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定位工装,具体为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导弹发射箱易碎盖是导弹贮运发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环氧泡沫塑料等硬脆性材料制成。模压成型后需要在该易碎盖上进行断裂应力槽和装配孔加工,且必须保证断裂应力槽和装配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度要求。现有技术条件下,易碎盖机加工时,主要依靠铣床工作平台自带的夹紧装置装夹固定,该装置适用于装夹结构简单,材料强度及刚度较高的产品。由于易碎盖材料强度低,刚度差,因此在采用该机加工装夹定位易碎盖时,存在易碎盖加工基准定位困难,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还可能造成盖体变形开裂,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该工装可以解决易碎盖机加工基准定位困难、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用于装夹定位易碎盖进行断裂应力槽铣加工和周向装配孔钻孔,该工装包括底板5、长支撑块2、短支撑块4及压板3,所述底板5位于底部,用于与加工易碎盖1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平台固定;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位于四周,用于定位易碎盖1的外型面,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底部与底板5连接;所述的压板3用于压紧定位易碎盖1口部端面,多组压板3沿易碎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压板3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在底板5的底部加工有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的沉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5底部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的沉孔为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易碎盖1压紧定位后,其外型面与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弧形面贴合,其口部端面与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5中心位置加工有方形通孔。

进一步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各有两块,每块底部和顶部各加工有螺纹孔,分别通过螺钉与压板3和底板5连接。

进一步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部均匀设有水平通孔作为钻孔定位孔,用于易碎盖1装配孔的钻孔定位加工。

进一步地,在长支撑块2上部均匀分布有八个钻孔定位孔,短支撑块4上部均匀分布有七个钻孔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3为l型,该l型倒扣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l型长边端部抵压于底板5,短勾端部抵压易碎盖1口部端面,通过螺钉压紧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对易碎盖1口部端面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3共有八组,沿易碎盖1的周向均匀布置,每边各两组,位置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部的钻孔定位孔错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装夹定位易碎盖进行断裂应力槽铣加工和周向装配孔钻孔,提高机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机加工操作难度,有效保护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便捷,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易碎盖;2:长支撑块;3:压板;4:短支撑块;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用于装夹定位易碎盖进行断裂应力槽铣加工和周向装配孔钻孔。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主要包括底板5、长支撑块2、短支撑块4及压板3。底板5位于底部,用于与加工易碎盖1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平台固定。在底板5的底部,加工有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的沉孔。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位于四周,用于定位易碎盖1的外型面,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底部与底板5连接。压板3用于压紧定位易碎盖1口部端面,压板3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固定,多组压板3沿易碎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当中,在易碎盖1压紧定位后,易碎盖1外型面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弧形面贴合,易碎盖1口部端面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上端面平齐,由此实现易碎盖1的准确、方便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当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保证一次装夹完成易碎盖1断裂应力槽铣加工和装配孔钻孔,将压板3设计为l型,该l型倒扣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l型长边端部抵压于底板5,短勾端部抵压易碎盖1口部端面,通过螺钉压紧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对易碎盖1口部端面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当中,如图1和图2所示,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各有两块,每块底部和顶部各加工有两个螺纹孔,分别通过螺钉与压板3和底板5连接。此外,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部均匀设有水平通孔作为钻孔定位孔,用于易碎盖1装配孔的定位钻孔加工。在一个实施方式当中,在长支撑块2上部均匀分布有八个钻孔定位孔,短支撑块4上部均匀分布有七个钻孔定位孔。在一个实施方式当中,压板3共有设八组,沿易碎盖1的周向均匀布置,每边各两组,位置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部钻孔定位孔错开。

由于易碎盖1为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模压成型后外形尺寸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底板5底部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的沉孔优选设计为腰型孔,从而保证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能够分别然沿易碎盖1长宽方向调整位置,方便装夹。另外,优选的是,底板5中心位置加工有方形通孔,降低工装重量,方便拆卸、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的工作流程如下:在使用时,将易碎盖1放入工装,移动调整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位置,使易碎盖1与支撑块型面贴合,拧紧底板5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连接螺钉,装上八个压板3,拧紧压板3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螺钉,使易碎盖1口部端面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端面平齐,至此,用该工装来装夹定位产品的过程结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可实现易碎盖的准确定位,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过程中操作难度,有效保护易碎盖,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之内所作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用于装夹定位易碎盖进行断裂应力槽铣加工和周向装配孔钻孔,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底板(5)、长支撑块(2)、短支撑块(4)及压板(3),所述底板(5)位于底部,用于与加工易碎盖(1)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平台固定;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位于四周,用于定位易碎盖(1)的外型面,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底部与底板(5)连接;所述的压板(3)用于压紧定位易碎盖(1)口部端面,多组压板(3)沿易碎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压板(3)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在底板(5)的底部加工有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的沉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底部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的沉孔为腰型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碎盖(1)压紧定位后,其外型面与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弧形面贴合,其口部端面与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上端面平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中心位置加工有方形通孔。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各有两块,每块底部和顶部各加工有螺纹孔,分别通过螺钉与压板(3)和底板(5)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部均匀设有水平通孔作为钻孔定位孔,用于易碎盖(1)装配孔的钻孔定位加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在长支撑块(2)上部均匀分布有八个钻孔定位孔,短支撑块(4)上部均匀分布有七个钻孔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为l型,该l型倒扣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l型长边端部抵压于底板(5),短勾端部抵压易碎盖(1)口部端面,通过螺钉压紧于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对易碎盖(1)口部端面定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共有八组,沿易碎盖(1)的周向均匀布置,每边各两组,位置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上部的钻孔定位孔错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碎盖机加工定位工装,用于装夹定位易碎盖进行断裂应力槽铣加工和周向装配孔钻孔,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底板(5)、长支撑块(2)、短支撑块(4)及压板(3),所述底板(5)位于底部,用于与加工易碎盖(1)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平台固定;所述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位于四周,用于定位易碎盖(1)的外型面,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的底部与底板(5)连接;所述的压板(3)用于压紧定位易碎盖(1)口部端面,多组压板(3)沿易碎盖(1)的周向间隔布置,压板(3)与长支撑块(2)和短支撑块(4)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易碎盖的准确定位,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春;李照谦;龚菊贤;刘杨晟;朱昊;王钰奉;何腾锋;杨天豪;南博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