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是通往地下设备的大门,广泛存在于小区路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井盖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功能不断增加,极大的方便了地下设备的使用,但现有的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仍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安装困难,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2)传统的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没有隔热功能,夏季地面温度较高,容易导致地下设备发生损坏;

(3)传统的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没有设备报警模块,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承重效果会逐渐变差,此时人踩踏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安装困难,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没有隔热功能,夏季地面温度较高,容易导致地下设备发生损坏和没有设备报警模块,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承重效果会逐渐变差,此时人踩踏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包括安装座、井盖体和井口,所述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井盖体,所述安装座和井盖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结构,所述井盖体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井盖体的顶端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安装座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安装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井口。

优选的,所述便于安装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固定块、插接槽、转动把手、连接槽、插接块和滚珠,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井盖体外部的两端,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槽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顶端的两侧,所述转动把手固定连接在井盖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连接槽设置在安装座顶端中间位置处的外部,所述连接槽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井盖体的底端设置有与连接槽相互配合的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接块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插接槽的长度和宽度,所述插接槽与插接块之间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隔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内腔、隔热板和支撑块,所述壳体设置在井盖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内腔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均嵌在卡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器在安装座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呈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不仅实现了安装困难,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实现了没有隔热功能,夏季地面温度较高,容易导致地下设备发生损坏,而且实现了没有设备报警模块,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承重效果会逐渐变差,此时人踩踏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安全性较差;

(1)通过在便于安装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固定块、插接槽、转动把手、连接槽、插接块和滚珠,在使用时,转动转动把手,转动把手可以使井盖体通过连接块在连接槽内部滑动而转动,从而使插接块进入插接槽内部,这样就能将井盖体安装在安装座上,操作简单,便于井盖体的安装固定,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通过在隔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内腔、隔热板和支撑块,在使用时,通过在内腔内部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可以使井盖体具有隔热的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地下与地上的热量传导,防止在夏季由于地面温度较高通过井盖体传导至地下,从而造成地下的设备损坏,大大提高了井盖体的功能性;

(3)通过在井盖体的顶端设置有报警器,安装座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在安装座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呈等间距排列,当晚上有人看不清路面将要踩踏井盖体时,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将信号传导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闪烁亮起,从而提示行人不要踩踏井盖体,而且还可以防止夜间流浪动物在井盖体上大小便,不仅可以提高井盖体的安全性,而且可以保持井盖体表面的清洁,便于井盖体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安装结构固定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槽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便于安装结构;201、固定块;202、插接槽;203、转动把手;204、连接槽;205、插接块;206、滚珠;3、井盖体;4、隔热结构;401、壳体;402、内腔;403、隔热板;404、支撑块;5、报警器;6、红外感应器;7、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包括安装座1、井盖体3和井口7,安装座1的顶端设置有井盖体3,安装座1和井盖体3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结构2;

便于安装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固定块201、插接槽202、转动把手203、连接槽204、插接块205和滚珠206,固定块201固定连接在井盖体3外部的两端,固定块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块205,插接槽202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顶端的两侧,转动把手203固定连接在井盖体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槽204设置在安装座1顶端中间位置处的外部,连接槽204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滚珠206;

井盖体3的底端设置有与连接槽204相互配合的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槽204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插接块205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插接槽202的长度和宽度,插接槽202与插接块205之间一一对应;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转动转动把手203,转动把手203可以使井盖体3通过连接块在连接槽204内部滑动而转动,从而使插接块205进入插接槽202内部,这样就能将井盖体3安装在安装座1上,操作简单,便于井盖体3的安装固定,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井盖体3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结构4,隔热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401、内腔402、隔热板403和支撑块404,壳体401设置在井盖体3的外侧壁上,壳体4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402,内腔4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支撑块404,支撑块40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403;

内腔402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槽,支撑块404的两端均嵌在卡接槽的内部;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在内腔402内部设置有隔热板403,隔热板403可以使井盖体3具有隔热的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地下与地上的热量传导,防止在夏季由于地面温度较高通过井盖体3传导至地下,从而造成地下的设备损坏,大大提高了井盖体3的功能性;

井盖体3的顶端设置有报警器5,报警器5的型号可为n911,安装座1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红外感应器6,红外感应器6的型号可为tad-t169a,安装座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井口7,红外感应器6在安装座1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呈等间距排列;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当晚上有人看不清路面将要踩踏井盖体3时,红外感应器6感应到人体,将信号传导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5闪烁亮起,从而提示行人不要踩踏井盖体3,而且还可以防止夜间流浪动物在井盖体3上大小便,不仅可以提高井盖体3的安全性,而且可以保持井盖体3表面的清洁,便于井盖体3的使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转动转动把手203,转动把手203可以使井盖体3通过连接块在连接槽204内部滑动而转动,从而使插接块205进入插接槽202内部,这样就能将井盖体3安装在安装座1上,操作简单,便于井盖体3的安装固定,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之后,通过在内腔402内部设置有隔热板403,隔热板403可以使井盖体3具有隔热的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地下与地上的热量传导,防止在夏季由于地面温度较高通过井盖体3传导至地下,从而造成地下的设备损坏,大大提高了井盖体3的功能性。

最后,当晚上有人看不清路面将要踩踏井盖体3时,红外感应器6感应到人体,将信号传导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5闪烁亮起,从而提示行人不要踩踏井盖体3,而且还可以防止夜间流浪动物在井盖体3上大小便,不仅可以提高井盖体3的安全性,而且可以保持井盖体3表面的清洁,便于井盖体3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包括安装座(1)、井盖体(3)和井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端设置有井盖体(3),所述安装座(1)和井盖体(3)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结构(2),所述井盖体(3)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结构(4),所述井盖体(3)的顶端设置有报警器(5),所述安装座(1)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安装座(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井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安装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固定块(201)、插接槽(202)、转动把手(203)、连接槽(204)、插接块(205)和滚珠(206),所述固定块(201)固定连接在井盖体(3)外部的两端,所述固定块(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块(205),所述插接槽(202)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顶端的两侧,所述转动把手(203)固定连接在井盖体(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连接槽(204)设置在安装座(1)顶端中间位置处的外部,所述连接槽(204)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滚珠(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体(3)的底端设置有与连接槽(204)相互配合的连接块,且连接块与连接槽(204)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205)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插接槽(202)的长度和宽度,所述插接槽(202)与插接块(205)之间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401)、内腔(402)、隔热板(403)和支撑块(404),所述壳体(401)设置在井盖体(3)的外侧壁上,所述壳体(4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402),所述内腔(4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支撑块(404),所述支撑块(40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402)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支撑块(404)的两端均嵌在卡接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器(6)在安装座(1)顶端的边缘位置处呈等间距排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智能井盖,包括安装座、井盖体和井口,所述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井盖体,所述安装座和井盖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安装结构,所述井盖体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井盖体的顶端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安装座顶端靠近边缘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安装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井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内腔、隔热板和支撑块,在使用时,通过在内腔内部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可以使井盖体具有隔热的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地下与地上的热量传导,防止在夏季由于地面温度较高通过井盖体传导至地下,从而造成地下的设备损坏,大大提高了井盖体的功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军;朱正平;周运生;李荣亮;朱小云;时天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普天长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