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的修建,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由于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由于架空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综合管廊内设置的雨水舱在对雨水进行存积和输送时,不具有对雨水水位高位报警作用,在汛期时,雨水舱内存积的雨水较多,雨水水位升高较快,不便于把雨水舱内的雨水进行分流输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解决了综合管廊内设置的雨水舱内,不具有对雨水水位高位报警作用,在汛期时,雨水舱内存积的雨水较多,雨水水位升高较快,不便于把雨水舱内的雨水进行分流输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综合管廊本体,所述综合管廊本体上开设有雨水舱、水管舱和综合舱,雨水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浮杆,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浮杆的底端贯穿通孔并固定安装有浮球,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铜片,两个第一铜片对称设置在弹簧的两侧,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铜片,两个第二铜片分别位于相对应第一铜片的正上方,水管舱内固定安装有再生水管和污水管,水管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再生水管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和过滤箱,过滤箱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水泵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雨水舱内,水泵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过滤箱的一侧,第一输水管与过滤箱内部相连通,过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盖,过滤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与过滤箱内部相连通,第二输水管的底端贯穿支撑板并与再生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输水管与再生水管相连通,第二输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水管,第三输水管远离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与污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输水管与污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位于雨水舱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罩。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和活性炭填料,活性炭填料位于过滤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活动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嵌套有滚珠,两个滚珠分别与箱体的两侧内壁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三输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通过设置雨水舱和在水管舱内设置再生水管和污水管,使得雨水、再生水和污水进行分开输送,可避免雨水、再生水和污水混合后全部流入污水厂内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污水厂内污水净化的工作量。
(2)、该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通过雨水舱内的雨水水位逐渐升高时,由于浮球和浮杆的浮力作用,浮球和浮杆逐渐上升,浮杆推动活动板和两个第一铜片升高,弹簧受到压缩变形产生弹力,当两个第一铜片升高至分别与两个第二铜片相接触后,电路接通,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监控设备发出水位高位警报,提醒监管人员雨水舱内水位处于高位状态,从而可对雨水舱内的水位进行高位报警检测。
(3)、该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通过打开第二输水管上的第一截止阀,启动水泵工作,在水泵的输送下,雨水舱内的雨水被抽入过滤箱内,通过设置过滤网罩,可对污水舱中的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阻挡过滤,利用活性炭填料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金属离子、异味等进行吸附净化,利用过滤板对活性炭填料进行支撑和阻挡,净化后的雨水经过第二输水管流入再生水管内,可经过再生水管进行输送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也可打开第三输水管上的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一截止阀,使得雨水舱内的雨水流入污水管内进行输送,还可同时打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使得雨水分流至再生水管和污水管内,从而对雨水舱内的雨水进行分流处理,降低雨水舱内的水位。
(4)、该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通过雨水舱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板、浮杆和浮球向下移动,活动板带动两个第一铜片不再与两个第二铜片接触,电路断开,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警报消除,然后可停止水泵工作,关闭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综合管廊本体;2、雨水舱;3、水管舱;4、综合舱;5、箱体;6、活动板;7、浮杆;8、通孔;9、浮球;10、弹簧;11、第一铜片;12、第二铜片;13、再生水管;14、污水管;15、支撑板;16、水泵;17、过滤箱;18、抽水管;19、第一输水管;20、箱盖;21、过滤板;22、活性炭填料;23、第二输水管;24、第三输水管;25、过滤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综合管廊本体1,综合管廊本体1上开设有雨水舱2、水管舱3和综合舱4,雨水舱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5,箱体5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浮杆7,箱体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8,浮杆7的底端贯穿通孔8并固定安装有浮球9,活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0,活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铜片11,两个第一铜片11对称设置在弹簧10的两侧,箱体5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铜片12,两个第二铜片12分别位于相对应第一铜片11的正上方,水管舱3内固定安装有再生水管13和污水管14,水管舱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再生水管13上方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6和过滤箱17,过滤箱17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水泵16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8,抽水管18远离水泵16的一端延伸至雨水舱2内,水泵16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19,第一输水管19远离水泵1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过滤箱17的一侧,第一输水管19与过滤箱17内部相连通,过滤箱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盖20,过滤箱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水管23,第二输水管23与过滤箱17内部相连通,第二输水管23的底端贯穿支撑板15并与再生水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输水管23与再生水管13相连通,第二输水管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水管24,第三输水管24远离第二输水管23的一端与污水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输水管24与污水管14相连通。
