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防盗和减噪功能的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道路以及厂矿区域等场所使用的下水道以及地下管廊井盖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防盗性能较差。普通井盖没有防盗措施,具有防盗措施的井盖其防盗机构通常外露,容易被撬走。井盖丢失后,不仅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产生安全隐患。第二、阻水和防水性能较差。现有的金属井盖通常不设阻水装置,使用过程中因内部长期积水导致井盖主要部件生锈,缩短了使用寿命,提高了的维护成本。第三、碾压噪声较大。现有的井盖与井口安装座之间结构松散、连接不牢,车辆碾压时,井盖易跳动产生较大噪声。而且,井盖内部结构之间为钢性接触,车辆碾压时,井盖内部结构易相互碰撞产生较大噪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对井盖进行了针对性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防盗减噪井盖,通过该装置防止雨水进入井盖内,具有更好的防盗性能,有效降低碾压噪声,并且便于维护和更换。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它包括圆板状的上盖和环形板形式的井座,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立式外板以及立式内板,立式内板为封闭的环形结构并且位于立式外板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外板为具有两个端部的环形结构,所述的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外翻板,两侧外翻板之间具有连板,外翻板与连板构成耳座;所述的上盖具有向外侧凸出的上盖连接板,所述的上盖连接板通过防盗螺栓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外翻板上;所述的防盗螺栓头部位于耳座内侧,防盗螺栓的尾部位于耳座外侧,与防盗螺栓相配合的防盗螺母安装在耳座外侧,防盗螺栓外端不超出防盗螺母的外端面;所述井盖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充盈安装在立式内板和立式外板之间并被上盖压紧。
优选地,所述的立式内板上端套设有倒u型胶垫,胶垫的上侧与上盖的下侧之间弹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的胶垫内侧设有倒型锯齿。
优选地,所述的上盖边缘处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头部位于上盖上侧,与其相配合的紧固螺母固定在立式内板内侧壁上的螺孔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上盖外表面设有菱形花纹,且上表面为凸起的孤形。
优选地,所述紧固螺栓和防盗螺栓的头部外侧为光滑半圆头形状,紧固螺栓和防盗螺栓的头部内侧具有阻挡柱。
优选地,所述的紧固螺栓和防盗螺栓需配合使用相应地扳手,扳手头部具有与阻挡柱相适配的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头部内侧具有阻挡柱的防盗螺栓和紧固螺栓,因需要配合使用带有对应凹形孔的扳手,且螺栓头部外侧为光滑半圆头形状,不易被钳口夹住取下,从而解决了井盖易被盗取的问题;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胶垫,且胶垫的上侧与上盖的下侧相弹性接触,从而起到了消音减震的效果,减少了井盖产生噪音;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既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入井盖内,起到了防水阻水的作用,同时,由于密封圈的上侧与上盖下侧紧密地弹性贴合,密封圈也起到了消音减震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井盖碾压噪声;
第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盖上设置若干紧固螺栓,使上盖进一步紧固,解决了上盖自重难以压实而发生的漏水问题,防止了雨水进入井盖内部;同时,也避免了上盖发生位移和跳动,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第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耳座,起到了紧固上盖、防止上盖发生位移和跳动的作用,使安全得到保障,又减少了噪音;
第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盗螺栓实现了上盖与耳座的铰接,使上盖可以以防盗螺栓为轴翻转开合,便于上盖的安装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阻水减震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紧固螺栓和防盗螺栓头部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环形金属板形式的井座6,井座6上固定安装有主要起防护作用的立式外板2以及主要起支撑作用的立式内板3。立式内板3为封闭的环形结构并且位于立式外板2的内侧。立式外板2为具有两个端部的非封闭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圆板状的上盖1,上盖1外表面设有菱形花纹,用于增大摩擦系数。且上盖1为冲压成形,上盖1的上表面为凸起的孤形,用于增加过载能力,减小残留变形。上盖1具有向外侧凸出的上盖1连接板,相应地,立式外板2的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外翻板,两侧外翻板之间具有连板,外翻板与连板构成耳座8,所述的上盖1连接板通过防盗螺栓4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外翻板上。上盖1的直径小于立式外板2内侧直径但大于立式内板3的内侧直径,以使立式内板3起到支撑上盖1的作用。
