在沟体1的内部自由滑动。同时,第一拦渣板31上的第三排水孔与沟体1的与第一拦渣板31平行的侧壁上的第一排水孔交错设置,过滤城市垃圾的效果更好。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4、第一固定卡勾5、弹簧6和连接座7,第一固定卡勾5设置于沟体1的一个侧壁的内表面,第一固定卡勾5的沟槽朝向沟体1的底部,连接座7设置于沟盖2朝向沟体1的端面,沟盖2上设置有沉槽孔,连接座7上设置有与沉槽孔同轴布置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沉槽孔的直径,连接杆4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杆帽41、杆身42和销杆43,弹簧6套设在杆身42上,弹簧6设置在沉槽孔内部,弹簧6的一端与杆帽41相抵接,弹簧6的另一端与沉槽的底部相抵接,杆身42远离杆帽41的一端穿过通孔,销杆43与杆身42远离杆帽41的一端连接,销杆43可操作性地卡接在第一固定卡勾5的沟槽内。也就是说,按下杆帽41,杆身42向下滑动,销杆43与第一固定卡勾5的沟槽脱离,此时转动杆帽41,使销杆43与第一固定卡勾5的投影不重合,松开杆帽41,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杆身42向上滑动,沟体1和沟盖2分离。而想要固定沟体1和沟盖2时,按下杆帽41,杆身42向下滑动,当销杆43低于第一固定卡勾5的沟槽,此时转动杆帽41,使销杆43转动轴至与第一固定卡勾5的投影重合,松开杆帽41,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杆身42向上滑动,销杆43嵌入第一固定卡勾5的沟槽,沟体1和沟盖2相连接。
进一步的,销杆43为弹性圆柱销,杆身42远离杆帽41的一端设置有销孔,弹性圆柱销穿过销孔与杆身42连接。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沟盖2和连接座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沟体1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连接座7,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设置有四个快速连接机构,当然,当渗排水沟长度较长时,快速连接机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并且,在沟体1和沟盖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为长条状,设置于连接座7的外侧。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由于沟体1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沟盖2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水孔,拦渣框3上设置有若干第三排水孔,所以城市积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孔流入沟体1,并通过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过滤掉城市垃圾后从第二排水孔和第三排水孔中渗透排放,被海绵城市回收,而由于拦渣框3设置于沟体1的内部,拦渣框3形成一个铲子,打开沟盖2后,将拦渣框3从沟体1的一侧滑动到另一侧,则可以将城市垃圾堆积,取出拦渣框3即可将城市垃圾铲出,垃圾清理方便又快捷,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沟体、沟盖和拦渣框,其中:
所述沟体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水孔;
所述沟盖设置于所述沟体的顶部,所述沟盖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排水孔;
所述拦渣框设置于所述沟体的内部,所述拦渣框包括第一拦渣板和第二拦渣板,所述第一拦渣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沟体的一个侧壁,所述第二拦渣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沟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拦渣板和所述第二拦渣板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速连接机构,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固定卡勾、弹簧和连接座,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卡勾设置于所述沟体的一个侧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勾的沟槽朝向所述沟体的底部;
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沟盖朝向所述沟体的端面;
所述沟盖上设置有沉槽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沉槽孔同轴布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沉槽孔的直径;
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杆帽、杆身和销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杆身上,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沉槽孔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杆帽相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沉槽的底部相抵接,所述杆身远离所述杆帽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销杆与所述杆身远离所述杆帽的一端连接,所述销杆可操作性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卡勾的沟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杆为弹性圆柱销,所述杆身远离所述杆帽的一端设置有销孔,所述弹性圆柱销穿过所述销孔与所述杆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卡勾,所述第二固定卡勾固定设置于所述沟体与所述第一拦渣板平行的侧壁,所述第二固定卡勾的沟槽朝向所述沟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拦渣板的上端可操作性地卡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卡勾的沟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渣框还包括第一侧拦渣板和第二侧拦渣板,所述第一侧拦渣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拦渣板,所述第一拦渣板和所述第二拦渣板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拦渣板和所述第二侧拦渣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拦渣板和所述第二侧拦渣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三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拦渣板和所述第二侧拦渣板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拦渣板和所述第二拦渣板连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拦渣板和所述第二侧拦渣板的两个直角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渣板上的第三排水孔与所述沟体的一个侧壁上的第一排水孔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和所述沟盖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绵城市的渗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三排水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为条形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