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卤素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
背景技术:
卤素灯一般指卤素灯泡,简称为卤素泡,又称为钨卤灯泡、石英灯泡,是白炽灯的一个变种,原理是在灯泡内注入碘或溴等卤素气体,在高温下,升华的钨丝与卤素进行化学作用,冷却后的钨会重新凝固在钨丝上,形成平衡的循环,避免钨丝过早断裂。因此卤素灯泡比白炽灯更长寿。
在卤素灯的生产过程中排气是尤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在对卤素灯进行排气时会使用到一种排气机,圆排气机是目前常用排气机设备,中心盘则是圆排气机设备上的重要组件之一,传统的圆排气机中心盘密封卡接效果差,导致中心盘连接处易出现较大间隙,容易造成慢泄,使得加工出的卤素灯达不到合格使用标准,增加了卤素灯的次品率,严重降低了卤素灯的生产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解决了传统的圆排气机中心盘密封卡接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包括上中心盘,所述上中心盘的底部卡接有下中心盘,所述上中心盘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腔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下中心盘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底部贯穿至凹槽的内腔并与第二通槽的内腔卡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移动杆、第一按柄、第三通槽、移动柱、第一弹簧、活动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栓接有第一按柄,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贯穿至凹槽的内腔,所述移动杆左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相向的一侧栓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三通槽内腔相向的一侧竖向栓接有连接板,所述移动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板和连接板相向的一侧栓接,所述移动柱远离移动杆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第二通槽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活动杆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活动杆相向的一侧栓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活动杆的一侧分别与移动柱的顶部和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槽内腔相向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移动板相向一侧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外侧栓接有固定块,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与第一按柄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移动板和固定座相向的一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槽相向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槽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柱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限位块,所述凹槽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杆的长度长于第一推杆的长度,所述上中心盘的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密封垫。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按柄的配合,可为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的密封安装提供手动驱动来源,通过第三通槽和第一弹簧的配合,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便于带动移动柱进行移动,可对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进行初步密封卡接,通过活动杆、卡槽和第二弹簧的配合,防止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的连接处存在较大间隙造成泄漏,使得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之间的密封卡接更加稳固,进一步加强了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的密封卡接效果,有效提高了卤素灯的生产质量,解决了传统的圆排气机中心盘密封卡接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推动移动柱和活动杆同步向内侧移动,通过第三弹簧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进行快速拆卸,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防止移动板与下中心盘发生脱离,对移动板起到有效滑动限位的作用,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使得移动柱可平稳进行移动,防止移动柱发生位移偏差,对移动柱起到有效滑动支撑的作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得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之间的密封卡接效果更加显著,防止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在密封卡接时出现偏差,对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起到有效限位固定作用,通过第二推杆的长度长于第一推杆的长度,第二推杆可预先将活动杆推倒,更加便于使用者对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的拆卸,通过密封垫的配合,避免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连接处存在间隙,对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之间起到良好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的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的结构局部立体图。
图中标号:1、上中心盘;2、下中心盘;3、第一通槽;4、固定板;5、凹槽;6、第二通槽;7、密封机构;71、移动杆;72、第一按柄;73、第三通槽;74、移动柱;75、第一弹簧;76、活动杆;77、第二弹簧;8、移动板;9、第一推杆;10、第二推杆;11、第三弹簧;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块;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块;1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上中心盘和下中心盘的结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的结构局部立体图,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包括上中心盘1,所述上中心盘1的底部卡接有下中心盘2,所述上中心盘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第一通槽3内腔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板4,所述下中心盘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槽6,所述第一通槽3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机构7,所述密封机构7的底部贯穿至凹槽5的内腔并与第二通槽6的内腔卡接。
所述密封机构7包括移动杆71、第一按柄72、第三通槽73、移动柱74、第一弹簧75、活动杆76和第二弹簧77,所述固定板4的内腔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1,所述移动杆71的顶部栓接有第一按柄72,可为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密封安装提供手动驱动来源,所述移动杆71的底部贯穿至凹槽5的内腔,所述移动杆71左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第三通槽73,所述第三通槽7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柱74,所述移动柱74相向的一侧栓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三通槽73内腔相向的一侧竖向栓接有连接板,所述移动柱74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75,所述第一弹簧75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板和连接板相向的一侧栓接,第一弹簧75的弹性势能便于带动移动柱74进行移动,可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进行初步密封卡接,所述移动柱74远离移动杆7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6,所述第二通槽6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活动杆76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活动杆76相向的一侧栓接有第二弹簧77,所述第二弹簧77远离活动杆76的一侧分别与移动柱74的顶部和底部栓接,防止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连接处存在较大间隙造成泄漏,使得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之间的密封卡接更加稳固,进一步加强了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密封卡接效果,有效提高了卤素灯的生产质量,解决了传统的圆排气机中心盘密封卡接效果差的问题。
