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边电缆终端平台基础,特别是一种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
背景技术:
电缆终端平台大多位于架空线下方,距离铁塔基础较近。在填土地区的电缆终端平台基础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开挖基坑后先安装基础模板,然后根据现场模板焊接钢筋笼,最后进行整体混凝土浇制。其中基坑开挖普遍采用放坡开挖或排桩支护开挖,然而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1)由于填土地区土质松散、土体自稳能力差,终端平台基础施工放坡开挖坡度较缓、开挖范围较大,而终端平台基础距离铁塔较近,因此铁塔基础大量覆土被剥离。尤其铁塔板式基础需要通过基础上部覆土抵抗铁塔倾覆上拔力,因此该板式基础上部覆土大量被剥离将导致铁塔存在倾覆隐患。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在安装临时拉线的方式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铁塔倾覆,然而铁塔临时拉线需要停电安装,停电申请程序复杂将造成工期延误,同时社会影响极大,此之外临时拉线引起的附加荷载将导致铁塔部分杆件损伤。
2)若终端平台基础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由于填土地区土体力学性能较差,钢板桩需要较大的嵌固深度,导致钢板桩整体较长。然而终端平台基础通常位于架空线正下方,钢板桩起吊高度较高,容易造成施工机械带电安全距离不够,引起高压线路放电导致人员伤亡。同时在施工前期需要将部分长度钢板桩通过机械打入基础下方土体中,而在基础完成基本施工后,又需要拔除所有钢板桩,在打拔过程中都将对铁塔基础产生较大扰动和挤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影响铁塔基础、施工方便、保障工期、安全性好的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包括有基础基坑和现浇混凝土体,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包括有混凝土圆形管、环形热镀锌扁钢、内侧锚杆和外周锚杆;其中混凝土圆形管高度与基础基坑深度一致,且截面为圆环形构造,内侧面由上而下平行分布有多个环形热镀锌扁钢,该多个环形热镀锌扁钢嵌置在混凝土圆形管的内侧面上,每个环形热镀锌扁钢的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外周锚杆,每个外周锚杆均嵌置在混凝土圆形管中,每个环形热镀锌扁钢的内侧面间隔焊接有多个内侧锚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位于基础基坑中,平台立柱底端上的地脚螺栓通过钢构件与内侧锚杆焊接连接,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与基础基坑通过现浇混凝土体浇筑成一体。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在施工时无需先行开挖基坑,而是先行吊装以竖直置放在基础基坑位置,然后人工在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所环范围内开挖土体,一边开挖一边下沉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直至完成基坑要求的深度。在此过程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作为终端平台基础开挖过程中的护壁,开挖完成后,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作为终端平台基础混凝土浇筑的模板,通过内侧锚杆与现浇混凝土成一体,并成为平台基础中承受水平弯矩和轴拉力的主要受力构件。由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终端平台基础无需放坡开挖或者钢板桩支护开挖,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高度与基础基坑开挖深度一致,无需额外嵌入土体,起吊高度能够确保足够安全距离,在施工中可利用其自重作为填土地区开挖的护壁;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无需另外搭设模板,即可与基坑浇筑成一体,实现快速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终端平台基础结构施工方便、不影响铁塔基础,能够确保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混凝土圆形管的下端部为变截面台阶构造,底端部截面直径大于其上部管体的截面直径。
由此在混凝土圆形管的下端部外侧壁形成台阶构造,此台阶构造能够减小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下沉摩阻力,与基础基坑浇筑为一体能够提高基础抗拔承载力。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当出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难以下沉时,可以借助该侧壁变截面结构,在此台阶结构上灌砂助沉。
所述内侧锚杆和外周锚杆位于混凝土圆形管的同一直径射线上。
即以环形热镀锌扁钢为对称中心,位于该扁钢两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利用其自重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护壁,并利用其预制结构与基坑浇筑成一体协调受力,成为平台基础中承受水平弯矩和轴拉力的主要受力构件,所述电缆终端平台基础结构施工方便、不影响铁塔基础,能够确保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3,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包括有基础基坑1、现浇混凝土体2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包括有混凝土圆形管3、环形热镀锌扁钢4、内侧锚杆5和外周锚杆6。其中混凝土圆形管3高度与基础基坑1深度一致,且截面为圆环形构造,下端部为变截面台阶构造7,底端部截面直径大于其上部管体的截面直径。混凝土圆形管3内侧面由上而下平行分布有多个环形热镀锌扁钢4,该多个环形热镀锌扁钢4嵌置在混凝土圆形管3的内侧面上,每个环形热镀锌扁钢4的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外周锚杆6,每个外周锚杆6均嵌置在混凝土圆形管3中,每个环形热镀锌扁钢2的内侧面间隔焊接有多个内侧锚杆5。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位于基础基坑中,其中心轴线为基坑中心轴线,平台立柱底端上的地脚螺栓8通过钢构件与内侧锚杆5焊接连接,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在基础基坑通过内侧锚杆5与现浇混凝土体浇筑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还在于:
1)通过在混凝土圆形管内侧预埋若干道环型布置的抗剪连接件(环形热镀锌扁钢、内侧锚杆和外周锚杆),实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与其内侧后期浇筑的混凝土协同受力,代替传统加工钢筋笼作为终端平台基础的主要受力构件,承受水平弯矩和轴向拉力。
2)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实现了工厂化预制加工,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3)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作为作为终端平台基础开挖过程中的护壁,同时利用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作为终端平台基础浇筑的模板。在此结构基础上的施工能够有效避免填土地区终端平台的基础施工大范围开挖,而且由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长度与终端平台基础开挖深度一致,整体长度较短,因此无需额外嵌入土体,无需高大机械进行吊装即可以满足带电施工安全距离。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既是模板也是基础的一部分,因此终端平台基础浇筑无需额外搭设模板实现快速成型。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1.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包括有基础基坑和现浇混凝土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包括有混凝土圆形管、环形热镀锌扁钢、内侧锚杆和外周锚杆;其中混凝土圆形管高度与基础基坑深度一致,且截面为圆环形构造,内侧面由上而下平行分布有多个环形热镀锌扁钢,该多个环形热镀锌扁钢嵌置在混凝土圆形管的内侧面上,每个环形热镀锌扁钢的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外周锚杆,每个外周锚杆均嵌置在混凝土圆形管中,每个环形热镀锌扁钢的内侧面间隔焊接有多个内侧锚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位于基础基坑中,平台立柱底端上的地脚螺栓通过钢构件与内侧锚杆焊接连接,而预制钢筋混凝土管与基础基坑通过现浇混凝土体浇筑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形管的下端部为变截面台阶构造,底端部截面直径大于其上部管体的截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土地区半预制电缆终端平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锚杆和外周锚杆位于混凝土圆形管的同一直径射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