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20  16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属车床尾座自动化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时,使用数控车床尾座的尖顶顶住工件,以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尾座套筒的移动用于控制尖顶,使尖顶顶紧工件或松开工件。现有数控车床配置的多是由人工移动的尾座,即操作人员用手轮转动丝杆驱动尾座套筒伸出或缩回;尾座套筒伸出后,再通过操作人员用套筒手柄将尾座套筒锁紧。如果数控车床在自动程序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尾座套筒移动操作,则此种人工移动尾座套筒的方式不仅麻烦,费时费力功效低,而且难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研发一款用于数控车床的由数控系统控制,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尾座的运行精度,高效实用的尾座液压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控制,尾座套筒通过油缸自动完成伸缩动作,保证尾座的运行精度,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由尾座、连接法兰、油缸、尾座套筒、涨套座、涨套和螺母构成,尾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床身上,其特征在于:尾座的右端通过连接法兰固装有油缸;尾座的左端部装有涨套座,涨套座内安装有涨套;尾座的内部安装有尾座套筒,尾座套筒的右端通过螺母与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尾座套筒的左端套装在涨套内。

所述的尾座套筒通过调整与涨套之间的配合间隙保证定心精度。

所述的油缸的活塞杆伸缩通过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控制,活塞杆伸出时,油缸通过螺母带动尾座套筒伸出;油缸的活塞杆缩回时,油缸通过螺母带动尾座套筒缩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通过涨套与尾座套筒配合间隙的调整,提升尾座套筒的定心精度,即使尾座套筒出现磨损,也能通过涨套来进行调整,确保尾座的运行精度。通过将油缸控制纳入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控制油缸的动作实现尾座套筒的自动伸缩;且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人工手轮转动丝杆驱动尾座套筒伸出、缩回及锁紧动作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且难以保证运行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座,2、连接法兰,3、油缸,4、尾座套筒,5、涨套座,6、涨套,7、螺母,8、床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由尾座1、连接法兰2、油缸3、尾座套筒4、涨套座5、涨套6和螺母7构成,尾座1通过螺钉固定在床身8上,尾座1的右端通过连接法兰2固装有油缸3,尾座1的左端部装有涨套座5,涨套座5内安装有涨套6,尾座1的内部安装有尾座套筒4,尾座套筒4的右端通过螺母7与油缸3的活塞杆相连接,尾座套筒4的左端套装在涨套6内。所述的尾座套筒4通过调整与涨套6之间的配合间隙来保证定心精度。所述的油缸3的活塞杆伸缩通过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控制,活塞杆伸出时,油缸3通过螺母7带动尾座套筒4伸出;油缸3的活塞杆缩回时,油缸3通过螺母7带动尾座套筒4缩回(参见附图1)。

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是在原有普通尾座的基础上,拆除原有尾座上的丝杆和手轮,通过更换装上连接法兰2、油缸3、尾座套筒4、涨套座5、涨套6和螺母7,同时使用数控车床已有的液压站和数控系统,再增加一路液压回路,即能实现普通尾座的液压驱动了。增加的一路液压回路纳入数控系统控制;通过编程自动完成尾座套筒4的加工流程。

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当数控系统对尾座套筒4发出伸出指令时,液压站电磁换向阀动作,油缸3动作,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通过螺母7带动尾座套筒4伸出,完成顶紧工件动作。同理,当数控系统发出尾座套筒4缩回指令时,液压站电磁换向阀换向,油缸3动作,此时油缸3的活塞杆缩回,通过螺母7带动尾座套筒4缩回,完成松开工件动作。

尾座套筒4伸出后,当其定位同心度降低时,适当压紧涨套6,使涨套6与尾座套筒4的配合间隙减少,即可提高同心度。

该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实现尾座套筒4的动作自动化,通过液压系统纳入数控系统控制,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快捷方便。涨套6的结构调整改变其与尾座套筒4的间隙配合,有力保障了尾座的运行精度,即使尾座套筒4出现磨损,也能通过涨套6来调整精度。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它由尾座(1)、连接法兰(2)、油缸(3)、尾座套筒(4)、涨套座(5)、涨套(6)和螺母(7)构成,尾座(1)通过螺钉固定在床身(8)上,其特征在于:尾座(1)的右端通过连接法兰(2)固装有油缸(3),尾座(1)的左端部装有涨套座(5),涨套座(5)内安装有涨套(6),尾座(1)的内部安装有尾座套筒(4),尾座套筒(4)的右端通过螺母(7)与油缸(3)的活塞杆相连接,尾座套筒(4)的左端套装在涨套(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座套筒(4)通过调整与涨套(6)之间的配合间隙保证定心精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3)的活塞杆伸缩通过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控制,活塞杆伸出时,油缸(3)通过螺母(7)带动尾座套筒(4)伸出;当油缸(3)的活塞杆缩回时,油缸(3)通过螺母(7)带动尾座套筒(4)缩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尾座的液压装置,属车床尾座自动化改造技术领域。它由尾座、连接法兰、油缸、尾座套筒、涨套座、涨套、螺母构成,其特点是:尾座的右端通过连接法兰装有油缸,左端部装有涨套座和涨套,尾座内装有尾座套筒;尾座套筒右端通过螺母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左端套装在涨套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涨套与尾座套筒配合间隙的调整,提升尾座套筒的定心精度,当尾座套筒出现磨损,也能通过涨套来调整精度。并通过将油缸控制纳入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控制油缸的动作实现尾座套筒的自动伸缩,操作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人工驱动尾座套筒伸缩及锁紧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且难以保证运行精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梦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