所述第二通槽6内腔相向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一推杆9,所述移动板8相向一侧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10,所述第二推杆10的外侧栓接有固定块,便于使用者推动移动柱74和活动杆76同步向内侧移动,所述移动杆71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11,所述第三弹簧11的顶部与第一按柄72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三弹簧11的底部与固定板4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推杆10的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移动板8和固定座相向的一侧栓接,便于使用者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进行快速拆卸。
所述第二通槽6相向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8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13,防止移动板8与下中心盘2发生脱离,对移动板8起到有效滑动限位的作用。
所述第三通槽73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柱74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15,使得移动柱74可平稳进行移动,防止移动柱74发生位移偏差,对移动柱74起到有效滑动支撑的作用。
所述移动杆7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限位块16,所述凹槽5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6配合使用的限位槽,使得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之间的密封卡接效果更加显著,防止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在密封卡接时出现偏差,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起到有效限位固定作用。
所述第二推杆10的长度长于第一推杆9的长度,第二推杆10可预先将活动杆76推倒,更加便于使用者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拆卸,所述上中心盘1的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密封垫,避免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连接处存在间隙,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之间起到良好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上中心盘1的第一通槽3与下中心盘2的凹槽5对齐,随后使用者将上中心盘1放置在下中心盘2表面,接着使用者向下按动第一按柄72,第一按柄72带动第三弹簧11向下挤压,此时第一按柄72带动移动杆71通过滑套平稳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块16与限位槽卡接固定,与此同时第一弹簧75的弹性势能带动移动柱74同步向外侧进行弹性复位,移动柱74带动活动杆76向外侧移动,活动杆76进入第二通槽6时,第二通槽6将活动杆76向内侧挤压,接着活动杆76带动第二弹簧77向内侧挤压,随后活动杆76进入卡槽内,第二弹簧77的弹性势能带动活动杆76同步向外侧进行弹性复位,直至活动杆76与卡槽紧密卡接,即可完成上中心盘1与下中心盘2的密封卡接作业,拆卸同理,使用者同步向内侧推动移动板8,移动板8同时带动第一推杆9,首先第一推杆9将活动杆76向内侧推动,随后使用者在推动第二推杆10,第二推杆10带动移动柱74向内侧推动,接着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0同时将移动柱74和活动杆76推出第二通槽6外,接着第三弹簧11的弹性势能带动移动杆71向上进行弹性复位,即可完成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拆卸作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按柄72的配合,可为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密封安装提供手动驱动来源,通过第三通槽73和第一弹簧75的配合,第一弹簧75的弹性势能便于带动移动柱74进行移动,可对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进行初步密封卡接,通过活动杆76、卡槽和第二弹簧77的配合,防止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连接处存在较大间隙造成泄漏,使得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之间的密封卡接更加稳固,进一步加强了上中心盘1和下中心盘2的密封卡接效果,有效提高了卤素灯的生产质量,解决了传统的圆排气机中心盘密封卡接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包括上中心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盘(1)的底部卡接有下中心盘(2),所述上中心盘(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3),所述第一通槽(3)内腔的底部栓接有固定板(4),所述下中心盘(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外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槽(6),所述第一通槽(3)的内腔设置有密封机构(7),所述密封机构(7)的底部贯穿至凹槽(5)的内腔并与第二通槽(6)的内腔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7)包括移动杆(71)、第一按柄(72)、第三通槽(73)、移动柱(74)、第一弹簧(75)、活动杆(76)和第二弹簧(77),所述固定板(4)的内腔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1),所述移动杆(71)的顶部栓接有第一按柄(72),所述移动杆(71)的底部贯穿至凹槽(5)的内腔,所述移动杆(71)左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第三通槽(73),所述第三通槽(7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柱(74),所述移动柱(74)相向的一侧栓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三通槽(73)内腔相向的一侧竖向栓接有连接板,所述移动柱(74)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75),所述第一弹簧(75)的两侧分别与限位板和连接板相向的一侧栓接,所述移动柱(74)远离移动杆(7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6),所述第二通槽(6)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活动杆(76)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活动杆(76)相向的一侧栓接有第二弹簧(77),所述第二弹簧(77)远离活动杆(76)的一侧分别与移动柱(74)的顶部和底部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6)内腔相向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一推杆(9),所述移动板(8)相向一侧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10),所述第二推杆(10)的外侧栓接有固定块,所述移动杆(71)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11),所述第三弹簧(11)的顶部与第一按柄(72)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三弹簧(11)的底部与固定板(4)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推杆(10)的表面套设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移动板(8)和固定座相向的一侧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6)相向一侧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8)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槽(73)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柱(74)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7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限位块(16),所述凹槽(5)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6)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圆排气机中心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10)的长度长于第一推杆(9)的长度,所述上中心盘(1)的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密封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