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铣加工用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加工直径较小的圆柱凸台类产品时多采用车加工,但由于车加工会对凸台类产品产生侧向挤压力,因此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进刀的速度以及转速,加工效率低,加工过程中易产品易发生形变,加工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加工用刀具,他可以采用铣加工的方式生产直径较小的圆柱凸台类产品,加工精度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铣加工用刀具,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具有刀头另一端与铣床连接,所述刀头的内壁与本体之间夹角为1°~2°,所述刀具的横向长度小于本体横截面的半径长度,所述刀具的铣削角的角度为80°~9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刀具的横向长度小于本体横截面的半径长度,且刀头的内壁与本体之间夹角为1°~2°,当刀具旋转时其内部形成避空腔体,仅刀头的铣削角与待加工产品有接触,待加工产品不会受到侧向的挤压力,避免其发生形变,加工精度高,且采用上述结构加工产品时进刀速度及转速没有严格限制,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铣加工用刀具,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端具有刀头2另一端与铣床连接,所述刀头2的内壁与本体1之间夹角为1°~2°,所述刀头2的横向长度小于本体1横截面的半径长度,所述刀头的铣削角3的角度为80°~90°。
刀头2的横向长度小于本体1横截面的半径长度,且刀头2的内壁与本体1之间夹角为1°~2°,当刀具旋转时其内部形成避空腔体,仅刀头2的铣削角3与待加工产品有接触,待加工产品不会受到侧向的挤压力,避免其发生形变,加工精度高,且采用上述结构加工产品时进刀速度及转速没有严格限制,生产效率高。
刀头2的横向长度小于本体1横截面的半径长度,当刀具旋转时其内部形成避空腔体,用于容纳待加工柱形凸台类产品。
铣削角角度过大则刀头2太钝,角度太小则强度不够。
1.一种铣加工用刀具,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具有刀头另一端与铣床连接,所述刀头的内壁与本体之间夹角为1°~2°,所述刀头的横向长度小于本体横截面的半径长度,所述刀头的铣削角的角度为80°~9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