立式外板2和立式内板3的下端均焊接于井座6上,立式外板2上端的内侧与上盖1边缘的外侧相接触。立式内板3的高度低于立式外板2。立式外板2的上端与上盖1上侧相齐平。
所述的防盗螺栓4头部位于耳座8内侧,防盗螺栓4的尾部位于耳座8外侧,与防盗螺栓4相配合的防盗螺母安装在耳座8外侧,防盗螺栓4外端不超出防盗螺母的外端面,在使用现场该防盗螺母被水泥浇筑但防盗螺栓4仍能转到。通过设置防盗螺栓4实现了上盖1与耳座8的铰接,使上盖1能够以防盗螺栓4为轴翻转开合。同时,耳座8的设置也起到了紧固上盖1、防止上盖1发生位移和跳动的作用,使安全得到保障,又减少了噪音。
所述的上盖1边缘处设有两个紧固螺栓7,均位于上盖1同心圆上,各紧固螺栓7的头部均位于上盖1上侧,与其相配合的紧固螺母分别固定在立式内板3内侧壁上的螺孔板上。两个紧固螺栓7与上盖1连接板间隔均匀地分布在上盖1边缘,三者之间均间隔120°,以实现均匀压紧上盖1。通过在上盖1上设置紧固螺栓7,使上盖1进一步紧固,解决了上盖1自重难以压实后述胶垫9和密封圈10而发生的漏水问题,防止了雨水进入井盖内部;同时,也避免了上盖1发生位移和跳动,进一步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如图3所示,所述的立式内板3上端套设有倒u型胶垫9,胶垫9的上侧与上盖1的下侧之间弹性接触,从而起到更好的消音减震作用。所述的胶垫9内侧设有倒型锯齿,增大了胶垫9与立式内板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胶垫9发生移位或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有带钢片骨架的密封圈10,密封圈10内部采用大直径空心密封泡材料,密封圈10充盈安装在立式内板3和立式外板2之间并被上盖1压紧。密封圈10既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入井盖内,起到了防水阻水的作用;同时,由于密封圈10的上侧与上盖1下侧紧密地弹性贴合,密封圈10也起到了消音减震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井盖碾压噪声。
如图4所示,所述紧固螺栓7和防盗螺栓4的头部外侧为光滑半圆头形状,不易被钳口夹住从而起到防盗作用。紧固螺栓7和防盗螺栓4的头部内侧均具有阻挡柱4-1,相应地,配合使用的扳手头部具有与阻挡柱4-1相适配的凹形孔,二者配合才能旋转紧固螺栓7或者防盗螺栓4,而使用普通扳手无法实现紧固螺栓7或者防盗螺栓4的拆卸,进一步起到防盗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使用方法如下:
安装时,通过在井座6上侧、立式外板2外侧浇铸水泥,将井座6固定安装在井口位置上。浇铸水泥后,可将防盗螺栓4的螺母封死。通过使用上述带有凹形孔的扳手,拧紧防盗螺栓4,使上盖1与耳座8之间相连接,实现上盖1的安装和防盗。使用上述带有凹形孔的扳手,拧紧紧固螺栓7,实现上盖1的紧密安装和防盗。
当井盖内部需要维护或需要更换上盖1时,先使用上述专用扳手,松开紧固螺栓7,以防盗螺栓4为轴翻转打开上盖1后,可对井盖内部进行维护。使用上述专用扳手,松开防盗螺栓4,即可对上盖1实施更换。
1.一种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它包括圆板状的上盖(1)和环形板形式的井座(6),井座(6)上固定安装有立式外板(2)以及立式内板(3),立式内板(3)为封闭的环形结构并且位于立式外板(2)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外板(2)为具有两个端部的环形结构,所述的两个端部分别具有外翻板,两侧外翻板之间具有连板,外翻板与连板构成耳座(8);所述的上盖(1)具有向外侧凸出的上盖连接板(5),所述的上盖连接板(5)通过防盗螺栓(4)可翻转地连接在所述外翻板上;所述的防盗螺栓(4)头部位于耳座(8)内侧,防盗螺栓(4)的尾部位于耳座(8)外侧,与防盗螺栓(4)相配合的防盗螺母安装在耳座(8)外侧,防盗螺栓(4)外端不超出防盗螺母的外端面;所述井盖还包括密封圈(10),密封圈(10)充盈安装在立式内板(3)和立式外板(2)之间并被上盖(1)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内板(3)上端套设有倒u型胶垫(9),胶垫(9)的上侧与上盖(1)的下侧之间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垫(9)内侧设有倒型锯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边缘处设有紧固螺栓(7),紧固螺栓(7)的头部位于上盖(1)上侧,与其相配合的紧固螺母固定在立式内板(3)内侧壁上的螺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外表面设有菱形花纹,且上表面为凸起的孤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7)和防盗螺栓(4)的头部外侧为光滑半圆头形状,紧固螺栓(7)和防盗螺栓(4)的头部内侧具有阻挡柱(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盗减噪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螺栓(7)和防盗螺栓(4)需配合使用相应地扳手,扳手头部具有与阻挡柱(4-1)相适配的凹形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