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一般包括底座、触桥、超程框架和驱动杆,触桥和超程框架可在底座上上下移动,底座两侧设有静触点,触桥两侧设于对准静触点的动触点,上述结构在使用时驱动杆向下移动抵在触桥上,并带动触桥向下移动,使动触点和静触点连通,无法启动超程框架,启动超程框架需要增设其它的动作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触桥和超程框架能够一起动作的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底座、触桥、超程框架和驱动杆,所述触桥和超程框架可在底座上上下移动,所述底座两侧设有静触点,所述触桥两侧设于对准静触点的动触点,其特征是:所述触桥上设有操作架,所述操作架底面两侧设有可抵在超程框架上端的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架底面设有圆形弹簧座,所述圆形弹簧座上套设有抵在触桥上的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触桥上设置操作架,在操作架底面两侧设置可抵在超程框架上端的顶板,当驱动杆向下移动时,带动操作架、触桥和超程框架一起向下移动,超程框架的启动无需增设其它动作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体积更小,此外,操作架底面设有圆形弹簧座,圆形弹簧座上套设有抵在触桥上的弹簧,使动触头能够更加稳定的抵在静触头上,保证吸合特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触桥;3、超程框架;4、驱动杆;5、静触点;6、动触点;7、操作架;8、顶板;9、圆形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底座1、触桥2、超程框架3和驱动杆4,所述触桥2和超程框架3可在底座1上上下移动,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静触点5,所述触桥2两侧设于对准静触点5的动触点6,其特征是:所述触桥2上设有操作架7,所述操作架7底面两侧设有可抵在超程框架3上端的顶板8,所述操作架7底面设有圆形弹簧座9,所述圆形弹簧座9上套设有抵在触桥2上的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在触桥2上设置操作架7,在操作架7底面两侧设置可抵在超程框架3上端的顶板8,当驱动杆4向下移动时,带动操作架7、触桥2和超程框架3一起向下移动,超程框架3的启动无需增设其它动作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且体积更小,此外,操作架7底面设有圆形弹簧座9,圆形弹簧座9上套设有抵在触桥2上的弹簧,使动触头能够更加稳定的抵在静触头上,保证吸合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底座、触桥、超程框架和驱动杆,所述触桥和超程框架可在底座上上下移动,所述底座两侧设有静触点,所述触桥两侧设于对准静触点的动触点,其特征是:所述触桥上设有操作架,所述操作架底面两侧设有可抵在超程框架上端的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架底面设有圆形弹簧座,所述圆形弹簧座上套设有抵在触桥上的弹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