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景观用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东方或是西方人眼中,景观设计都是一个美丽的概念,对于景观设计来说,哪怕是同一景观设计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设计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设计是美的。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设计。
园林分为陆地及水体两大部分。地形的规划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空间的美学特征和在园林的空间感受,更影响着园林的整体布局、景观的效果、排水、管道设施等要素。目前在各小区、景区通常使用人工方式定期换水,一方面使得人工成本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多次换水,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能够降低雨水收集和循环成本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粗滤池、净水装置、输送管道、蓄水池、溢流收集池和喷淋装置,其中雨水粗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顶盖、网格板、粗砂层、细砂层和碎石层,所述净水装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和过滤棉层,雨水粗滤池和净水装置通过输送管道相连接;净水装置和蓄水池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蓄水池上沿设置溢流孔,外围设置一圈溢流收集池,溢流收集池通过市政管道排出,蓄水池通过喷淋管道与喷淋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网格板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雨水粗滤池下方设置吸污口,吸污口设置吸污泵。
进一步地,雨水粗滤池上方顶盖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雨水粗滤池上方顶盖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雨水粗滤池上方顶盖略低于水平面。
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孔顶盖的设置,落叶等污物无法随雨水一同流入雨水收集池,进而减轻过滤器的负担,并且避免管道堵塞的麻烦。
2.溢流收集池能够及时将雨水收集池内满溢的收集水体直接输送至市政管道进行排放,使雨水收集池具备防满溢的能力,且经过层层过滤不会对市政系统造成污染,使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具备更高的耐候性。
3.整个循环系统充分利用了雨水,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雨水粗滤池;11-网格板,12-粗砂层;13-细砂层;14-碎石层;15-顶盖;2-净水装置;21-石英砂层;22-活性炭层;23-过滤棉层;3-输送管道;31-市政管道;32-喷淋管道;4-蓄水池;41溢流孔;5-溢流收集池;6-喷淋装置;7-吸污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包括雨水粗滤池1、净水装置2、输送管道3、蓄水池4、溢流收集池5和喷淋装置6,其中雨水粗滤池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顶盖15、网格板11、粗砂层12、细砂层13和碎石层14,所述净水装置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石英砂层21、活性炭层22和过滤棉层23,雨水粗滤池1和净水装置2通过输送管道3相连接;净水装置2和蓄水池4通过输送管道3连接;蓄水池4上沿设置溢流孔41,外围设置一圈溢流收集池5,溢流收集池5连接市政管道31排出,蓄水池4通过喷淋管道32与喷淋装置6相连。网格板11为可拆卸结构。雨水粗滤池1下方设置吸污口,吸污口设置吸污泵7。雨水粗滤池1上方顶盖15为多孔结构。雨水粗滤池1上方顶盖15为可拆卸结构。雨水粗滤池1上方顶盖15略低于水平面。
遇到景区下雨时,在雨水的带动下从顶盖15上的孔眼流入,雨水流走而进入雨水粗滤池,污物则留在顶盖上方,可以通过保洁人员进行扫除。雨水粗滤1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粗砂层11、细砂层12及碎石层13,雨水粗滤池1中的雨水经过粗砂层11、细砂层12及碎石层13的初步过滤,流至过净水装置2内的雨水较为干净,有效防止对输水管3的堵塞。粗滤池下方设置一吸污口,并连接吸污泵,能够将雨水粗滤池1中残留的污泥排出。
净化装置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石英砂层21、活性炭层22及过滤棉层23,石英砂21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活性炭层22能够吸取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棉能吸取雨水中的微生物,从而使雨水得到较好的净化。随后雨水进入蓄水池3,蓄水池可连接喷淋装置6,小池塘,喷泉等用水需求地。蓄水池3上边缘设置多个溢流孔31,将多余的雨水溢流至下方的溢流收集池5,溢流收集池5通过市政管道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市政管道31,且此时的雨水经过充分过滤,不会对市政管道31造成污染。
该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园林景观中的水因不流动而变坏,影响到园林景观环境的问题,为园林景观设施的运作提供了所需的活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大地降低了园林景观设施的日常维护成本,节约了大量水资源,维持了园林景观的正常运作,保护了生态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粗滤池(1)、净水装置(2)、输送管道(3)、蓄水池(4)、溢流收集池(5)和喷淋装置(6),其中雨水粗滤池(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顶盖(15)、网格板(11)、粗砂层(12)、细砂层(13)和碎石层(14),所述净水装置(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石英砂层(21)、活性炭层(22)和过滤棉层(23),雨水粗滤池(1)和净水装置(2)通过输送管道(3)相连接;净水装置(2)和蓄水池(4)通过输送管道(3)连接;蓄水池(4)上沿设置溢流孔(41),外围设置一圈溢流收集池(5),溢流收集池(5)连接市政管道(31)排出,蓄水池(4)通过喷淋管道(32)与喷淋装置(6)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11)为可拆卸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粗滤池(1)下方设置吸污口,吸污口设置吸污泵(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粗滤池(1)上方顶盖(15)为多孔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粗滤池(1)上方顶盖(15)为可拆卸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粗滤池(1)上方顶盖(15)略低于水平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