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利用双u型导电结构保证通流能力的接地开关。
背景技术:
接地开关的触头与触指接触后通过电流,通过弹簧力形成触头和触指的接触压力来保证通流性和稳定性。由于两侧触指通过电流方向相同,就会产生排斥力,从而减少接触压力,通流能力就会减弱。如果想通过增加弹簧力来保证通流性能,就会导致分、合闸时触头和触指摩擦力大,分、合闸操作力增加,触头和触指摩擦力增加,使用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双u型导电结构保证通流能力的接地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利用双u型导电结构保证通流能力的接地开关,包括固定框架、两个触指、一个触头、压缩弹簧、连接支架和两个u型导电结构,固定框架为u型,两个触指设置在固定框架内,开关接通时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触指接触,压缩弹簧设置在连接支架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压块,压块分别压在两个触指上,两个u型导电结构分别连接在两个触指与固定框架的两个侧边之间,u型导电结构靠近触指的一侧与触指线连接,u型导电结构靠近固定框架侧边的一侧在端部与固定框架点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u型导电结构为柔性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触指两侧增设u型导电结构,每个u型导电结构通流时均会产生排斥力,这个排斥力刚好起到增加触头、触指接触压力的作用,增强通流能力,设计巧妙,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电时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电时受力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箭头代表电流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双u型导电结构保证通流能力的接地开关,包括固定框架1、两个触指2、一个触头3、压缩弹簧4、连接支架6和两个u型导电结构5,固定框架1为u型,两个触指2设置在固定框架1内,开关接通时触头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触指2接触,压缩弹簧4设置在连接支架6上,压缩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压块601,压块601分别压在两个触指2上,两个u型导电结构5分别连接在两个触指2与固定框架1的两个侧边之间,u型导电结构5靠近触指2的一侧与触指2线连接,u型导电结构5靠近固定框架1侧边的一侧在端部与固定框架1点连接。
两个压块601活动连接在连接支架6上,比如可以在连接支架6上设置两个隧道式套环,两个压块601活动套接在里面,且分别与压缩弹簧4的两端连接,在另一端又设置压杆,压盖压住触指2。
参考图2(箭头代表受力方向),在本接地开关使用过程中,触头3与两个触指2接触,接通开关,电流从触头3流向两个触指2,由于两个u型导电结构5与触指2是线连接,因此,两个u型导电结构靠近触指2的一侧电流方向是向下的,电流顺着u型导电结构5流动,两个u型导电结构在靠近固定框架1的一侧,由于在端部与固定框架1的侧边是点连接,因此电流也是向下流动的,所以两个u型导电结构的两侧,电流方向也相同,每个u型导电结构的两端均形成排斥力,从而抵消一部分两个触指2之间的排斥力,增加触头3与触指2之间的接触力。
为了在排斥力的作用下,能够使u型导电结构发生微变形,从而对两个触指2形成挤压,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个所述u型导电结构5为柔性结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利用双u型导电结构保证通流能力的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两个触指(2)、一个触头(3)、压缩弹簧(4)、连接支架(6)和两个u型导电结构(5),固定框架(1)为u型,两个触指(2)设置在固定框架(1)内,开关接通时触头(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触指(2)接触,压缩弹簧(4)设置在连接支架(6)上,压缩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压块(601),压块(601)分别压在两个触指(2)上,两个u型导电结构(5)分别连接在两个触指(2)与固定框架(1)的两个侧边之间,u型导电结构(5)靠近触指(2)的一侧与触指(2)线连接,u型导电结构(5)靠近固定框架(1)侧边的一侧在端部与固定框架(1)点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双u型导电结构保证通流能力的接地开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型导电结构(5)为柔性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