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道疏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是由充足信息构成以支持新产品开发管理,并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释的建筑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即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它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航道疏浚过程中容易因泥沙搅动、外泄而产生悬浮泥沙,导致附近水域混浊度增加,同时,泥沙中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能使水质下降,在疏浚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中,水质和水域的底泥对疏浚影响大,影响预测及评估的误差范围,从而选择的清淤处理方案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电机驱动碾压削泥板旋转将航道上的杂草等异物切碎,确保吸入口的清洁不堵塞,在疏浚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中,选择相应水域的底泥水质模型,通过装置可对疏浚影响范围作出预测及评估,从而选择正确的清淤处理方案,降低实验成本,具有有效性和便捷性,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一侧外壁竖向设置有刻度线,水箱开口上端设有航线轨道,水箱内依次铺设有泥层和水层,航线轨道上设有移动支座,移动支座下表面设置有滚轮并与航线轨道滚动连接,移动支座下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与疏浚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疏浚装置由平台、输泥软管和疏浚泥收集器组成,平台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收集箱、滤水箱、电源、泥水分离装置和储泥箱,收集箱上通过螺栓与水位监测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输泥软管一端穿过软管固定座与收集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疏浚泥收集框固定连接,电源一端通过电源线与电机固定连接,疏浚泥收集框内设置有碾压削泥板。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碾压削泥板电性连接,疏浚泥收集框两侧与液压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疏浚泥收集器由疏浚泥收集框、碾压削泥板、固定座、涡轮推进装置、涡轮浮升装置和电机构成。

优选的,所述疏浚泥收集框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涡轮推进装置横向固定在固定座后侧,涡轮浮升装置竖向安装在固定座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水箱的制作材质为玻璃,便于观察模拟航道疏浚过程的泥沙情况,水箱一侧外壁竖向设置有刻度线,根据长江干线航道上泥沙与江水的深度,采用相对应的泥沙进行模拟铺设,根据该片水域的水流时均流速,调节移动支座的移动速度,模拟驳船的移动速度,平台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与移动支座连接,模拟平台固定在驳船上,并放下疏浚泥收集器到航道内,平台上设置的收集箱通过螺栓与水位监测装置固定连接,水位监测装置可以检测箱内储存高度,及时发出警报防止溢出,通过泥水分离装置将分离水通过管道排入滤水箱,疏浚泥同时通过管道排入储泥箱,提高处理效率,输泥软管通过抽泥泵将疏浚泥收集框的泥浆吸入到收集箱内,电机驱动碾压削泥板旋转将航道上的杂草等异物切碎,确保吸入口的清洁不堵塞,疏浚泥收集框两侧与液压缸连接,可调整角度便于更好的采集疏浚泥,涡轮推进装置横向固定在固定座后侧,可以推动疏浚泥收集器在航道内缓慢前进,涡轮浮升装置竖向安装在固定座底部,可以将疏浚泥收集器的一侧翘起,使疏浚泥收集框的开口对准淤泥,同时也可以在疏浚泥收集器回收时加大功率,减少打捞提升力,在疏浚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中,选择相应水域的底泥水质模型,通过装置可对疏浚影响范围作出预测及评估,从而选择正确的清淤处理方案,降低实验成本,具有有效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1、水箱;2、刻度线;3、航线轨道;4、泥层;5、水层;6、移动支座;7、滚轮;8、牵引轴;9、疏浚装置;10、平台;11、输泥软管;12、疏浚泥收集器;13、收集箱;14、滤水箱;15、电源;16、泥水分离装置;17、储泥箱;18、水位监测装置;19、疏浚泥收集框;20、碾压削泥板;21、固定座;22、涡轮推进装置;23、涡轮浮升装置;24、电机;25、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制作材质为玻璃,便于观察模拟航道疏浚过程的泥沙情况,水箱1一侧外壁竖向设置有刻度线2,水箱1开口上端设有航线轨道3,水箱1内依次铺设有泥层4和水层5,根据长江干线航道上泥沙与江水的深度,采用相对应的泥沙进行模拟铺设,航线轨道3上设有移动支座6,移动支座6下表面设置有滚轮7并与航线轨道3滚动连接,根据该片水域的水流时均流速,调节移动支座6的移动速度,模拟驳船的移动速度,移动支座6下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8与疏浚装置9固定连接,疏浚装置9由平台10、输泥软管11和疏浚泥收集器12组成,平台10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8与移动支座6连接,并放下疏浚泥收集器12到航道内,平台10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收集箱13、滤水箱14、电源15、泥水分离装置16和储泥箱17,收集箱13上通过螺栓与水位监测装置18固定连接,水位监测装置18可以检测箱内储存高度,及时发出警报防止溢出,疏浚泥收集器12由疏浚泥收集框19、碾压削泥板20、固定座21、涡轮推进装置22、涡轮浮升装置23和电机24构成,通过泥水分离装置16将分离水通过管道排入滤水箱14,疏浚泥同时通过管道排入储泥箱17,提高处理效率,输泥软管11一端穿过软管固定座与收集箱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疏浚泥收集框19固定连接,输泥软管11通过抽泥泵将疏浚泥收集框19的泥浆吸入到收集箱13内,电源15一端通过电源线25与电机24固定连接,疏浚泥收集框19内设置有碾压削泥板20,电机24与碾压削泥板20电性连接,电机24驱动碾压削泥板20旋转将航道上的杂草等异物切碎,确保吸入口的清洁不堵塞,疏浚泥收集框19两侧与液压缸连接,可调整角度便于更好的采集疏浚泥,疏浚泥收集框19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座21固定连接,涡轮推进装置22横向固定在固定座21后侧,可以推动疏浚泥收集器12在航道内缓慢前进,涡轮浮升装置23竖向安装在固定座21底部,可以将疏浚泥收集器12的一侧翘起,使疏浚泥收集框19的开口对准淤泥,同时也可以在疏浚泥收集器12回收时加大功率,减少打捞提升力。

