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9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



背景技术:

真空接触器应用真空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真空灭弧室具有通过正常工作电流和频繁切断工作电流时可靠灭弧两个作用。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真空灭弧室中,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装配焊接为一体;装配过程中,动导电杆和动触头先进行焊接,再将波屏罩和波纹管一起装配到动导电杆上,进行整管焊接。具体为,在波屏罩与动导电杆未进行焊接固定的情况下,波纹管的端部插设于波屏罩与动导电杆之间,再将波纹管、导电杆、波屏罩三者进行焊接。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由于波屏罩比较薄,且波屏罩与波纹管会相互干涉,造成波屏罩与波纹管之间定位不可靠,装配时可能会导致波纹管落不到位,从而出现焊接不良(漏气,气密焊接失效)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结构中,需要将波纹管、导电杆、波屏罩三者进行焊接,即存在两个气密性的焊缝,焊接质量难以可靠保证。另一方面,用于小型真空接触器的灭弧室触头的厚度较薄,动触头与动导电杆的焊接过程中,动触头和动导电杆之间的焊料容易通过通孔流到动触头的接触面,导致动静触头粘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节省材料,降低装配难度,并且提升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包括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动触头,波纹管套设于动导电杆,动导电杆的接触端与动触头连接,动导电杆的接触端朝向动触头的端面为第一焊接面,第一焊接面朝外的边沿开设有台阶缺口,波屏罩设置于台阶缺口,夹持于动导电杆与动触头之间。

作为优选,动导电杆的第一焊接面与动触头的第二焊接面之间设置有焊料片,用于同时焊接动导电杆、波屏罩与动触头。

作为优选,台阶缺口的高度不小于波屏罩的厚度。

作为优选,动触头的第二焊接面设置有凹进的让位缺口。

作为优选,动触头开设有安装通孔,动导电杆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设置于安装通孔内。

作为优选,让位缺口设置于第二焊接面朝内的边沿。

作为优选,让位缺口与安装通孔相通。

作为优选,安装柱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中心孔,通过扩铆接中心孔将动导电杆与动触头进行装配。

作为优选,动触头的接触面朝内的边沿设置有铆接斜面,安装柱的中心孔通过扩铆接后,压紧于铆接斜面。

作为优选,动导电杆于台阶缺口的上方设置有焊接台阶,波纹管的端口与焊接台阶顶抵定位,并进行气密性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改进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动触头之间的装配结构,波屏罩与波纹管分开装配焊接,先将波屏罩与动导电杆、动触头先预固定,装配成组件结构,再套上波纹管,然后进行整管焊接,波屏罩与波纹管之间没有直接装配关系,不互相干涉,从而避免波纹管落不到位,出现波纹管焊不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将波屏罩设置于动导电杆与动触头之间,在动导电杆与动触头之间预放焊料,动触头和波屏罩共用焊料片,节省材料,装配简单。将波屏罩、动触头与动导电杆装配为一体,节约一道焊接工序,减少装配次数,同时可确保动触头、波屏罩和动导电杆的同轴度,提高装配的便利性。波纹管与动导电杆的连接位置只需一次气密性焊接,提升焊接可靠性,保证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设置凹进的让位缺口,能够防止焊料流淌至动触头的接触面上,避免动静触头因粘接而导致动作功能丧失,保证真空灭弧室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动触头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焊料片未示出);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焊料片未示出);

图7是图5的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焊料片未示出);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0动电极板,11是导向套,12是上封接环,13是瓷壳,14是屏蔽筒,15是下封接环,16是动导电杆,161是台阶缺口,162是焊接台阶,163是第一焊接面,164是安装柱,165是中心孔,17是波纹管,171是竖直管口,18是波屏罩,19是动触头,191是让位缺口,192是第二焊接面,193是接触面,194是铆接斜面,195是安装通孔,20是静触头,21是静电极板,22是静导电杆,23是焊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通过结构改进,降低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之间的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如图3至图7所示,包括动电极板10、导向套11、上封接环12、瓷壳13、屏蔽筒14、下封接环15、动导电杆16、波纹管17、波屏罩18、动触头19、静电极板21、静触头20。其中,波纹管17套设于动导电杆16,动导电杆16的接触端与动触头19连接,动导电杆16的接触端朝向动触头19的端面为第一焊接面163,第一焊接面163朝外的边沿开设有台阶缺口161,波屏罩18设置于台阶缺口161,夹持于动导电杆16与动触头19之间。本实施例中,动导电杆16的第一焊接面163用于与动触头19的第二焊接面192进行焊接;台阶缺口161沿动导电杆16的第一焊接面163的外边沿周圈进行设置,当动导电杆16的第一焊接面163与动触头19的第二焊接面192贴合时,在台阶缺口161的位置形成一圈朝内的安装槽,波屏罩18即位于安装槽内。装配时,动触头19、波屏罩18、焊料片23、动导电杆16先装配到一起,然后先将动导电杆16与动触头19进行预固定,再套上波纹管17,然后进行整管焊接。即,可先将动触头19与动导电杆16装配为一体,则即使不进行焊接,波屏罩18也不会从动导电杆16上脱离,确保动触头19、波屏罩18和动导电杆16的同轴度,便于后续装配操作,提高装配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中,动导电杆16的第一焊接面163与动触头19的第二焊接面192之间设置有焊料片23,用于同时焊接动导电杆16、波屏罩18与动触头19。即波屏罩18与动触头19的焊接、动导电杆16与动触头19的焊接,可共用一片焊料片23,进而节约材料,且只需要通过一次焊接工序,即可实现动导电杆16、波屏罩18与动触头19三者的焊接。

