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closed)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open)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控制开关是用于电气控制和热工仪表的过程控制时的一种特殊开关。具体有定位操作、自复操作、定位-自复操作、闭锁操作、定位-闭锁操作、自复-定位-闭锁操作等功能。

现有的用电器采用双向控制的越来越多,但双向控制开关密封效果不够好,如果建筑发生渗水漏水的情况,可能会有水沿墙体等进入开关内部,导致开关损坏,影响使用者使用,而且现有控制开关接线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解决了现有的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密封效果不够好和接线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远离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主体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主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主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一通线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框体远离第一通线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线孔;

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远离底板一侧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远离固定槽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一通线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一盖板远离第一通线孔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二通线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线孔和第二通线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塞。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可选的,所述密封塞和密封垫均为橡胶材质。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膨胀螺丝。

可选的,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电源线的零线固定连接于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的内部,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连接杆、固定片、紧固弹簧和固线块,所述端子主体内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和端子主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线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一方面,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内部开设固定槽,并在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橡胶材质的密封垫,能够对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进行密封,防止水沿墙体进入其内部影响第一控制开关主体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达到了密封效果好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第一通线孔和第二通线孔的内部均设置密封塞,能够防止水沿着电源线进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内部,进一步加强了其密封效果,达到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目的,此外,通过拉动连接杆,将连接线插入固线块和端子主体之间,然后松开连接杆使固线块复位挤压电源线进行固定,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达到了便于接线的目的。

(2)、该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一方面,在底板的两侧设置开设有固定孔的连接片,并在固定孔的内部设置膨胀螺丝,能够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固定,达到了便于固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盖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板与框体进行连接,又设置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加固,达到了固定效果好的目的,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框体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框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盖板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盖板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第一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第二形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框体,3-第二框体,4-第一控制开关主体,5-第二控制开关主体,6-第一端子,601-端子主体,602-连接杆,603-固定片,604-紧固弹簧,605-固线块,7-第二端子,8-第三端子,9-第四端子,10-第一通线孔,11-第二通线孔,12-固定槽,13-第一连接片,14-第二连接片,15-第一盖板,16-第二盖板,17-密封塞,18-连接片,19-固定孔,2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包括底板1,底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远离底板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主体4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5,第一控制开关主体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子6和第二端子7,第二控制开关主体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端子8和第四端子9;

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通线孔10,第一通线孔10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框体2远离第一通线孔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线孔11;

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远离底板1一侧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固定槽12,在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的内部开设固定槽12,并在固定槽12的内部设置橡胶材质的密封垫,能够对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进行密封,防止水沿墙体进入其内部影响第一控制开关主体4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5,达到了密封效果好的目的,两个固定槽12的内部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远离固定槽1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连接片13、第二连接片14、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6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一通线孔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连接片13和第一盖板15远离第一通线孔10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二通线孔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通线孔10和第二通线孔1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7,在第一通线孔10和第二通线孔11的内部均设置密封塞17,能够防止水沿着电源线进入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内部,进一步加强了其密封效果,达到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固定槽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密封塞17和密封垫均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底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8,连接片18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9,固定孔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膨胀螺丝,在底板1的两侧设置开设有固定孔19的连接片18,并在固定孔19的内部设置膨胀螺丝,能够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固定,达到了便于固定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电源线的火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端子6和第三端子8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电源线的零线固定连接于第二端子7和第四端子9的内部,第一框体2、第二框体3、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0,在盖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板与框体进行连接,又设置固定螺栓20对其进行加固,达到了固定效果好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端子6包括端子主体601、连接杆602、固定片603、紧固弹簧604和固线块605,端子主体601内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602,连接杆6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片603,固定片603和端子主体6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弹簧604,连接杆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线块605,端子主体601内部的底部开设有股固线槽,固线槽与固线块605相适配,第二端子7、第三端子8和第四端子9均与第一端子6的结构相同。

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膨胀螺丝将两个底板1分别固定至合适位置,然后,将电源线与端子进行连接,最后,将盖板与框体进行连接,并使用固定螺栓20对其进行固定,完成安装。

综上所述,该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使用时,一方面,在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的内部开设固定槽12,并在固定槽12的内部设置橡胶材质的密封垫,能够对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进行密封,防止水沿墙体进入其内部影响第一控制开关主体4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5,达到了密封效果好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第一通线孔10和第二通线孔11的内部均设置密封塞17,能够防止水沿着电源线进入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内部,进一步加强了其密封效果,达到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目的,此外,通过拉动连接杆602,将连接线插入固线块605和端子主体601之间,然后松开连接杆602使固线块605复位挤压电源线进行固定,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达到了便于接线的目的;一方面,在底板1的两侧设置开设有固定孔19的连接片18,并在固定孔19的内部设置膨胀螺丝,能够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固定,达到了便于固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盖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板与框体进行连接,又设置固定螺栓20对其进行加固,达到了固定效果好的目的,体现了设计的合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所述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远离底板(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主体(4)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5),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主体(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子(6)和第二端子(7),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主体(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端子(8)和第四端子(9);

所述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通线孔(10),所述第一通线孔(1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框体(2)远离第一通线孔(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线孔(11);

所述第一框体(2)和第二框体(3)远离底板(1)一侧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固定槽(12),两个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所述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远离固定槽(1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13)、第二连接片(14)、第一盖板(15)和第二盖板(16)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一通线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13)和第一盖板(15)远离第一通线孔(10)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二通线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线孔(10)和第二通线孔(1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槽(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塞(17)和密封垫均为橡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8),所述连接片(18)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9),所述固定孔(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膨胀螺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电源线的火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端子(6)和第三端子(8)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线的零线固定连接于第二端子(7)和第四端子(9)的内部,所述第一框体(2)、第二框体(3)、第一连接片(13)和第二连接片(14)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6)包括端子主体(601)、连接杆(602)、固定片(603)、紧固弹簧(604)和固线块(605),所述端子主体(601)内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602),所述连接杆(6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片(603),所述固定片(603)和端子主体(6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紧固弹簧(604),所述连接杆(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线块(60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该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远离底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主体和第二控制开关主体,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主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双位置集成控制开关,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内部开设固定槽,并在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橡胶材质的密封垫,能够对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进行密封,防止水沿墙体进入其内部,达到了密封效果好的目的,在第一通线孔和第二通线孔的内部均设置密封塞,进一步加强了其密封效果,达到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林作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全屋电器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