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



背景技术:

民用居住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各层的卫生间、厨房等处产生的废水汇集后经立管排出,通常上层排放的废水在下行时,容易在下层排放废水时引起水塞,此外,当本层排放的废水流量较大时,也容易在立管的连接部位发生水塞,影响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另外,废水在排放的过程产生的噪音较大,容易打搅居民的正常作息,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其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和所述第二装配件互相配合,闭合后形成内部用于供废水流动的扁形腔体,所述扁形腔体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装配件和所述第二装配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装配件形状为半八卦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件包括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所述第二装配件包括废水排出管、存水件以及引流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与所述存水件均位于所述腔体的较高端且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废水排出管位于所述腔体的较低端且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引流件倾斜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引流件形状为半八卦形。

优选地,所述存水件的底部及所述废水排出管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架。

优选地,所述废水排出管包括废水排出管接口、废水排出口、挡板以及废水排出管本体;所述废水排出管接口与上层排水管道连接,所述废水排出口与下层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挡板引导废水沿所述废水排出管本体的内壁切线方向旋流排出。

优选地,所述存水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存水件的上沿高于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底面,且与第二装配件的内壁具有一定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金属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该旋流器的腔体设置成扁形,将扁形旋流器预埋在装修层中占用装修层的厚度少,且不需要降低装修层的高度;另外,该腔体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形状为半八卦形,流入腔体底部的废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旋流排出,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降低排水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装配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预埋在装修层时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第一装配件;11、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

2、第二装配件;21、废水排出管;211、废水排出管接口;212、废水排出口;213、挡板;214、废水排出管本体;22、存水件;23、引流件;

3、支架;31、第一金属片;311、第一安装孔;32、第二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该旋流器预埋在楼板装修层中。旋流器包括第一装配件1、第二装配件2,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互相配合,闭合后形成内部用于供废水流动的扁形腔体。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第一装配件1为半八卦形结构,其包括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11;第二装配件2包括废水排出管21、存水件22以及引流件2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11与建筑内的废水排水管道连接,用于接收建筑内各处产生的废水,例如干区地漏、洗衣机或者洗脸盆等产生的废水;废水排出管21与上层排水管道连接,用于接收上层排水管道排出的废水。

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互相配合,闭合后形成内部用于供废水流动的扁形腔体,扁形腔体降低了旋流器的整体高度,施工人员将旋流器安装在楼板装修层中时,旋流器占用装修层的厚度减少,从而适用于各种不同装修层厚度的建筑。

在第二装配件2上还设有连通扁形腔体的存水件22,存水件2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该存水件22的上沿高于第二装配件2的底面,且与第二装配件2的内壁具有一定的间隙,另外,存水件22与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11位于同一侧,旋流器工作时,废水经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11流入存水件22中,当流入存水件22中的废水水量超过存水件22的存储容量时,废水从存水件22中溢出流入扁形腔体中。

进一步,扁形腔体的底部设有引流件23,该引流件23倾斜设置,存水件22设置在引流件23较高的一端,因此,从存水件22中溢出的废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引流件23从引流件23较高的一端流向引流件23较低的一端,减少暂留在腔体内的废水。进一步,废水排出管21包括废水排出管接口211、废水排出口212、挡板213以及废水排出管本体214,其中,废水排出管接口211与上层排水管道连通,废水排出管本体214上与引流件23较低的一端的连接处开设有废水排出口212,废水排出口212用于接收通过引流件23流入的废水,另外,废水排出口212还与下层排水管道连通,在废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废水经废水排出口212从废水排出管21中排出进入下层排水管道中。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引流件23的引流方式,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引流件23的形状为半八卦形,且呈倾斜设置,在废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引流件23能够引导废水沿着废水排出管本体214的内壁切线方向旋流排出,保证旋流器内的废水在流量大时,仍能从废水排出口212中贴壁旋流排出,减少形成水塞的可能性,同时减少排水噪音。另外,在废水排出管本体214上且位于废水排出口212与引流件23的连接处还设有挡板213,废水排出管本体214的外壁和挡板213均具有引流作用,以保证引流件23上的废水能够沿着废水排出管本体214的内壁切线方向旋流排出,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施工人员在安装旋流器时,需要将旋流器固定在楼板装修层中,因此在旋流器的底部及侧壁设有若干支架3,在此不对支架3的设置方式及材质进行限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架3为金属支架,金属支架具有优异的固定支撑性能,能够有效固定支撑旋流器。另外,本实施例中包括两组支架3,其中一组支架3设置在存水件22的底部;另一组支架3设置在第二装配件2的外壁上。其中,所述支架3包括第一金属片31和第二金属片32,第一金属片31和第二金属片32互相垂直设置,在节省材料的同时,有效固定支撑旋流器,另外,在第一金属片3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施工人员安装旋流器时,向第一安装孔311中钉入铁钉即可将支架3安装在装修层的内表面上。通过在存水件22的底部设置金属支架3,该存水件22可通过金属支架3安装到楼板装修层上,使存水件22与楼板装修层底部间隔一定的高度,并对该高度进行混凝土浇筑;当发生火灾时,该混凝土浇筑层可以起到隔绝不同层火灾蔓延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配件(1)、第二装配件(2),所述第一装配件(1)和所述第二装配件(2)互相配合,闭合后形成内部用于供废水流动的扁形腔体,所述扁形腔体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装配件(1)和所述第二装配件(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装配件(1)形状为半八卦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1)包括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11);所述第二装配件(2)包括废水排出管(21)、存水件(22)以及引流件(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水排入管接口(11)与所述存水件(22)均位于所述腔体的较高端且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废水排出管(21)位于所述腔体的较低端且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所述引流件(23)倾斜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23)形状为半八卦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件(22)的底部及所述废水排出管(21)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架(3)。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排出管(21)包括废水排出管接口(211)、废水排出口(212)、挡板(213)以及废水排出管本体(214);所述废水排出管接口(211)与上层排水管道连通,所述废水排出口(212)与下层排水管道连通,所述挡板(213)引导废水沿所述废水排出管本体(214)的内壁切线方向旋流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排出管接口(211)设置在所述废水排出管本体(214)上与所述引流件(23)较低的一端的连接处;所述挡板(213)设置在所述废水排出管本体(214)上且位于所述废水排出口(212)与所述引流件(23)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件(2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存水件(22)的上沿高于所述第二装配件(2)的底面,且与第二装配件(2)的内壁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为金属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预埋排水用旋流器。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互相配合闭合后形成内部用于供废水流动的扁形腔体。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有废水排出口;所述腔体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废水排出口设置在该腔体底部的较低端,另外,该扁形腔体底部的形状为半八卦形。本实用新型的旋流器,扁形腔体降低了旋流器的高度,使其预埋进装修层中占用的厚度少,另外,将腔体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形状为半八卦形,流入腔体底部的废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旋流排出,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降低排水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郑术友;林云青;黄陈磊;杨明龙;何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