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105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设备,具体是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



背景技术:

液压破碎锤是以液压泵为动力源、以液压油为介质、通过以液压油静压力为动力,驱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冲程时高速撞击钎杆,由钎杆破碎矿石、混凝土等固体。它能在挖掘建筑物基础的作用中更节能、高效的清理浮动的石块和岩石缝隙中的泥土。但是现有液压破碎锤仍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破碎锤过渡配合的活塞和缸体在长时间使用、润滑不充分的情况下极易拉伤,拉伤后修复困难,既增加了厂家的售后成本,又耽误客户的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包括中缸体,与所述中缸体前端密封固接的前缸体总成,与所述中缸体后端密封固接的后缸体总成,与所述中缸体和前缸体总成过渡配合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中缸体前端的内壁嵌设中缸体整体衬套,在靠近所述中缸体后端的油封固定器的内壁上冷装油封固定器衬套。

进一步地,所述中缸体为分体式,包括中缸体分体一和与所述中缸体分体一密封固接的缸体分体二,在紧靠所述中缸体分体一的前端内壁嵌设中缸体衬套,在所述中缸体分体二的内壁嵌设主密封衬套和缓冲封衬套。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表面开设径向油线和周向油线。

进一步地,所述中缸体整体衬套和油封固定器衬套为铜质,其内壁与所述活塞外圆过渡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缸体衬套、主密封衬套和缓冲封衬套为铜质,其内壁与所述活塞外圆过渡配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变中缸体和活塞、油封固定器的结构,有效的增加打击力及稳定性,减少拉伤的几率。增加油线减少因粘附摩擦导致的拉伤或抱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缸体为整体式的液压破碎锤,包括中缸体300,与所述中缸体300前端密封固接的前缸体总成100,与所述中缸体300后端密封固接的后缸体总成200,与所述中缸体300和前缸体总成100过渡配合的活塞400,在靠近所述中缸体300前端的内壁嵌设中缸体整体衬套9,在靠近所述中缸体300后端的油封固定器4的内壁上冷装油封固定器衬套5。所述中缸体整体衬套9和油封固定器衬套5为铜质,其内壁与所述活塞400外圆过渡配合。本实施例通过改变中缸体和活塞、油封固定器的结构,增加耐磨性,有效的增加打击力及稳定性,减少拉伤的几率。所述活塞400表面开设径向油线和周向油线。增加油线减少因粘附摩擦导致的拉伤或抱死。

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一种中缸体为分体式的液压破碎锤,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中缸体300为分体式,包括中缸体分体一301和与所述中缸体分体一301密封固接的缸体分体二302,在紧靠所述中缸体分体一301的前端内壁嵌设中缸体衬套6,在所述中缸体分体二302的内壁嵌设主密封衬套7和缓冲封衬套8。所述中缸体衬套6、主密封衬套7和缓冲封衬套8为铜质,其内壁与所述活塞400外圆过渡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包括中缸体(300),与所述中缸体(300)前端密封固接的前缸体总成(100),与所述中缸体(300)后端密封固接的后缸体总成(200),与所述中缸体(300)和前缸体总成(100)过渡配合的活塞(400),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中缸体(300)前端的内壁嵌设中缸体整体衬套(9),在靠近所述中缸体(300)后端的油封固定器(4)的内壁上冷装油封固定器衬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300)为分体式,包括中缸体分体一(301)和与所述中缸体分体一(301)密封固接的缸体分体二(302),在紧靠所述中缸体分体一(301)的前端内壁嵌设中缸体衬套(6),在所述中缸体分体二(302)的内壁嵌设主密封衬套(7)和缓冲封衬套(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00)表面开设径向油线和周向油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整体衬套(9)和油封固定器衬套(5)为铜质,其内壁与所述活塞(400)外圆过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衬套(6)、主密封衬套(7)和缓冲封衬套(8)为铜质,其内壁与所述活塞(400)外圆过渡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设备,具体是一种抗拉伤的液压破碎锤,包括中缸体,与所述中缸体前端密封固接的前缸体总成,与所述中缸体后端密封固接的后缸体总成,与所述中缸体和前缸体总成过渡配合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中缸体前端的内壁嵌设中缸体整体衬套,在靠近所述中缸体后端的油封固定器的内壁上冷装油封固定器衬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变中缸体和活塞、油封固定器的结构,有效的增加打击力及稳定性,减少拉伤的几率。还可在活塞表面增加油线减少因粘附摩擦导致的拉伤或抱死。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远;毕晓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顺天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