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95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



背景技术:

道路沿线的结构物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路基、桥梁和隧道,桥梁和隧道的两侧一般与路基相连接。横断面形式,如果仅按照有无中央绿化带,可以划分为有中央绿化带的道路和无中央绿化带的道路,两种形式。对于标准横断面含有中央绿化带的道路,为了节省造价,降低桥梁的规模和施工难度,主线的桥梁横断面形式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两种情况均取消了中央绿化带。

中央绿化带在使用时,在夏季等多雨水的季节时,由于填土的吸水性有限,导致绿化带内的水溢出到里面,造成路基积水严重,另外,绿化带积水也对绿化带内的绿植生长造成影响,故此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承载罩,所述承载罩的内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且位于承载罩内设有填充土,所述底板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底部形成第一传输通道,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壁形成第二传输通道,所述基座内设有均与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连通的出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安装箱的外壁设有橡胶板。

优选地,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上端且位于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在第二滤网的上端设有第三滤网。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上端设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内径大于出水通道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填充土渗出的水以及第二传输通道流入的水,均通过出水通道流出,实现了土层与土层表面的水均可以通过出水通道排出,避免了绿化带内积水,保护了绿植,避免了绿化带溢出的水对路面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出水通道;3、第二传输通道;4、承载罩;5、底板;6、第一传输通道;7、第一滤网;8、填充土;9、橡胶板;10、安装槽;11、安装腔;12、把手;13、第二滤网;14、第三滤网;15、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端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内设有承载罩4,所述承载罩4的内底部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端且位于承载罩4内设有填充土8,所述底板5内设有第一滤网7,所述承载罩4与基座1内底部形成第一传输通道6,所述承载罩4与基座1内壁形成第二传输通道3,所述基座1内设有均与第一传输通道6和第二传输通道3连通的出水通道2。使用时,填充土8渗出的水以及第二传输通道3流入的水,均通过出水通道流出,实现了土层与土层表面的水均可以通过出水通道排出,避免了绿化带内积水,保护了绿植,避免了绿化带溢出的水对路面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箱的外壁设有橡胶板9。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罩4与基座1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滤网13,所述第二滤网13的上端且位于安装腔11内设有安装框15,所述安装框15在第二滤网13的上端设有第三滤网14。可以利用可拆卸的第三滤网14方便对第二滤网13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滤网14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13的孔径。可以过滤掉比较小的杂质,避免排水通路的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15上端设有把手12。方便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6的内径大于出水通道2的内径。提高了排水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承载罩,所述承载罩的内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且位于承载罩内设有填充土,所述底板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底部形成第一传输通道,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壁形成第二传输通道,所述基座内设有均与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连通的出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的外壁设有橡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上端且位于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在第二滤网的上端设有第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上端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内径大于出水通道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积水结构的绿化带,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承载罩,所述承载罩的内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且位于承载罩内设有填充土,所述底板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底部形成第一传输通道,所述承载罩与基座内壁形成第二传输通道,所述基座内设有均与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连通的出水通道。填充土渗出的水以及第二传输通道流入的水,均通过出水通道流出,实现了土层与土层表面的水均可以通过出水通道排出,避免了绿化带内积水,保护了绿植,避免了绿化带溢出的水对路面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傅红玲;陈爱情;张俊辉;熊峰;吴巨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先高路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