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镗床。
背景技术:
镗床是大型箱体零件加工的主要设备,主要用镗刀对工件已有的预制孔进行镗削的机床。通常,镗刀旋转为主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孔或一次定位完成多个孔的精加工,此外还可以从事与孔精加工有关的其他加工面的加工。使用不同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削、铣削、切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高于钻床,在加工设备领域内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镗床一般是工件固定不动,由镗床上的主轴箱移动来实现加工动作,久而久之容易使主轴箱刚性差;更为严重的是,常规设置为工件在上方,主轴箱在下方,这个结构非常不利于排铁屑,同时加工过的铁屑温度很高,堆积在主轴箱上会使主轴温度升高,由此造成机床精度下降,进而导致镗床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镗床,用于解决现有的镗床容易造成铁屑堆积进而造成机床精度下降且镗床故障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镗床,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侧面的主轴箱,主轴自主轴箱内伸出,所述主轴的底端连接有镗刀,所述主轴在主轴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镗刀旋转;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嵌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在进给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包括支座、随心套、油缸、螺母、托板、压板和顶出套,所述支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两个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托板,所述随心套通过螺母固定于支座上;所述两个油缸的上端连接有压板;所述顶出套套设于随心套内,且顶出套的顶端与压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丝杠,所述夹具通过丝杠与所述进给电机连接;所述主轴的底端与所述镗刀之间还连接有镗刀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外防护罩。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具下方的排屑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镗床采用主轴箱固定不动、工件移动的方式来加工,镗刀旋转时,工件上掉落的高温铁屑直接掉落至排屑机从而排出镗床外,排屑通畅,不会损坏主轴轴承,由此以来主轴精度保持性高,故障率很低;夹具互换性极佳且工装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镗床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镗床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镗床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主轴箱、3—主轴、4—主轴电机、5—夹具、6—镗刀、7—导轨、8—进给电机、9—底座、10—丝杠、11—镗刀杆、12-工件;51—支座、52—随心套、53—油缸、54—活塞杆、55—顶出套、56—螺母、57—托板、58—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镗床,如图1,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侧面的主轴箱2,主轴3自主轴箱2内伸出,所述主轴3的底端连接有镗刀6,所述主轴3在主轴电机4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镗刀6进行加工动作,如旋转等;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导轨7,所述导轨7上嵌设有用于夹持工件12的夹具5;所述夹具5在进给电机8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7移动。
根据具体需求,底座9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底座9可以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底部;底座9也可以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的另一侧。
具体地,参照图3,所述夹具5包括支座51、随心套52、油缸53、螺母56、托板57、压板58和顶出套55,所述支座5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油缸53,所述油缸53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杆54,所述两个活塞杆54之间连接有托板57,所述随心套52通过螺母56固定于支座51上;所述两个油缸53的上端连接有压板58;所述顶出套55套设于随心套52内,且顶出套55的顶端与压板58相连接。工件12放于托板57上,油缸53下腔进油,带动托板57将工件12压入随心套52内;油缸53上腔进油,带动压板58,压板58带动顶出套55,将工件12顶出随心套52。
另外,还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丝杠10,所述夹具5通过丝杠10与所述进给电机8连接;所述主轴3的底端与所述镗刀6之间还连接有镗刀杆11。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镗床起到保护作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9上的外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镗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具5下方的排屑机,排屑机从镗床后方插入到底座9里,输送链板在夹具5正下方,镗刀6加工工件掉落的高温铁屑直接掉落到输送链板上排出镗床外。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镗床所必要的电气控制箱、操作箱、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9,工作台1,主轴箱2,主轴3,夹具5,导轨7,丝杠10,镗刀杆11,镗刀6,进给电机8,主轴电机4,电气控制箱,外防护罩,操作箱,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水箱,排屑机等。工作台1安装在底座9上,主轴箱2固定于工作台1上部,导轨7安装在工作台1前部,夹具5安装在导轨7上,丝杠10固定在工作台1上,进给电机8与丝杠10联接,螺母座和夹具5连接,夹具5通过螺母座与丝杠10螺母连接,主轴电机4通过皮带或链条与主轴连接,主轴安装在主轴箱2内,镗刀杆11安装在主轴箱2内的主轴3上,镗刀6安装在镗刀杆11上,电气控制箱安装在工作台1后部,外防护罩安装在底座9上,操作箱固定在防护罩前部,液压系统安装在底座9后面,气动系统安装在外防护罩上,水箱和排屑机安装在底座9下部。
具体工作顺序:在夹具5初始位置,先将工件12放入夹具5内,夹具5通过气动或液压夹紧工件12,夹具5再通过进给电机8驱动丝杠10向上移动,主轴箱2内的主轴高速旋转,对工件12内孔进行加工,待内孔加工完成后,夹具5向下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夹具5松开并取下工件12,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这个过程中,加工下的高温铁屑直接掉落到输送链板上排出镗床外。
该机床的夹具5移动既可由进给电机8带动丝杠10驱动,也可由将电极8替换为液压缸驱动。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镗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9,底座9上连接有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部连接有进给电机8,工作台1上设有导轨7,导轨7上连接有夹具5,夹具5相对于工作台1可上下滑动,夹具5通过丝杠10与进给电机8的电机轴相连接,进给电机8带动丝杠10工作,进而带动夹具5在导轨7上上下滑动;工作台1的上部设有主轴箱2,主轴箱2与设于工作台1上的主轴电机4相连接,主轴箱2的主轴3上连接有镗刀杆11,镗刀杆11上连接有镗刀6,主轴箱2位于夹具5的上方。底座9上设有外防护罩,防止异物进入加工区。底座9上设有水箱和排屑机,用于加工工件12的冷却和排屑。夹具5也可由液压系统驱动。
工作时,在夹具5的初始位置,先将工件12方放入夹具5内,夹具5通过进给电机8驱动丝杠10向上移动,主轴箱2内的主轴高速旋转带动镗刀杆11工作,镗刀杆11上的镗刀6对工件12的内孔进行加工,待工件12的内孔加工完成后,夹具5向下移动,回到初始位置,拿下工件12,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加工中产生的铁屑通过排屑机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顶部侧面的主轴箱,主轴自主轴箱内伸出,所述主轴的底端连接有镗刀,所述主轴在主轴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镗刀旋转;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嵌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在进给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移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具下方的排屑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支座、随心套、油缸、螺母、托板、压板和顶出套,所述支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的下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两个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托板,所述随心套通过螺母固定于支座上;所述两个油缸的上端连接有压板;所述顶出套套设于随心套内,且顶出套的顶端与压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丝杠,所述夹具通过丝杠与所述进给电机连接;所述主轴的底端与所述镗刀之间还连接有镗刀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外防护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