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136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键盘是目前电脑键盘的主流,其按压手感好,按键声音清脆,给使用者带来舒适的操作体验,但现有的机械键盘其按键高度过高,即便在下压后任会高出键盘外壳,体积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减少了超矮机械轴的高度,有效降低键盘的整体高度,键盘的厚度变薄,在保证操作手感的同时,减少了键盘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包括键盘壳体,所述的键盘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和由上下盖围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电路板,所述上盖上分布有若干键孔凹槽,每个所述键孔凹槽内设有超矮机械轴,所述超矮机械轴与电路板电性相接,所述超矮机械轴上方连接有键帽,所述超矮机械轴能够沿键孔凹槽的轴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键帽随着超矮机械轴下移时其顶面与上盖平齐。

优选地,所述超矮机械轴包括面盖、底座与轴芯,所述面盖与底座相互扣接,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一圆形凸部,通过该圆形凸部与电路板抵接,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圆形凸部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容纳槽的相对两内壁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轴芯穿过面盖且通过弹性件设在容纳槽内,所述轴芯的两相对外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穿设在轴芯底部的凸柱上,其另一端穿设在定位柱上,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以及定位块穿设在定位槽内使轴芯在容纳槽内定向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轴芯的顶部设有十字形的连接柱,所述键帽对应连接在该连接柱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穿设有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分别设在容纳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同侧。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还穿设有一弹片,所述弹片设有一弧形的弹性部,所述轴芯的外侧底部设有一抵止块,所述弹性部抵设在抵止块下面,当轴芯下移时,抵止块先下压弹性部,使弹性部处于压缩状态,而后抵止块与弹性部分离,弹性部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撞击在轴芯的外侧壁上产生段落感。

优选地,所述键帽由双射模注塑成型,其上表面设有导光的字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超矮机械轴的结构设计,缩短其高度,即在键盘内配置超矮机械轴,与高机械轴的手感一致,整板键帽呈水平面,击打按键时键帽与键盘表面持平,有效降低键盘的整体高度,使键盘变得轻薄,体积小,便于携带;

键帽上的字符由白色导光材料制成,在明暗环境下都能清晰显现。即键帽采用双射成型,键帽定字符一次出模,字符可透光夜视,明暗两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常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常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图5的a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超矮机械轴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超矮机械轴的爆炸结构图。

图10是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轴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键盘本体;11.键孔凹槽;2.超矮机械轴;21.面盖;211.卡接部;212.卡孔;213.开口;22.底座;221.圆形凸部;222.容纳槽;223.定位槽;224.定位柱;225.勾块;23.轴芯;231.凸柱;232.定位块;233.抵止块;234.连接柱;24.弹簧;25.弹片;251.弹性部;26.第一接触片;27.第二接触片;28.第三接触片;3.键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脑键盘键帽3平板式结构,包括键盘本体1,所述键盘本体1由上盖与下盖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键盘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个键孔凹槽11,所述键孔凹槽11内设有超矮机械轴2,所述超矮机械轴2与设在键盘本体1内的电路板电性抵接,所述超矮机械轴2上连接有键帽3,所述键帽3通过超矮机械轴2上下移动,所述键帽3在静态下其顶面高于键盘本体1,当键帽3下移时其顶面与键盘本体1平齐。

优选地,所述超矮机械轴2包括面盖21、底座22与轴芯23,所述面盖2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卡接部211,所述卡接部211设有卡孔212,所述底座22与之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勾块225,通过卡孔212与勾块225对应卡接使面盖21可拆卸扣合在底座22上,所述面盖21设有一开口213,所述底座22的底面设有一圆形凸部221,通过该圆形凸部221与电路板抵接,所述底座22内设有容纳槽222,所述圆形凸部内设有定位柱224,所述容纳槽222的相对两内壁分别设有定位槽223,所述轴芯23的两相对外侧分别设有定位块232,通过定位块232穿设在定位槽223内使轴芯23定位移动,所述轴芯23的底部设有凸柱231,通过该凸柱231连接有一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穿设在定位柱224上,所述轴芯23利用弹簧24的弹性在容纳槽222内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轴芯23的顶部设有十字形的连接柱234,所述键帽3对应连接在该连接柱234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22内还穿设有一弹片25,所述弹片25设有一弧形的弹性部251,所述轴芯23的外侧底部设有一抵止块233,所述弹性部251抵设在抵止块233下面,当轴芯23下移时,抵止块233先下压弹性部251,使弹性部251处于压缩状态,而后抵止块233与弹性部251分离,弹性部25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撞击在轴芯23的外侧壁上,发出声音,产生段落感。

优选地,所述底座22上还穿设有第一接触片26、第二接触片27与第三接触片28,所述第一接触片26与第二接触片27分别设在容纳槽22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接触片28与第二接触片27同侧,所述第二接触片27与第三接触片28能够稳固超矮机械轴2,防止其松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26设在底座22的开槽内,所述第一接触片26呈三角形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触片27包括一矩形连接部,所述矩形连接部设有一矩形开口213,所述矩形连接部的下方一体连接有第二触脚,所述第二触脚穿过底座22外露。

优选地,所述第三接触片28设有第三触脚,所述第三触脚穿过底座22外露,其侧面设有回形臂。

优选地,所述超矮机械轴2的整体高度为10-11mm,轴芯23的移动行程为3.0±0.5mm,轴芯23与电路板导通的行程为1.2±0.5mm。

优选地,所述键帽3由双射模注塑成型,其上表面设有字符,该字符为白色导光材质,在明暗环境下都能清晰显现。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包括键盘壳体,所述的键盘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和由上下盖围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电路板,所述上盖上分布有若干键孔凹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键孔凹槽内设有超矮机械轴,所述超矮机械轴与电路板电性相接,所述超矮机械轴上方连接有键帽,所述超矮机械轴能够沿键孔凹槽的轴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键帽随着超矮机械轴下移时其顶面与上盖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矮机械轴包括面盖、底座与轴芯,所述面盖与底座相互扣接,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一圆形凸部,通过该圆形凸部与电路板抵接,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纳槽,所述圆形凸部内设有定位柱,所述容纳槽的相对两内壁分别设有定位槽,所述轴芯穿过面盖且通过弹性件设在容纳槽内,所述轴芯的两相对外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穿设在轴芯底部的凸柱上,其另一端穿设在定位柱上,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以及定位块穿设在定位槽内使轴芯在容纳槽内定向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的顶部设有十字形的连接柱,所述键帽对应连接在该连接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穿设有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与第三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分别设在容纳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还穿设有一弹片,所述弹片设有一弧形的弹性部,所述轴芯的外侧底部设有一抵止块,所述弹性部抵设在抵止块下面,当轴芯下移时,抵止块先下压弹性部,使弹性部处于压缩状态,而后抵止块与弹性部分离,弹性部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撞击在轴芯的外侧壁上产生段落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由双射模注塑成型,其上表面设有导光的字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键盘键帽平板式结构,包括键盘壳体,所述的键盘壳体包括上盖、下盖和由上下盖围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电路板,所述上盖上分布有若干键孔凹槽,每个所述键孔凹槽内设有超矮机械轴,所述超矮机械轴与电路板电性相接,所述超矮机械轴上方连接有键帽,所述超矮机械轴能够沿键孔凹槽的轴线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键帽随着超矮机械轴下移时其顶面与上盖平齐,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轴的结构,与传统高机械轴的手感一致,整板键帽呈水平面,击打按键时键帽与键盘表面持平,降低了整体高度,键盘更轻薄。

技术研发人员:陆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丰润计算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