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是一种用于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常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需要打孔时需要工人手持电钻,高速运转的钻头与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接触后,对其进行打孔作业,这种打孔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打孔的精准度降低,打孔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了工人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打孔的精度,提高了打孔的效率,提高了实用性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工作面、气缸、活塞、第一连接件、缓冲垫、电机、两组第一钢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两组第一螺丝,工作面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板,气缸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塞的输入端连接,活塞的右端与第一连接件的左端连接,电机通过缓冲垫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右端设置有刀片,第一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两组第一钢板平行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第一固定板纵向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的左端,第二固定板通过两组第一螺丝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滑动装置包括两组第二钢板和四组第二螺丝,第一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两排第一滚轮,两组第二钢板通过四组第二螺丝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两组第二钢板的内部设置有滑道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板、两组第三钢板、第四固定板和两组第三螺丝,两组第三钢板平行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第三固定板安装在两组第三钢板的左端,第四固定板通过两组第三螺丝安装在两组第三钢板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气泵、第四螺丝、吸气口、管道和吸尘器,气泵通过第四螺丝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吹风口,管道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吸气口,管道的输入端与吸尘器的输出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四组第二支柱,每组第二支柱的右端均设置有第五螺丝,每组第一支柱的底端均插入至每组第二支柱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每组第二支柱的底端均设置有轮毂架,每组轮毂架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滚轮,每组轮毂架的右端均设置有刹车片。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气缸通过加强筋固定在工作面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两组led灯,两组led灯均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包括工作面、气缸、活塞、第一连接件、缓冲垫、电机、两组第一钢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两组第一螺丝,工作面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板,气缸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气缸的输出端与活塞的输入端连接,活塞的右端与第一连接件的左端连接,电机通过缓冲垫安装在第一连接件的顶端,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右端设置有刀片,第一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两组第一钢板平行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第一固定板纵向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的左端,第二固定板通过两组第一螺丝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的右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滑动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第一支柱;2、底板;3、工作面;4、气缸;5、活塞;6、第一连接件;7、缓冲垫;8、电机;9、第二连接件;10、刀片;11、第一钢板;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第一螺丝;15、第二钢板;16、第二螺丝;17、第一滚轮;18、第三固定板;19、第三钢板;20、第四固定板;21、第三螺丝;22、气泵;23、第四螺丝;24、吸气口;25、管道;26、吸尘器;27、第二支柱;28、第五螺丝;29、轮毂架;30、第二滚轮;31、刹车片;32、加强筋;33、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工作面3、气缸4、活塞5、第一连接件6、缓冲垫7、电机8、两组第一钢板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和两组第一螺丝14,工作面3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柱1,第一支柱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板2,气缸4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气缸4的输出端与活塞5的输入端连接,活塞5的右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左端连接,电机8通过缓冲垫7安装在第一连接件6的顶端,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的右端设置有刀片10,第一连接件6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两组第一钢板11平行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第一固定板12纵向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11的左端,第二固定板13通过两组第一螺丝14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11的右端;包括工作面3、气缸4、活塞5、第一连接件6、缓冲垫7、电机8、两组第一钢板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和两组第一螺丝14,工作面3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柱1,第一支柱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板2,气缸4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气缸4的输出端与活塞5的输入端连接,活塞5的右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左端连接,电机8通过缓冲垫7安装在第一连接件6的顶端,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的右端设置有刀片10,第一连接件6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两组第一钢板11平行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第一固定板12纵向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11的左端,第二固定板13通过两组第一螺丝14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11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滑动装置包括两组第二钢板15和四组第二螺丝16,第一连接件