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



背景技术:

在市政给排水及其它地下管线窨井工程施工中,较难处理的是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发明人在长期的市政施工中发现,老旧道路常常发生井圈破裂,井圈周边下陷,路面与井圈口面层龟裂,基层松散下沉,反复维修仍不能有效解决等问题;因受交通影响,施工质量控制较难,且维修维护时间长,不利行车安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井盖功能较为单一,不方便工作人员的施工需要,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包括井圈本体和井盖,井盖与井圈本体连接,所述井圈本体包括外井圈、连接在外井圈上的内井圈,所述外井圈内侧包括一个锥面与一个直面,所述内井圈为l型,内井圈卡在外井圈的锥面与直面之间,并在内井圈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所述内井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警示组件,所述弹性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座、转轴、支撑杆和警示牌,固定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互对称的安装在内井圈的内表面,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连接,警示牌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井圈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浇筑空间控制块,其分别设置在井圈本体的四个角上,所述井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四个浇筑孔,所述井圈本体与井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圈。

优选的是,所述外井圈与内井圈之间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卡紧头,且在卡紧头上同样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卡紧头靠近外井圈一侧设置有锥面,且外井圈的轴向锥度小于卡紧头锥面的轴向锥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井圈为z字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第二固定杆可拆卸套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螺纹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撑环,撑环设置在内井圈与外井圈直面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警示牌上设置有荧光安全标识。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绳索,绳索的一端设置有紧固钉。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警示牌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起到警示作用,不需要施工人员再携带警示的设备,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使得井圈功能更加多样化,另外,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套接设计可以很好地调节警示牌的使用高度,更加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外井圈和内井圈的配合设计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起到防止井盖沉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圈本体、井盖、浇筑空间控制块以及浇筑孔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筑空间控制块和浇筑孔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局部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支撑杆和绳索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井盖,2、外井圈,3、内井圈,4、固定座,5、转轴,6、支撑杆,7、警示牌,8、卡紧头,9、第一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1、螺纹孔,12、撑环,13、荧光安全标识,14、绳索,15、紧固钉,16、浇筑空间控制块,17、浇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包括井圈本体和井盖1,井盖1与井圈本体连接,所述井圈本体包括外井圈2、连接在外井圈2上的内井圈3,所述外井圈2内侧包括一个锥面与一个直面,所述内井圈3为l型,内井圈3卡在外井圈2的锥面与直面之间,并在内井圈3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所述内井圈3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警示组件,所述弹性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座4、转轴5、支撑杆6和警示牌7,固定座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互对称的安装在内井圈3的内表面,支撑杆6通过转轴5与固定座4连接,警示牌7安装在支撑杆6的顶端,所述井圈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浇筑空间控制块16,其分别设置在井圈本体的四个角上,所述井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四个浇筑孔17,所述井圈本体与井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井圈2与内井圈3之间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卡紧头8,且在卡紧头8上同样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卡紧头8靠近外井圈一侧设置有锥面,且外井圈2的轴向锥度小于卡紧头8锥面的轴向锥度。撑环与卡紧头的配合设计起到很好地防止脱落的作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井圈2为z字形。从而可以更好的使用外井圈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用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包括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第一固定杆9一端通过转轴5与固定座4连接,另一端第二固定杆10可拆卸套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螺纹孔11,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对其拆卸以及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撑环12,撑环12设置在内井圈3与外井圈2直面之间。撑环与卡紧头的配合设计起到很好地防止脱落的作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牌7上设置有荧光安全标识13。通过荧光安全标识可以很好地显示施工字样,可以很好地对外界人员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杆9上设置有绳索14,绳索14的一端设置有紧固钉15。通过紧固钉可以很好地将翻转的第一固定杆固定,将紧固钉钉在地面上,也可以通过绳索捆绑在砖块等重物上,主要就是为了固定竖起时的支撑杆,从而使荧光安全标识。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如果需要打开井盖1施工,将警示牌旋出井内,然后调整第一固定杆9和第二固定杆10的使用高度,警示牌7上配有正在施工的荧光字样,使得其在夜晚也可以发出光亮,确保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另外,内外井圈2的设计,将井盖1设置在内井圈3上,且在内外井圈之间设置有卡紧头8,而卡紧头8的锥度大于外井圈2的锥形面的锥度,当收外力越来越大之时,内井圈不断向下沉降、挤压卡紧头8,卡紧头8的锥面变形,改变受力方向,将向下的沉降力变成作用在外井圈上的横向力,且越挤压其改变的比例越大,而在卡紧头8上还焊接有撑环12,撑环12与卡紧头8分别设置在内井圈3两侧,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起到防止井盖1沉降的作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承压井圈,是预制件,在专业工厂生产,能在按图生产的前提下,质量可控,经质检部门检测后,可直接用于工程;井圈本体底部与路基的结合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浇筑完成即可通行小型车辆,有效缩短了施工时间,给道路通行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井圈本体底部设计了浇筑空间控制块(每个角一个共四个),施工中井圈与路基的浇筑空间得到了控制和保障,另一个作用是便于调平井圈与道路的平直度;其中设计的四个浇筑孔互相作用,一是便于浇筑,二是便于观察浇筑混凝土通过浇筑孔进入浇筑空间的情况,经充分震捣,从另孔溢出即为完成;井圈本体与井盖1的连接有10cm的加固圈,此加固圈顶面与路面标高一致,其余部分在井圈装配完成后,补铺沥青混凝土,整体与路面一致,不允许高或低于路面。

按照上述方式,施工完成后,整体稳定,井圈本体,井盖1与道路在同一平面,确保行车平稳,使用寿命长。

其中浇筑孔以及浇筑空间控制块均设置在外井圈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包括井圈本体和井盖,井盖与井圈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圈本体包括外井圈、连接在外井圈上的内井圈,所述外井圈内侧包括一个锥面与一个直面,所述内井圈为l型,内井圈卡在外井圈的锥面与直面之间,并在内井圈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所述内井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警示组件,所述弹性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座、转轴、支撑杆和警示牌,固定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互对称的安装在内井圈的内表面,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连接,警示牌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井圈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浇筑空间控制块,其分别设置在井圈本体的四个角上,所述井圈本体上还设置有四个浇筑孔,所述井圈本体与井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圈与内井圈之间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卡紧头,且在卡紧头上同样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卡紧头靠近外井圈一侧设置有锥面,且外井圈的轴向锥度小于卡紧头锥面的轴向锥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圈为z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第二固定杆可拆卸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螺纹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撑环,撑环设置在内井圈与外井圈直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牌上设置有荧光安全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绳索,绳索的一端设置有紧固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承压井圈,包括井圈本体和井盖,井盖与井圈本体连接,所述井圈本体包括外井圈、连接在外井圈上的内井圈,所述外井圈内侧包括一个锥面与一个直面,所述内井圈为L型,内井圈卡在外井圈的锥面与直面之间,并在内井圈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条形插槽,所述内井圈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警示组件,所述弹性警示组件包括固定座、转轴、支撑杆和警示牌,固定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相互对称的安装在内井圈的内表面,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连接,警示牌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中警示牌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起到警示作用,不需要施工人员再携带警示的设备,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锡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县市政养护管理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