为了保证焊接强度,降低焊接难度,本实施例中,台阶缺口161的高度不小于波屏罩18的厚度,进而动导电杆16的第一焊接面163、焊料片23之间能够贴合,避免波屏罩18过厚导致动导电杆16与焊料片23之间形成间隙,影响动导电杆16与动触头19之间的焊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波屏罩18、焊料片23均实施为圆环结构。

由于焊接过程中,焊料片23先熔化再凝固,则熔化状态下的部分焊料将发生流动,存在流动至动触头19的接触面193(即用于与静触头20进行接触的一面)的可能,存在动触头19与静触头20发生粘接的隐患。为了避免焊料流动至动触头19的接触面193,本实施例中,动触头19的第二焊接面192设置有凹进的让位缺口191,用于承接可能流动至动触头19的接触面193的焊料。具体地,动触头19开设有安装通孔195,动导电杆16设置有安装柱164,安装柱164设置于安装通孔195内;则焊料将可能通过安装通孔195流动至动触头19的接触面193。具体实施时,让位缺口191设置于第二焊接面192朝内的边沿,沿动触头19的第二焊接面192的内边沿进行周圈设置,即让位缺口191与安装通孔195相通,则安装通孔195与让位缺口191连通,形成台阶结构。

本实施例中,安装柱164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中心孔165,通过扩铆接中心孔165将动导电杆16与动触头19进行装配,进而动导电杆16无需先与动触头19进行焊接,可减少一道焊接工序。

为了便于铆接,本实施例中,动触头19的接触面193朝内的边沿设置有铆接斜面194,安装柱164的中心孔165通过扩铆接后,压紧于铆接斜面194,即经扩铆接的安装柱164将动触头19朝向动导电杆16的接触端压紧,动导电杆16与动触头19装配为一体。同理,静触头20与静电极板21可实施为相同的结构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中,波纹管17与波屏罩18分离设置,波纹管17只与动导电杆16进行焊接,与波屏罩18无直接装配关系,能够防止因装配操作失误,造成波屏罩18装配时偏向一侧而导致波纹管17没落到位的情况发生。具体地,动导电杆16于台阶缺口161的上方设置有焊接台阶162,波纹管17的端口与焊接台阶162顶抵定位,并进行气密性焊接。本实施例中,波纹管17的端口为竖直管口171,竖直管口171套设于焊接台阶162的外侧面,通过套焊料丝立焊与焊接台阶162进行焊接,波纹管17的端口的端面与动导电杆16无接触,提高波纹管17的机械寿命。

基于所述的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动触头的结构设计,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施需求进行采用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部件;如图8所示,所述的波屏罩18为罩体结构,并设置静导电杆22,静导电杆22同时作为下封接环,并与静触头20进行连接,静电极板21与静导电杆22连接,实现静电极板21与静触头20的间接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包括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动触头,波纹管套设于动导电杆,动导电杆的接触端与动触头连接,其特征在于,动导电杆的接触端朝向动触头的端面为第一焊接面,第一焊接面朝外的边沿开设有台阶缺口,波屏罩设置于台阶缺口,夹持于动导电杆与动触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动导电杆的第一焊接面与动触头的第二焊接面之间设置有焊料片,用于同时焊接动导电杆、波屏罩与动触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台阶缺口的高度不小于波屏罩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的第二焊接面设置有凹进的让位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开设有安装通孔,动导电杆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设置于安装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让位缺口设置于第二焊接面朝内的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让位缺口与安装通孔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安装柱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中心孔,通过扩铆接中心孔将动导电杆与动触头进行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的接触面朝内的边沿设置有铆接斜面,安装柱的中心孔通过扩铆接后,压紧于铆接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动导电杆于台阶缺口的上方设置有焊接台阶,波纹管的端口与焊接台阶顶抵定位,并进行气密性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改进动导电杆、波纹管、波屏罩、动触头之间的装配结构,波屏罩与波纹管分开装配焊接,先将波屏罩与动导电杆、动触头先预固定,装配成组件结构,再套上波纹管,然后进行整管焊接,波屏罩与波纹管之间没有直接装配关系,不互相干涉,从而避免波纹管落不到位,出现波纹管焊不全的现象。将波屏罩设置于动导电杆与动触头之间,动触头和波屏罩共用焊料片,节省材料,装配简单。将波屏罩、动触头与动导电杆装配为一体,节约一道焊接工序,减少装配次数,同时可确保动触头、波屏罩和动导电杆的同轴度,提高装配的便利性。波纹管与动导电杆的连接位置只需一次气密性焊接,提升焊接可靠性,保证气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良;陈晓燕;胡国星;何跃;朱朝南;叶小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