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
背景技术:
薄壁零件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结构紧凑等优点,但是由于其自身特性,薄壁零件的刚度较低,强度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切削力、切削热、机床夹具、刀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加工过程中薄壁零件极容易弯曲变形,使零件的形位误差增大,难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车床大多仅有一个车刀,为了尽可能减少零件的变形,通常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选择较慢的铣削速度,减小切削力,避免接近工件的共振频率区域,同时为了增强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刚性,采用分层环绕铣削,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刀具以及切削速度。上述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但是降低了零件加工的效率,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分析总结,才能摸索出比较合适的工艺参数,实际加工过程中多次工艺参数的调整也为工人的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在尽量不影响加工效率的情况下避免薄壁零件的弯曲变形问题,需要从结构角度来改进薄壁零件的加工结构,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大多通过检测薄壁零件变形量并根据检测数据改变铣削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结构涉及零件较多,难以保证稳定运行,成本较高,且调试较为复杂。综上,本领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稳固的薄壁零件加工结构,能够高效率的加工薄壁零件,且能够防止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弯曲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采用双刀式车刀形式,两个车刀对立的对称设置,且两个车刀通过动态平衡的连接,当切削条件变化时,两个车刀的切削分力产生变化,所述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能够自动平衡径向切削分力,防止零件弯曲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用于加工零件,所述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包括支座、第一切削组件、第二切削组件以及平移轴,所述支座一面的侧部具有对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支座上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二凸块;所述平移轴与支座远离所述第一凸块及所述第二凸块的一面连接,且所述平移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及所述第二切斜组件对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块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所述支座平面,所述第一切削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所述支座,所述第二切削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二凸块。
优选地,所述平移轴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对接,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对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一刀夹以及第一车刀,所述第一轴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侧部设置第一长键,所述第一轴通过所述第一长键与所述第一凸块连接;所述第一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夹,另一端具有第一锥头,所述第一锥头与所述第一锥面对接;所述第一刀夹上固定连接第一车刀。
优选地,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包括第二轴、第二刀夹以及第二车刀,所述第二轴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侧部设置第二长键,所述第二轴通过所述第二长键与所述第二凸块连接;所述第二轴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夹,另二端具有第二锥头,所述第二锥头与所述第二锥面对接;所述第二刀夹上固定连接第二车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的优点在于:所述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弯曲变形,且结构简单稳固,加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加工零件过程中的正截面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包括支座10、第一切削组件20、第二切削组件30以及平移轴40。支座10为圆盘状,且支座10一面的侧部具有对称的第一凸块11和第二凸块12,且第一凸块11与第二凸块12位于支座10的圆盘面的同一圆心线上。第一切削组件20及第二切削组件30分别从零件50的两侧与零件50对接,支座10转动时,带动第一切削组件20及第二切削组件30对零件50进行切削。第一切削组件20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凸块11,第二切削组件30可滑动的穿过第二凸块12。平移轴40与支座10远离第一凸块11及第二凸块12的一面连接,且平移轴40两端分别与第一切削组件20及第二切斜组件30对接,当第一切削组件20或第二切削组件30滑动推动平移轴40滑动时,会驱动平移轴40滑动,作用于另一个切削组件,使另一个切削组件沿相反方向滑动,平衡第一切削组件20和第二切削组件30的切削力,使得切削合力为零,防止零件弯曲变形。
具体的,第一凸块11具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垂直于支座10平面,第一切削组件20通过第一通孔111可滑动的穿过第一凸块11;第二凸块12具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垂直于支座10平面,第二切削组件20通过第二通孔121可滑动的穿过第二凸块12。平移轴40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锥面41和第二锥面42,第一锥面41与第一切削组件20对接,第二锥面42与第二切削组件30对接。
第一切削组件20包括第一轴21、第一刀夹22以及第一车刀23,第一轴21可滑动的穿过第一通孔111,且第一轴21位于第一通孔111内的侧部设置第一长键211,第一轴21通过第一长键211与第一凸块11连接,第一长键211与第一轴21及第一凸块11卡接,防止第一轴21在第一通孔11中转动,且不限制第一轴21在第一通孔111中的滑动。第一轴21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刀夹22,另一端具有第一锥头212,第一锥头212与第一锥面41对接,当第一轴21沿第一通孔111滑动时,第一锥头212沿第一锥面41滑动,推动平移轴40向下运动。第一刀夹22上固定连接第一车刀23,且第一车刀23通过第一螺钉231与第一刀夹22固定连接。
第二切削组件30包括第二轴31、第二刀夹32以及第二车刀33,第二轴31可滑动的穿过第二通孔121,且第二轴31位于第二通孔121内的侧部设置第二长键311,第二轴31通过第二长键311与第二凸块12连接,第二长键311与第二轴31及第二凸块12卡接,防止第二轴31在第二通孔11中转动,且不限制第二轴31在第二通孔121中的滑动。第二轴31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刀夹32,另一端具有第二锥头312,第二锥头312与第二锥面42对接,当第二轴31沿第二通孔121滑动时,第二锥头312沿第二锥面42滑动,推动平移轴40向上运动。第二刀夹32上固定连接第二车刀33,且第二车刀33通过第二螺钉331与第二刀夹32固定连接。
第一车刀23和第二车刀33对零件50的切削力均可分解为径向和轴向的分力,第一车刀23和第二车刀33轴向的分力方向相同,径向的分力方向相反。在加工零件50的过程中,如果切削条件发生变化,第一车刀23或第二车刀33的切削力发生变化,第一车刀23或第二车刀33会通过其对应刀夹及轴作用于平移轴40,驱动平移轴40运动,进而作用于第二车刀33或第一车刀23,平衡第一车刀23和第二车刀33的径向切削分力,使得第一车刀23和第二车刀33的径向切削分力合力为零,从而有效降低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用于加工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包括支座、第一切削组件、第二切削组件以及平移轴,所述支座一面的侧部具有对称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支座上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二凸块;所述平移轴与支座远离所述第一凸块及所述第二凸块的一面连接,且所述平移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及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垂直于所述支座,所述第一切削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垂直于所述支座平面,所述第二切削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二凸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轴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对接,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对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一刀夹以及第一车刀,所述第一轴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侧部设置第一长键,所述第一轴通过所述第一长键与所述第一凸块连接;所述第一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夹,另一端具有第一锥头,所述第一锥头与所述第一锥面对接;所述第一刀夹上固定连接第一车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薄壁零件的双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组件包括第二轴、第二刀夹以及第二车刀,所述第二轴可滑动的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侧部设置第二长键,所述第二轴通过所述第二长键与所述第二凸块连接;所述第二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夹,另一端具有第二锥头,所述第二锥头与所述第二锥面对接;所述第二刀夹上固定连接第二车刀。
技术总结