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坑工程设计中,对基坑开挖条件下外部荷载、土压力、位移之间相互关系已进行了较多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通过相似理论转换,室内模型试验可以直观且准确地模拟实际工程,是目前开展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场实测虽然较之模型试验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可以获得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数据资料,但其投资大、周期长、量测精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物质和技术上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对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进行探讨时,可采用操作性强、重复性高的室内模型试验。
基坑模型实验中经常需要量测挡土墙的位移,常见的位移量测装置有拉杆式位移计、振弦式位移计等,但由于挡土墙埋设在土中,而位移计无法埋于土中进行工作,从模型箱外伸入又长度不够,若进行多个测点的量测需要多个位移计以及数据采集仪的配合,成本较高。激光测距仪同样无法测量埋于土体内部部分挡土墙的位移情况,且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同样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包括:土体、挡土墙、管体、侧墙、位移探针、连接线、百分表以及表座,所述土体设置在所述侧墙一侧,所述挡土墙设置在所述土体内,所述管体穿过所述侧墙设置在所述土体内,所述位移探针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一端与所述挡土墙连接,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表座设置在所述侧墙上,所述位移探针和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线为金属线。
可选的,所述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位移探针一端,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挡土墙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挡土墙粘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表座为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吸附在所述侧墙上。
可选的,所述挡土墙和所述管体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
可选的,所述侧墙上设置有多个管孔,多个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管孔设置在所述土体内,相应的,多个所述管体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位移探针以多点测量。
可选的,多个所述管孔沿竖直方向布置。
在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中,土体设置在侧墙一侧,挡土墙设置在土体内,管体穿过侧墙设置在土体内,位移探针设置在管体内且一端与挡土墙连接,百分表通过表座设置在侧墙上,位移探针和百分表通过连接线连接,当挡土墙在开挖过程中发生水平位移,与挡土墙连接的位移探针相应地发生位移,通过百分表可读出挡土墙的位移变化。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探针、连接线和百分表测量挡土墙位移,解决了在模型试验中进行土体内部挡土墙侧移监测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的位移探针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的百分表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土体,2-挡土墙,3-管体,4-侧墙,401-管孔,5-位移探针,6-连接线,7-百分表,8-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的位移探针示意图,图3是图1中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的百分表安装示意图,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包括:土体1、挡土墙2、管体3、侧墙4、位移探针5、连接线6、百分表7以及表座(未图示),所述土体1设置在所述侧墙4一侧,所述挡土墙2设置在所述土体1内,所述管体3穿过所述侧墙4设置在所述土体1内,所述位移探针5设置在所述管体3内且一端与所述挡土墙2连接,所述百分表7通过所述表座设置在所述侧墙4上,所述位移探针5和所述百分表7通过所述连接线6连接。预先拉伸百分表7测量杆一段长度,记录百分表7读数。挖土时挡土墙2结构变形会带动位移探针5移动,位移探针5通过连接线6拉伸百分表7的测量杆,通过百分表7读数的变化测得同步的挡土墙2结构位移。
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连接线6为金属线。所述位移探针5和所述百分表7通过所述连接线6连接,为提高测量精度,所述连接线6采用变形量小的连接线,如金属铜线。测量挡土墙2位移时,需要预先拉伸百分表7测量杆一段长度。所述表座为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吸附在所述侧墙4上,所述百分表7安装在所述磁性表座上,所述百分表7与所述管体3之间设置一定距离,以便在预先拉伸百分表7测量杆时方便调节。
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位移探针5长6毫米,直径1.5毫米;所述管体直径8毫米,壁厚2毫米;所述挡土墙2和所述管体3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在所述挡土墙2和所述管体3之间设置一定间隙,防止所述管体3顶住所述挡土墙2,使开挖时所述挡土墙2变形减小,影响测量所述挡土墙2变形的精度。所述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还包括连接片8,所述连接片8设置在所述位移探针5一端,所述连接片8与所述位移探针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8与所述挡土墙2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片8与所述挡土墙2粘接连接。
参见图1-图3所示,所述侧墙4上设置有多个管孔401,多个所述管体3穿过所述管孔401设置在所述土体1内,相应的,多个所述管体3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位移探针5以进行多点测量。具体的,多个所述管孔401沿竖直方向布置,多个位移探针5测量所述挡土墙2上的多个测点,可以测量出挡土墙2任意深度的水平位移。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包括:土体、挡土墙、管体、侧墙、位移探针、连接线、百分表以及表座,所述土体设置在所述侧墙一侧,所述挡土墙设置在所述土体内,所述管体穿过所述侧墙设置在所述土体内,所述位移探针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一端与所述挡土墙连接,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表座设置在所述侧墙上,所述位移探针和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探针、连接线和百分表测量挡土墙位移,解决了在模型试验中进行土体内部挡土墙侧移监测的难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1.一种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土体、挡土墙、管体、侧墙、位移探针、连接线、百分表以及表座,所述土体设置在所述侧墙一侧,所述挡土墙设置在所述土体内,所述管体穿过所述侧墙设置在所述土体内,所述位移探针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一端与所述挡土墙连接,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表座设置在所述侧墙上,所述位移探针和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金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位移探针一端,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挡土墙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挡土墙粘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座为磁性表座,所述磁性表座吸附在所述侧墙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和所述管体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设置有多个管孔,多个所述管体穿过所述管孔设置在所述土体内,相应的,多个所述管体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位移探针以多点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模型挡土墙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孔沿竖直方向布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