6的底端设置有两排第一滚轮17,两组第二钢板15通过四组第二螺丝16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两组第二钢板15的内部设置有滑道凹槽;通过第一滚轮17的转动使第一连接件6在第二钢板15的凹槽内部平移,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板18、两组第三钢板19、第四固定板20和两组第三螺丝21,两组第三钢板19平行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第三固定板18安装在两组第三钢板19的左端,第四固定板20通过两组第三螺丝21安装在两组第三钢板19的右端;拧动第三螺丝21,通过调节第四固定板20与第三固定板18之间的距离,使未打孔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部分固定在第三钢板19上,提高了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气泵22、第四螺丝23、吸气口24、管道25和吸尘器26,气泵22通过第四螺丝23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气泵22的输出端设置有吹风口,管道25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吸气口24,管道25的输入端与吸尘器26的输出端连通;启动气泵22,通过气泵22使压缩后的空气经过吹风口排出,将打孔所产生的碎屑吹至吸气口24一端,启动吸尘器26,使碎屑通过吸气口24和管道25后经吸尘器26进行收集,使碎屑得到及时的收集,节省了工人的打扫,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四组第二支柱27,每组第二支柱27的右端均设置有第五螺丝28,每组第一支柱1的底端均插入至每组第二支柱27的顶端;拧动第五螺丝28,调节第一支柱1的高度,使设备处于方便工人施工的高度,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每组第二支柱27的底端均设置有轮毂架29,每组轮毂架29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滚轮30,每组轮毂架29的右端均设置有刹车片31;通过安装上述装置,方便对设备进行移动,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加强筋32,气缸4通过加强筋32固定在工作面3的顶端;通过安装加强筋32,使气缸4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还包括两组led灯33,两组led灯33均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通过安装led灯33,方便对打孔位置进行细致观察,提高了打孔的精度,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在工作时,将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放置在两组第一钢板11上,拧动第一螺丝14调节第二固定板13与第一固定板12之间的距离,使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固定在第一钢板11上,拧动第三螺丝21,通过调节第四固定板20与第三固定板18之间的距离,使未打孔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部分固定在第三钢板19上,启动电机8,通过电机8输出动力带动刀片10进行高速转动,启动气缸4,通过气缸4的右端输出动力,通过活塞5的运动带动第一连接件6在滑动装置上向右平移,使高速运转的刀片10与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接触,从而对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进行打孔作业,启动气泵22,通过气泵22使压缩后的空气经过吹风口排出,将打孔所产生的碎屑吹至吸气口24一端,启动吸尘器26,使碎屑通过吸气口24和管道25后经吸尘器26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的电机、气泵、气缸和吸尘器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面(3)、气缸(4)、活塞(5)、第一连接件(6)、缓冲垫(7)、电机(8)、两组第一钢板(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和两组第一螺丝(14),工作面(3)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柱(1),第一支柱(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板(2),气缸(4)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气缸(4)的输出端与活塞(5)的输入端连接,活塞(5)的右端与第一连接件(6)的左端连接,电机(8)通过缓冲垫(7)安装在第一连接件(6)的顶端,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9)的右端设置有刀片(10),第一连接件(6)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两组第一钢板(11)平行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第一固定板(12)纵向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11)的左端,第二固定板(13)通过两组第一螺丝(14)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11)的右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包括两组第二钢板(15)和四组第二螺丝(16),第一连接件(6)的底端设置有两排第一滚轮(17),两组第二钢板(15)通过四组第二螺丝(16)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两组第二钢板(15)的内部设置有滑道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板(18)、两组第三钢板(19)、第四固定板(20)和两组第三螺丝(21),两组第三钢板(19)平行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第三固定板(18)安装在两组第三钢板(19)的左端,第四固定板(20)通过两组第三螺丝(21)安装在两组第三钢板(19)的右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22)、第四螺丝(23)、吸气口(24)、管道(25)和吸尘器(26),气泵(22)通过第四螺丝(23)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气泵(22)的输出端设置有吹风口,管道(25)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吸气口(24),管道(25)的输入端与吸尘器(26)的输出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第二支柱(27),每组第二支柱(27)的右端均设置有第五螺丝(28),每组第一支柱(1)的底端均插入至每组第二支柱(27)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二支柱(27)的底端均设置有轮毂架(29),每组轮毂架(29)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滚轮(30),每组轮毂架(29)的右端均设置有刹车片(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32),气缸(4)通过加强筋(32)固定在工作面(3)的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led灯(33),两组led灯(33)均安装在工作面(3)的顶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零件组装用板材打孔装置,其降低了工人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打孔的精度,提高了打孔的效率,提高了实用性;包括工作面、气缸、活塞、第一连接件、缓冲垫、电机、两组第一钢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两组第一螺丝,工作面的底端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底板,第一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滑动装置,两组第一钢板平行安装在工作面的顶端,第一固定板纵向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的左端,第二固定板通过两组第一螺丝安装在两组第一钢板的右端。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世同创(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