综上所述,本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水箱1的制作材质为玻璃,便于观察模拟航道疏浚过程的泥沙情况,水箱1一侧外壁竖向设置有刻度线2,根据长江干线航道上泥沙与江水的深度,采用相对应的泥沙进行模拟铺设,根据该片水域的水流时均流速,调节移动支座6的移动速度,模拟驳船的移动速度,平台10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8与移动支座6连接,模拟平台10固定在驳船上,并放下疏浚泥收集器12到航道内,平台10上设置的收集箱13通过螺栓与水位监测装置18固定连接,水位监测装置18可以检测箱内储存高度,及时发出警报防止溢出,通过泥水分离装置16将分离水通过管道排入滤水箱14,疏浚泥同时通过管道排入储泥箱17,提高处理效率,输泥软管11通过抽泥泵将疏浚泥收集框19的泥浆吸入到收集箱13内,电机24驱动碾压削泥板20旋转将航道上的杂草等异物切碎,确保吸入口的清洁不堵塞,疏浚泥收集框19两侧与液压缸连接,可调整角度便于更好的采集疏浚泥,涡轮推进装置22横向固定在固定座21后侧,可以推动疏浚泥收集器12在航道内缓慢前进,涡轮浮升装置23竖向安装在固定座21底部,可以将疏浚泥收集器12的一侧翘起,使疏浚泥收集框19的开口对准淤泥,同时也可以在疏浚泥收集器12回收时加大功率,减少打捞提升力,在疏浚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中,选择相应水域的底泥水质模型,通过装置可对疏浚影响范围作出预测及评估,从而选择正确的清淤处理方案,降低实验成本,具有有效性和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一侧外壁竖向设置有刻度线(2),水箱(1)开口上端设有航线轨道(3),水箱(1)内依次铺设有泥层(4)和水层(5),航线轨道(3)上设有移动支座(6),移动支座(6)下表面设置有滚轮(7)并与航线轨道(3)滚动连接,移动支座(6)下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8)与疏浚装置(9)固定连接;

所述疏浚装置(9)由平台(10)、输泥软管(11)和疏浚泥收集器(12)组成,平台(10)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收集箱(13)、滤水箱(14)、电源(15)、泥水分离装置(16)和储泥箱(17),收集箱(13)上通过螺栓与水位监测装置(18)固定连接;

所述输泥软管(11)一端穿过软管固定座与收集箱(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疏浚泥收集框(19)固定连接,电源(15)一端通过电源线(25)与电机(24)固定连接,疏浚泥收集框(19)内设置有碾压削泥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4)与碾压削泥板(20)电性连接,疏浚泥收集框(19)两侧与液压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浚泥收集器(12)由疏浚泥收集框(19)、碾压削泥板(20)、固定座(21)、涡轮推进装置(22)、涡轮浮升装置(23)和电机(24)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浚泥收集框(19)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座(21)固定连接,涡轮推进装置(22)横向固定在固定座(21)后侧,涡轮浮升装置(23)竖向安装在固定座(21)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一侧外壁竖向设置有刻度线,移动支座下表面两侧分别通过牵引轴与疏浚装置固定连接,输泥软管一端穿过软管固定座与收集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疏浚泥收集框固定连接,疏浚泥收集框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本基于BIM的长江干线航道疏浚装置,输泥软管通过抽泥泵将疏浚泥收集框的泥浆吸入到收集箱内,电机驱动碾压削泥板旋转将航道上的杂草等异物切碎,确保吸入口的清洁不堵塞,在疏浚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中,选择相应水域的底泥水质模型,通过装置可对疏浚影响范围作出预测及评估,从而选择正确的清淤处理方案,降低实验成本,具有有效性和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雯;曾锋;杜新文;管利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管利广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