抽水管18位于雨水舱2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罩25,过滤箱17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1和活性炭填料22,活性炭填料22位于过滤板21的上方,箱体5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活动板6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活动板6的两侧均嵌套有滚珠,两个滚珠分别与箱体5的两侧内壁滚动接触,第二输水管2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三输水管2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使用时,两个第一铜片11和两个第二铜片12分别通过导线与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监控设备电性连接,箱盖20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安装在过滤箱17的顶部,可拆卸,通过设置雨水舱2和在水管舱3内设置再生水管13和污水管,使得雨水、再生水和污水进行分开输送,可避免雨水、再生水和污水混合后全部流入污水厂内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污水厂内污水净化的工作量,在汛期时,雨水舱2内存积的雨水水位逐渐升高时,浮球9与水位液面接触,由于浮球9和浮杆7的浮力作用,使得水位逐渐升高时,浮球9和浮杆7逐渐上升,浮杆7推动活动板6和两个第一铜片11升高,活动板6带动两个滚珠上滑,弹簧10受到压缩变形产生弹力,当两个第一铜片11升高至分别与两个第二铜片12相接触后,电路接通,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监控设备发出水位高位警报,提醒监管人员雨水舱2内水位处于高位状态,然后工作人员可进入水管舱3内,通过打开第二输水管23上的第一截止阀,启动水泵16工作,在水泵16的输送下,雨水舱2内的雨水依次经过抽水管18、水泵16、第一输水管19流入过滤箱17内,通过设置过滤网罩25,可对污水舱中的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阻挡过滤,避免较大颗粒的杂质被抽入过滤箱17内,利用活性炭填料22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金属离子、异味等进行吸附净化,利用过滤板21对活性炭填料22进行支撑和阻挡,净化后的雨水透过活性炭填料22和过滤板21从第二输水管23流入再生水管13内,可经过再生水管13进行输送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也可打开第三输水管24上的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一截止阀,使得雨水舱2内的雨水流入污水管14内进行输送,还可同时打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使得雨水分流至再生水管13和污水管14内,雨水舱2内的水位下降时,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板6、浮杆7和浮球9向下移动,活动板6带动两个第一铜片11下降并且与两个第二铜片12不再接触,电路断开,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警报消除,然后可停止水泵16工作,关闭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从而可在雨水舱2内的水位升高至较高水位后,发出警报进行提醒,工作人员可把雨水舱2内的雨水抽入再生水管13或者污水管14内进行分流输送,可定期打开箱盖20,对活性炭填料22进行更换,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通过设置雨水舱2和在水管舱3内设置再生水管13和污水管,使得雨水、再生水和污水进行分开输送,可避免雨水、再生水和污水混合后全部流入污水厂内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污水厂内污水净化的工作量,通过雨水舱2内的雨水水位逐渐升高时,由于浮球9和浮杆7的浮力作用,浮球9和浮杆7逐渐上升,浮杆7推动活动板6和两个第一铜片11升高,弹簧10受到压缩变形产生弹力,当两个第一铜片11升高至分别与两个第二铜片12相接触后,电路接通,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监控设备发出水位高位警报,提醒监管人员雨水舱2内水位处于高位状态,从而可对雨水舱2内的水位进行高位报警检测,通过打开第二输水管23上的第一截止阀,启动水泵16工作,在水泵16的输送下,雨水舱2内的雨水被抽入过滤箱17内,通过设置过滤网罩25,可对污水舱中的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阻挡过滤,利用活性炭填料22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金属离子、异味等进行吸附净化,利用过滤板21对活性炭填料22进行支撑和阻挡,净化后的雨水经过第二输水管23流入再生水管13内,可经过再生水管13进行输送处理后再循环利用,也可打开第三输水管24上的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一截止阀,使得雨水舱2内的雨水流入污水管14内进行输送,还可同时打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使得雨水分流至再生水管13和污水管14内,从而对雨水舱2内的雨水进行分流处理,降低雨水舱2内的水位,通过雨水舱2内的水位逐渐下降,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活动板6、浮杆7和浮球9向下移动,活动板6带动两个第一铜片11不再与两个第二铜片12接触,电路断开,监管部门办公室内的警报消除,然后可停止水泵16工作,关闭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好,能够对雨水舱2内的雨水水位进行高位检测,水位升高至高位后,发出警报提醒监管人员,并且可把雨水舱2内的雨水进行过滤后输送至再生水管13或者污水管14,起到对雨水舱2内的雨水进行分流作用。
1.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综合管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本体(1)上开设有雨水舱(2)、水管舱(3)和综合舱(4),雨水舱(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箱体(5),箱体(5)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浮杆(7),箱体(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8),浮杆(7)的底端贯穿通孔(8)并固定安装有浮球(9),活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0),活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铜片(11),两个第一铜片(11)对称设置在弹簧(10)的两侧,箱体(5)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铜片(12),两个第二铜片(12)分别位于相对应第一铜片(11)的正上方,水管舱(3)内固定安装有再生水管(13)和污水管(14),水管舱(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再生水管(13)上方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6)和过滤箱(17),过滤箱(17)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水泵(16)的吸入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8),抽水管(18)远离水泵(16)的一端延伸至雨水舱(2)内,水泵(16)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19),第一输水管(19)远离水泵(1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过滤箱(17)的一侧,第一输水管(19)与过滤箱(17)内部相连通,过滤箱(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盖(20),过滤箱(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水管(23),第二输水管(23)与过滤箱(17)内部相连通,第二输水管(23)的底端贯穿支撑板(15)并与再生水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输水管(23)与再生水管(13)相连通,第二输水管(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水管(24),第三输水管(24)远离第二输水管(23)的一端与污水管(1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输水管(24)与污水管(1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8)位于雨水舱(2)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罩(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7)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1)和活性炭填料(22),活性炭填料(22)位于过滤板(2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活动板(6)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的两侧均嵌套有滚珠,两个滚珠分别与箱体(5)的两侧内壁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雨污水入流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管(2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三输水管(2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