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应用在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的重要象征与主要运输机械,其作业空间大,承担着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在建筑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塔式起重机作为现代施工中的重要起重设备,其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指标;塔式起重机主要特征是将建筑需要的物品在很大空间内升降和搬运,属危险作业建筑机械,在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环节上略有疏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事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塔式起重机的本质安全,如何合理地使用和管理好塔式起重机,让塔式起重机更好、更安全的发挥作用,是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塔式起重机与深基坑支护的使用周期及土方回填工序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同时,基坑有很强的区域性质,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区别,基坑工程又存在较强的时空效应,如土质为软黏土时,具有较强的蠕变性质,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随时间变化,蠕变使土体强度降低,土坡稳定性变小。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00规定,软黏土边坡属于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规定,基坑支护设计使用年限指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至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时段。基坑支护结构均按保证安全和正常使用一年的临时性构筑物设计,大部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性措施,设计水平差异甚大,给施工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
随着建筑施工机械的技术进步与大量投入,有效缩短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然而,塔式起重机承担着地基与基础与上部主体结构的运输工作。当塔式起重机位于地下室外侧、软黏土边坡滑坡侧,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周期直接影响基础土方回填工序,并影响边坡安全;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采用现浇钢筋砼或砖砌防护井,那么在塔吊拆除后,还需拆除现浇钢筋砼或砖砌防护井,方可施工室外配套管网,一方面耽误工程进度,另一方面拆除后的现浇钢筋砼或砖砌防护井无法再次利用,造成了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基坑支护的超期使用,提出一些具体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并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做出优化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包括承台和固定在承台底部的四根桩基,所述承台的顶部面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中心设有塔吊,限位槽内可拆卸地设有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第一防护节的上部依次叠加设置若干个第一防护节,第二防护节的上部依次叠加设置若干个第二防护节,相邻的第一防护节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顶部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膨胀止水条的卡槽,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阳角均固定有钢防护角。
所述承台为长方型结构,承台下部设置四根≥φ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hpb235及hrb335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及钢筋混凝土承台。
所述承台顶部面的中部设有“口”字型的限位槽,限位槽与第一防护节首节和第二防护节首节的下部插接。
所述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均为“u”型结构,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相对设置且开口相向,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对接后与限位槽的结构相适配,第一防护节首节和第二防护节首节的底部分别插入到限位槽内与限位槽无缝连接,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均为预制装配式。
所述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四角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分别从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顶部面贯穿到底部面,相邻的第一防护节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之间通过在通孔内插入膨胀紧固杆进行竖向连接。
所述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外部均设有用于减小后期防护节与外侧土方摩阻力的涂层,涂层为减摩剂。
所述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用于吊装的吊环,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连接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活页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顶部面和底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插销的销孔,插销和销孔将相邻的第一防护节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进行二次加固,销孔分别等距分布在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顶部面和底部面上。
所述最上层的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顶部面上均通过销孔固定有“u”型的防护栏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分别与限位槽可拆卸安装,既可以在使用时便于快速安装,又可以在使用完毕后拆卸进行循环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2、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邻第一防护节和相邻第二防护节之间通过在通孔内插入紧固膨胀杆进行竖向固定,进一步通过在销孔内设置插销进行加固,保证了相邻的第一防护节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环便于对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进行吊装,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内壁上设置的固定活页则便于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之间的横向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台与第一防护节和第二防护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护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护节与防护栏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塔吊;2、膨胀止水条;3、第一防护节;4、墙体;5、承台;6、桩基;7、第二防护节;8、限位槽;9、卡槽;10、销孔;11、通孔;12、钢防护角;13、吊环;14、固定活页;15、防护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包括承台5和固定在承台5底部的四根桩基6,所述承台5的顶部面上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的中心设有塔吊1,限位槽8内可拆卸地设有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第一防护节3的上部依次叠加设置若干个第一防护节3,第二防护节7的上部依次叠加设置若干个第二防护节7,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膨胀止水条2的卡槽9,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阳角均固定有钢防护角12。
所述承台5为长方型结构,承台4下部设置四根≥φ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hpb235及hrb335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6及钢筋混凝土承台5。
所述承台5顶部面的中部设有“口”字型的限位槽8,限位槽8与第一防护节3首节和第二防护节7首节的下部插接。
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均为“u”型结构,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相对设置且开口相向,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对接后与限位槽8的结构相适配,第一防护节3首节和第二防护节7首节的底部分别插入到限位槽8内与限位槽8无缝连接,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均为预制装配式。
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四角均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分别从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贯穿到底部面,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之间通过在通孔11内插入膨胀紧固杆进行竖向连接。
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外部均设有用于减小后期防护节与外侧土方摩阻力的涂层,涂层为减摩剂。
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用于吊装的吊环13,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连接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活页14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和底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插销的销孔10,插销和销孔10将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进行二次加固,销孔10分别等距分布在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和底部面上。
所述最上层的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上均通过销孔10固定有“u”型的防护栏杆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承台5和桩基6浇筑完成后,将塔式起重机就位、安装,进一步在预制装配式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顶部面的卡槽9内安装膨胀止水条2,进一步在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外侧涂刷减摩剂,以减小后期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与外侧土方的摩阻力,然后在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阳角设置钢防护角12,进一步将第一防护节3首节和第二防护节7首节分别吊装在承台5顶部面上的限位槽8内,使得第一防护节3首节和第二防护节7首节与限位槽8无缝连接,进一步根据塔吊1的高度依次叠加吊装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至所需高度,吊环13的设置便于吊装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时使用,通过在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四角设置的通孔11内安装竖向紧固膨胀杆进行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竖向固定,层层叠加时将插销插入到上下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上下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上的销孔10内进行加固,完成插销的安装后,进一步在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连接处的内侧安装固定活页14并进行固定,最后在最顶节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安装防护栏杆15,防护栏杆15的底部通过插入最顶节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顶部面上的销孔10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5)和固定在承台(5)底部的四根桩基(6),所述承台(5)的顶部面上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的中心设有塔吊(1),限位槽(8)内可拆卸地设有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第一防护节(3)的上部依次叠加设置若干个第一防护节(3),第二防护节(7)的上部依次叠加设置若干个第二防护节(7),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膨胀止水条(2)的卡槽(9),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阳角均固定有钢防护角(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5)为长方型结构,承台(5)下部设置四根≥φ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hpb235及hrb335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6)及钢筋混凝土承台(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5)顶部面的中部设有“口”字型的限位槽(8),限位槽(8)与第一防护节(3)首节和第二防护节(7)首节的下部插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均为“u”型结构,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相对设置且开口相向,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对接后与限位槽(8)的结构相适配,第一防护节(3)首节和第二防护节(7)首节的底部分别插入到限位槽(8)内与限位槽(8)无缝连接,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均为预制装配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四角均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分别从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贯穿到底部面,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之间通过在通孔(11)内插入膨胀紧固杆进行竖向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外部均设有用于减小后期防护节与外侧土方摩阻力的涂层,涂层为减摩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至少两个用于吊装的吊环(13),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连接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活页(14)进行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和底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插销的销孔(10),插销和销孔(10)将相邻的第一防护节(3)和相邻的第二防护节(7)进行二次加固,销孔(10)分别等距分布在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和底部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塔吊基础安全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的第一防护节(3)和第二防护节(7)的顶部面上均通过销孔(10)固定有“u”型的防护栏杆(1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