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94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化的利用现代化科技型设备可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最为常见的就是农田土地修整设备,其中包括了水利灌溉设备、土壤修整设备以及水利灌溉修渠设备等等。

而现阶段中的农田水利灌溉修渠设备,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其多为铁铲、铁锹以及锄头类单人劳作工具,并且使用时极其的消耗劳作者的体力,长久使用会使得劳作者手臂酸痛肿胀,而且修渠效率较低的问题。

2.农田中的水渠中的水需要通过水渠中的土壤向四周发散,达到灌溉农作物的目的,而现代化农耕车其虽然具有翻土修整的作用,但是其在进行平整土壤时需要更换平整器械,并且采用倾轧方式容易造成渠道过分夯实,不利于水分流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通过外套环、内套筒以及整平板和延伸板,轴套上的限位槽卡接在农耕车的车头推进杆上,即可利用农耕车推动装置进行移动行径工作,整平板可对土壤层面起到平整压合工作,整平板上的延伸板可扦插进入到地面内部,进而对土壤水渠的渠道进行打松工作,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农田水利灌溉修渠设备,其多为铁铲、铁锹以及锄头类单人劳作工具,并且使用时极其的消耗劳作者的体力,长久使用会使得劳作者手臂酸痛肿胀,而且修渠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农耕车更换修整器械较为繁琐,并且采用倾轧方式容易造成渠道过分夯实,不利于水分流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包括外套环,所述外套环的内侧壁上焊接有内垫块,且内垫块上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多个,且支撑杆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外套环通过支撑杆与内套筒的外侧壁焊接连接,所述外套环的长度与内套筒的长度相同,且内套筒的直径为外套环的直径的一半,所述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转杆。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环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固定球,且固定球焊接有整平板,且整平板的末端侧壁中穿插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球呈半圆球体结构设置,且整平板呈弧形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内套筒的内部的通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齿纹槽,所述转杆的外壁上开设有外齿,所述内套筒通过齿纹槽与转杆的外壁上的外齿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的两端侧壁上套接有轴套,且轴套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套的内侧的转杆的外壁上铆合连接有限位螺套,所述转杆通过限位螺套对内套筒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整平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且卡接槽的内侧壁与延伸板的外侧壁配合连接,所述延伸板也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延伸板的宽度为整平板的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整平板底部的侧壁中开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内穿插以后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侧壁上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整平板以及延伸板并伸出整平板的外侧与固定螺母螺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套环、内套环以及转杆,在使用时,将装置两端轴套上的限位槽卡接在农耕车的车头推进杆上,即可利用农耕车推动装置进行移动行径工作,解决了而现阶段中的农田水利灌溉修渠设备其多为铁铲、铁锹以及锄头类单人劳作工具,并且使用时极其的消耗劳作者的体力,长久使用会使得劳作者手臂酸痛肿胀,而且修渠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整平板、延伸板,在使用时当延伸板被收纳到整平板的内部时,因整平板呈弧形机构设置,并且其相互间呈环形等距离结构设置,进而可对土壤层面起到平整压合工作,同时当延伸板通过螺栓滑出整平板时,并利用螺母进行锁紧限位,此时整平板上的延伸板可扦插进入到地面内部,进而对土壤水渠的渠道进行打松工作,解决了农田中的水渠中的水需要通过水渠中的土壤向四周发散,达到灌溉农作物的目的,而现代化农耕车其虽然具有翻土修整的作用,但是其在进行平整土壤时需要更换平整器械,并且采用倾轧方式容易造成渠道过分夯实,不利于水分流通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整平板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套环;101、固定球;102、整平板;1021、卡接槽;1022、延伸板;103、固定螺栓;1031、螺栓孔;1032、固定螺母;2、内垫块;3、支撑杆;4、内套筒;401、齿纹槽;5、转杆;501、轴套;502、限位槽;503、限位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包括外套环1,外套环1的内侧壁上焊接有内垫块2,且内垫块2上焊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共设置有多个,且支撑杆3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外套环1通过支撑杆3与内套筒4的外侧壁焊接连接,内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转杆5,外套环1的长度与内套筒4的长度相同,且内套筒4的直径为外套环1的直径的一半。

其中如图1所示,外套环1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固定球101,且固定球101焊接有整平板102,且整平板102的末端侧壁中穿插有固定螺栓103,内套筒4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内套筒4的内部的通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齿纹槽401,转杆5的外壁上开设有外齿,内套筒4通过齿纹槽401与转杆5的外壁上的外齿啮合连接。

其中如图1-2所示,转杆5的两端侧壁上套接有轴套501,且轴套501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02,轴套501的内侧的转杆5的外壁上铆合连接有限位螺套503,限位螺套503的内侧壁贴合在内套筒4的两端外侧壁上,进而限位螺套503可对内套筒4的起到有效的限位工作。

其中如图1、3所示,整平板1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1021,且卡接槽1021的内侧壁与延伸板1022的外侧壁配合连接,整平板102、延伸板1022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延伸板1022的宽度为整平板102的宽度的一半,且延伸板1022的弧度为整平板102的弧度的一半,整平板102底部的侧壁中开设有螺栓孔1031,固定螺栓103穿过整平板102以及延伸板1022并伸出整平板102的外侧与固定螺母1032螺合连接,且螺栓孔1031内穿插以后固定螺栓103,固定螺栓103的另一端侧壁上套接有固定螺母103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包括外套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环(1)的内侧壁上焊接有内垫块(2),且内垫块(2)上焊接有支撑杆(3),所述外套环(1)通过支撑杆(3)与内套筒(4)的外侧壁焊接连接,所述内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转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环(1)的外侧壁上焊接有固定球(101),且固定球(101)焊接有整平板(102),且整平板(102)的末端侧壁中穿插有固定螺栓(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4)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且内套筒(4)的内部的通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齿纹槽(401),所述内套筒(4)通过齿纹槽(401)与转杆(5)的外壁上的外齿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的两端侧壁上套接有轴套(501),且轴套(501)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02),所述轴套(501)的内侧的转杆(5)的外壁上铆合连接有限位螺套(5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板(10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1021),且卡接槽(1021)的内侧壁与延伸板(1022)的外侧壁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板(102)底部的侧壁中开设有螺栓孔(1031),且螺栓孔(1031)内穿插以后固定螺栓(103),所述固定螺栓(103)的另一端侧壁上套接有固定螺母(10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水利灌溉修渠道施工用平整装置,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环,外套环的内侧壁上焊接有内垫块,且内垫块上焊接有支撑杆,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环、内套筒,轴套上的限位槽卡接在农耕车的车头推进杆上,即可利用农耕车推动装置进行移动行径工作,整平板可对土壤层面起到平整压合工作,而整平板上的延伸板可扦插进入到地面内部,进而对渠道进行打松工作,解决了现阶段中的农田水利灌溉修渠设备,其多为铁铲、铁锹以及锄头类单人劳作工具,并且使用时极其的消耗劳作者的体力,而且修渠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及农耕车采用倾轧方式容易造成渠道过分夯实,不利于水分流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凤;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丹凤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