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在出现故障没有磁场时,只能通过手动操作机构进行分合闸,这种手动操作机构在使用时转动手柄即可实现接触器的分合闸,但是手柄转动速度较慢,进而影响分闸或合闸速度,另外,接触器虽然出现故障,但不一定处于断电状态,此时使用手动操作机构具有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动速度更快且安全性更高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和可拆卸设于底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活动插设有手柄轴,手柄轴上设有手柄,所述上壳体设有容手柄轴穿出且活动的第一通孔,所述手柄轴上活动设有转轴,所述下壳体上穿设有滑块,滑块左右两侧设有可挡住转轴的挡板,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扭簧,扭簧一端活动插设于上壳体上、另一端活动插设于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外圈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手柄轴上设有插入环形滑槽的滑轨,滑轨左右两侧设有可挡住转轴的圆弧形挡块,圆弧形挡块内壁设有插入环形滑槽的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两侧设有可挡住圆弧形挡块的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轴上端设有方形柱,方形柱上套设有凸轮,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接触器连接的微动开关,所述凸轮上设有可抵在微动开关上的弧形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设于底板上,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设于下壳体上,所述下壳体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设于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均设有可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扭簧一端插入第二通孔内、另一端插入第三通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分闸或合闸时转动手柄,使手柄轴一侧的圆弧形挡块带动转轴和扭簧一端移动,此时扭簧处于储能状态,当手柄轴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扭簧所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带动转轴加速向手柄轴另一侧的圆弧形挡块移动,并带动手柄轴和滑块向另一方向快速移动,进而使分闸或合闸速度更快,另外,转动手柄时会带动凸轮转动,进而使弧形凸块顶到微动开关,使接触器先断电,在断电状态下作业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部分上壳体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去掉部分上壳体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固定板;3、上壳体;4、下壳体;5、手柄轴;6、转轴;7、滑块;8、挡板;9、扭簧;10、环形滑槽;11、滑轨;12、圆弧形挡块;13、立柱;14、方形柱;15、凸轮;16、微动开关;17、弧形凸块;18、螺栓;19、定位孔;20、定位柱;21、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上述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底板1和可拆卸设于底板1左右两侧的固定板2,两所述固定板2之间可拆卸设有上壳体3和下壳体4,所述下壳体4上活动插设有手柄轴5,手柄轴5上设有手柄,所述上壳体3设有容手柄轴穿出且活动的第一通孔,所述手柄轴5上活动设有转轴6,所述下壳体4上穿设有滑块7,滑块7左右两侧设有可挡住转轴6的挡板8,所述上壳体3内设有扭簧9,扭簧9一端活动插设于上壳体3上、另一端活动插设于转轴6上,所述转轴6外圈设有环形滑槽10,所述手柄轴5上设有插入环形滑槽10的滑轨11,滑轨11左右两侧设有可挡住转轴6的圆弧形挡块12,圆弧形挡块12内壁设有插入环形滑槽10的滑轨11,所述上壳体3两侧设有可挡住圆弧形挡块12的立柱13,所述手柄轴5上端设有方形柱14,方形柱14上套设有凸轮15,所述上壳体3上设有与接触器连接的微动开关16,所述凸轮15上设有可抵在微动开关16上的弧形凸块17,所述固定板2通过多个螺栓18可拆卸设于底板1上,所述上壳体3通过多个螺栓18可拆卸设于下壳体4上,所述下壳体4通过多个螺栓18可拆卸设于固定板2上,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9,所述上壳体3和下壳体4两侧均设有可插入定位孔19内的定位柱20,所述上壳体3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6上设有第三通孔21,所述扭簧9一端插入第二通孔内、另一端插入第三通孔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分闸或合闸时转动手柄,使手柄轴5一侧的圆弧形挡块12带动转轴6和扭簧9一端移动,此时扭簧9处于储能状态,当手柄轴5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扭簧9所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带动转轴6加速向手柄轴5另一侧的圆弧形挡块12移动,并带动手柄轴5和滑块7向另一方向快速移动,进而使分闸或合闸速度更快,另外,转动手柄时会带动凸轮15转动,进而使弧形凸块17顶到微动开关16,使接触器先断电,在断电状态下作业安全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和可拆卸设于底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活动插设有手柄轴,手柄轴上设有手柄,所述上壳体设有容手柄轴穿出且活动的第一通孔,所述手柄轴上活动设有转轴,所述下壳体上穿设有滑块,滑块左右两侧设有可挡住转轴的挡板,所述上壳体内设有扭簧,扭簧一端活动插设于上壳体上、另一端活动插设于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转轴外圈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手柄轴上设有插入环形滑槽的滑轨,滑轨左右两侧设有可挡住转轴的圆弧形挡块,圆弧形挡块内壁设有插入环形滑槽的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两侧设有可挡住圆弧形挡块的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手柄轴上端设有方形柱,方形柱上套设有凸轮,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接触器连接的微动开关,所述凸轮上设有可抵在微动开关上的弧形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设于底板上,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设于下壳体上,所述下壳体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设于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均设有可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接触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扭簧一端插入第二通孔内、另一端插入第三通孔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