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拾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
背景技术:
监听拾音器是用来采集现场环境声音再传送到后端设备的一个器件,它是由咪头(麦克风)和音频放大电路构成。拾音器一般分为数字拾音器和模拟拾音器,数字拾音器就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将模拟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声音传感设备。模拟拾音器就只是用一般的模拟电路放大咪头采集到的声音。拾音器有三线制和四线制之分;三线制拾音器一般红色代表电源正极,白色代表音频正极,黑色代表信号及电源的负极(公共地)。四线制拾音器一般红色代表电源正极,白色代表音频正极,音频负极和电源负极是分开来。拾音器产品通常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按性能分有声乐吉他和监控用拾音器。
目前广泛应用的拾音产品主要有麦克风,这种产品在使用时为保证良好的拾音效果需要将话筒一直正对着音源,如果音源与麦克风有一定角度偏差后,拾音效果会很差,甚至没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拾音产品在音源与麦克风角度有一定偏差后拾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该拾音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壳体尾部及向外膨胀的壳体头部;
pcb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配置有音频放大电路及滤波电容;
至少三个咪头,各所述咪头顶部朝外排布且沿不同方位设置在壳体头部,所述咪头分别通过电连接至音频放大电路;
金属网,连接至壳体头部端面;
第一海绵,设置在壳体头部且贴合在所述金属网内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海绵,所述第二海绵对应设置在壳体头部,且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咪头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三个咪头,所述咪头顶部朝外排布且其咪头轴线方向上互呈45°设置。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固定设置有电气接口且电连接至pcb板,所述壳体尾部开有与该电气接口相适配的开口,用于外接电源及网络信号。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及下壳体通过卡扣结构扣合。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分布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对应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固定螺丝加固上壳体及下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内嵌有一1/4"螺纹。
优选地,所述金属网开孔率为40%。
优选地,所述壳体头部侧边为镂空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其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pcb板、金属网、海绵及至少三个咪头,壳体具有壳体尾部及向外膨胀的壳体头部;pcb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配置有音频放大电路,其中咪头顶部朝外排布且沿不同方位设置在壳体头部,咪头分别通过电连接至音频放大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通过至少三个咪头的不同角度排布及壳体头部膨胀镂空的结构,增强拾音装置的拾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方位拾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方位拾音装置头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方位拾音装置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方位拾音装置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100-壳体,110-上壳体,111-通孔,120-下壳体,121-螺纹孔,122-1/4"螺纹,200-pcb板,300-咪头,400-第一海绵,500-金属网,600-第二海绵,700-电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该拾音装置包括:壳体100、pcb板200、第一海绵400、金属网500及至少三个咪头300;壳体100具有壳体尾部及向外膨胀的壳体头部;pcb板200设置在壳体100内,配置有音频放大电路及滤波电容;咪头300顶部朝外排布且沿不同方位设置在壳体100头部,咪头300分别通过电连接至音频放大电路;金属网500连接至壳体100头部端面;第一海绵400设置在壳体100头部且贴合在金属网500内侧。
其中,滤波电容用于使外部电源转化成平稳的电流给拾音装置供电,至少三个咪头300靠近金属网500设置,其各咪头300拾音端朝向外部且分为不同角度设置,各咪头300分别电连接至pcb板200上的音频放大电路,以保证能最大化采集180°范围内音源发出的声音。第一海绵400设置在壳体100头部且贴合在金属网500内侧,使内部结构紧凑且可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咪头300及电路中,壳体头部向外膨胀,增大拾音装置拾音口面积及角度,通过音频放大电路连接至不同角度排布的各个咪头300及壳体头部膨胀结构,增强拾音装置的拾音效果。
在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第二海绵600,第二海绵600对应设置在壳体头部,且开设有用于容纳咪头300的凹槽,第二海绵600为两相同的海绵,对称设置在壳体头部内,将咪头300设置在凹槽内可强加咪头300的位置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二海绵600的凹槽内设置有三个咪头300,咪头300顶部朝外排布且其咪头300轴线方向上互呈45°设置;本多方位拾音装置的第二海绵600的凹槽中设置三个咪头300,互呈45°分布,拾音范围可达180°。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pcb板200上固定设置有电气接口700且电连接至pcb板200,壳体尾部开有与该电气接口700相适配的开口,用于外接电源及网络信号;电气接口700包括电源接口及网络信号接口,在外接网络及电源时,两根电源线连接至滤波电容为本多方位拾音装置供电,六根网络信号线通过电路分别连接至三个咪头300为其提供网络信号。
其中,参见图3,壳体100包括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通过卡扣结构扣合;下壳体120边沿内侧设置有凸沿,上壳体110对应设置有卡槽,需扣合时,只需将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对准按压即可连接成完整的壳体。
参见图3,上壳体110分布开设有通孔111,下壳体120对应设置有螺纹孔121,通过固定螺丝加固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连接。上壳体110上分布开设有4个通孔111,下壳体120对应设置有4个螺纹孔121,在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后,为提高结构稳定性,可通过固定螺钉将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壳体100上内嵌有一1/4"螺纹122;在使用中,为固定本多方位拾音装置可将立杆式结构、传统的话筒支架或者带1/4"螺杆a的脚架将本多方位拾音装置支撑,1/4"螺杆a拧进本多方位拾音装置上的1/4"螺纹122中加以固定。
其中,参见图3,金属网500开孔率为40%,壳体头部侧边为镂空状,可减小音源声波衰减,增强拾音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1.一种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壳体尾部及向外膨胀的壳体头部;
pcb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配置有音频放大电路及滤波电容;
至少三个咪头,各所述咪头顶部朝外排布且沿不同方位设置在壳体头部,咪头分别通过电连接至音频放大电路;
金属网,连接至壳体头部端面;
第一海绵,设置在壳体头部且贴合在所述金属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海绵,所述第二海绵对应设置在壳体头部,且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咪头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三个咪头,所述咪头顶部朝外排布且其咪头轴线方向上互呈45°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固定设置有电气接口且电连接至pcb板,所述壳体尾部开有与该电气接口相适配的开口,用于外接电源及网络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及下壳体通过卡扣结构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分布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对应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固定螺丝加固上壳体及下壳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内嵌有一1/4"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开孔率为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头部侧边为镂空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